因此一旦曹操攻打江東,孫權自然便不得不求和於我。”
二人聞言,登即拜服。
……
江夏郡內,夏口城。
“報,曹軍大將曹真領大軍攻破濡須城……”
“報,曹軍大將諸葛虔領大軍攻占濡須中洲,斬斷長江水路……”
“報,曹軍大將曹真、王雙攻占羨溪,正往建業而去……”
“報,關羽領輕騎七千率軍北上,擊破甘寧軍,幸得陸遜都督接應,方得無恙……”
“報,曹軍大將夏侯惇所領二十六軍已全部抵達濡須城……”
“報,曹操親領十萬精銳,已過巢湖……”
“報,李嚴、沙摩柯攻破桂陽,黃老將軍突圍而出,戴良將軍被俘……”
……
此時正在夏口觀看陸遜用兵的孫權,連收戰報數十件,三日之內數十驚,頓時陷入惶恐不安之中,連夜召集文臣武將,商討大事。
一番爭論之後,闞澤出列進言道“臣以為,曹操勢強,而孫劉勢弱,兩家聯合,方可抵禦曹操。如今正是兩弱相攻,才導致曹操有機可趁。
故而臣認為,吳侯可派遣使節,前往劉備大營,以利害說之,必然可再結盟好。屆時,方有兵馬去救江東。否則我大軍被牽製於此,則江東必危。”
話音剛落,全柔出列道“前番幾次求和,劉備皆不肯,隻怕此番也不能成功!”
闞澤回道“此一時彼一時,昔日劉備大軍屢戰屢勝,自然誌得意滿,如今被困江渚,已然不同。”
全柔聽了,默然無語,倒是一旁的盛暹站出來道“劉備雖然被困其內,但有趙雲法正、關羽在外,急切難下;又我方大將甘寧亦被圍困。
如此交錯之局,勝負尚未可知,隻怕劉備不會輕易答應!”
闞澤回道“此言差矣。我軍被困,不過一將;他軍被困,卻是主君。豈可相同並論?
古人雲百金之子,登不倚衡;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堂堂一國之主?”
話音剛落,又有探馬來報曹操親領大軍與曹真彙合,往攻建業,兵至橫江渡,幸周魴、黃淵苦苦死守,曹軍才未能渡江。
又有夏侯惇領大軍十萬,往攻廬江郡,現已連破縣,正圍攻廬江城甚急。
孫權聽得來報,心中猶豫不決頓時消失,對闞澤道“德潤所言,甚是有理!”頓了頓,又對眾臣說道“孤意已決,諸位勿需複言。”
孫權話音剛落,又有探馬來報李嚴、沙摩柯會和馬超,三麵圍攻,破了長沙城,徐盛將軍被擒,其餘將軍無礙,正回江夏路上。
孫權聽了這話,沉默不語,隻是令便準備快船,派張紘為使者,前往劉備大營請和。
並對張紘道“劉備被困其中,必然不能收到消息,卿此去可以桂陽、長沙及江夏半郡作為連合之誠意。”
張紘聞言,受命而去。
隨後孫權又令孫桓督傅嬰、孫高二將,領水軍萬人先行救援廬江。待與劉備和好後,便令陸遜率大軍後至。
……
另一邊,自劉備大軍被圍困以來,全軍上下,儘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防被東吳尋得機會,襲擊了營寨。
這一日,劉備正在帳中與馬良等謀士商論事宜,突然今日巡查江麵的黃忠來報,說是東吳張紘,奉命前來請和。
劉備聽了來報,連忙召集文武於大帳之中,會見張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