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聖關雲長!
卻說徐晃正在巡防,突然得到夏侯尚命令,要他領精兵三萬,前去擒拿關羽。
徐晃大驚之下,連忙快馬去找夏侯尚說道“關羽來勢洶洶,士氣正盛,需先憑城拒守,待關羽大軍氣衰之時,再出戰,方可全功。
若是此時出戰,必然不利,還望將軍詳查。”
夏侯尚聽了徐晃的話語,不滿道“昔日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天下無人敢櫻其鋒之時,公明尚且於漢水北岸,長驅直入,大破關羽,今日怎反而怯懦不前?”
徐晃道“今時不同往日,舊日我破關平廖化後有東吳襲擊關羽之後,擾亂軍心;又借關羽舊情,於陣前先聲奪人,降其士氣;
旋即又趁關羽右臂少力,方敵住了關羽,最後更是曹仁將軍乘勢出城,兩麵夾擊,這才打敗關羽。
為將者,因時因地而設謀。所以昔日長驅直入,今日憑城拒守,並沒有什麼不同。”
夏侯尚聽了這話,不以為然道“公明何必長關羽誌氣,滅自己威風,我已探得關羽實有兩萬人而已,更是與東吳征戰的疲軍。
公明以三萬精銳,攻關羽兩萬疲軍,正可勢如破竹,又何必畏懼?公且與戰,莫要推辭。”
徐晃聞言,再三勸諫,夏侯尚卻是不聽,無奈之下,隻能領大軍三萬望青泥關而去。
行至半路,有探馬來報說關羽軍已奪得青泥,青泥守將亦被關羽部將陳慶之所斬。
徐晃聽得來報,頓時震驚不已,無奈之下,隻能選擇退至木架山側之右的大道上,當道下寨,以抗關羽。
……
另一邊,關羽令陳慶之為先鋒,關平為先鋒副將,領七千白袍軍,向青泥隘口而去。
關羽自領大軍在後,兵過當陽,便聽到探馬來報陳慶之領兵馬進逼青泥營壘,身先士卒,僅一鼓便擊潰曹軍營壘,奪得青泥。
聽了來信的關羽,不由得大喜過望,連忙催促大軍前往青泥。
但等到了青泥的時候,陳慶之並未等待關羽,而是繼續履行先鋒職責,先一步離開了隘口,繼續向北而去。
陳慶之行到半路,有探馬來報說魏征南將軍夏侯尚以徐晃為將,聽聞青泥隘口落入將軍之手後,便退軍至四十裡外的木架山右大道之上,當道下寨,斬斷我軍去路。
陳慶之聽完來報,沉思片刻後,對關平道“我欲領全軍,星夜兼程四十裡去突襲徐晃營寨,擊破敵軍!坦之可助我一臂之力!”
關平道“徐晃所領,必然是曹軍精銳,如今又以逸待勞,如果和他交戰,一旦戰鬥失利的話,必然給我軍士氣造成不利影響。”
陳慶之卻說“徐晃所領士兵日夜兼程救援青泥,得知青泥陷落後,又連忙退至木架山紮營,現在必然疲憊不堪。
再加上他們離我軍那麼遠,必定對我軍不會有疑心,趁他們營寨新立,軍士疲憊,正好出其不意,挫其銳氣,沒有不勝利的道理。
況且我聽說敵人的營寨附近,樹林非常的茂盛,所以他們一定不會輕易夜出。
如果坦之實在有所疑慮,那我便領精兵五百在前突襲徐晃營寨,坦之可領兵軍尾隨我後一旦敵軍潰退,便揮軍掩殺,倘若有所疏忽,也好接應。”
關平聽陳慶之都把話說到這份子上了,便同意了他的提議。
於是,陳慶之便率領五百白袍輕騎兵在前,關平領其餘兵馬在後,星夜兼程望徐晃營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