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說夏侯尚與徐晃渡過漢水,便往投南陽郡治宛城而去。
曹仁聽聞,便連忙引兵將二人接入。
夏侯尚一一述說前事,然後又引薦夷王梅敷,加倍述說如果不是梅敷相助,隻怕他與徐晃都將被關羽擒拿。
曹仁聽了,便對梅敷說道“閣下給予的幫助,我記在心裡,來日我必然上奏魏王,論功行賞!”
夷王梅敷聽了,大喜過望,連連道謝。
曹仁又寬慰眾人幾句,這才讓他們離去休息。
數日之後,曹仁正與眾人商議如何處理占據襄陽的關羽軍。突然探馬來報說關羽興兵來犯宛城,兵馬已經到了二十裡外。
曹仁聽了,頓時大驚,忙問眾人道“關羽興兵來犯,如何退敵?”
孫禮奮然道“前番追殺劉封時雖然折損了些許人馬,但如今宛城尚有兵馬五萬,又何必畏懼關羽區區一萬五千人?
關羽之謀,不過伏兵而已,請將軍率軍正麵迎擊敵軍,隻要逢林不入、逢山不追。我軍以多擊寡,沒有不勝利的道理!”
呂虔出列說道“不可不可,關羽驍勇善戰,其部卒比去年襄樊之戰時還要凶猛數倍,個個皆可以一當十。末將認為不可與之交戰,應當堅守為上!”
夏侯尚道“呂子恪所言有理,關羽所領兵馬,凶猛異常,不可輕戰,堅守待援才是上策。”
曹仁聽了二人話語覺得有理,又見徐晃不言語,便問道“公明覺得如何?”
徐晃道“堅守確實是上策,請將軍不要猶豫。
不過宛城之內有五萬人馬,若是坐守在內,隻是困守孤城而已。
末將雖然不才,願領一路軍馬出城屯紮,以為掎角之勢。”
曹仁聽了,大喜道“公明所說,正與我所想的相同。宛城西麵三十裡處有一山,名曰羅嶺,地勢非常,若是安營紮寨,易守難攻。公明可引兵屯紮於此處。”
於是曹仁便分兵馬兩萬與徐晃,令他前去羅嶺駐紮。
送走徐晃之後,曹仁又書寫三封信件一封送到許昌求援,一封送到汝南求援,一封送往曹操手中。
安排完畢,曹仁便領各門守將好生把守,又選派夏侯尚巡查城內,令孫禮、呂虔分守城內東南、西北兩角,隨時援助各城門。
……
宛城之外,關羽本要分兵圍堵各城門,卻聽得徐晃領兵駐紮於宛城城西,便隻圍了南門與東門,放開西門、北門。
大軍安營紮寨完畢,陳慶之便到關羽帳內,向關羽建議道“北邊若要來快速援助曹仁,必然要走大路,如此一來,就要經過葉縣。
我軍要是能奪得葉縣,則進可向東直逼許昌,向西北兵臨洛陽;固守則可斷絕曹軍支援,坐取南陽。
如今葉縣無有防備,願討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去取葉縣。”
關羽聽了,沉默片刻才道“慶之所說有理!但我另有他事要安排給你,取葉縣之事,可交給坦之處理。”
陳慶之聽了,心中並沒有其他想法,口中稱是而去。
關羽隨後便叫來關平,將陳慶之建議和他說了一遍,便讓他領三千步卒日夜兼程,去取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