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因為模塊和架構都有,所以要實現這個功能真的很簡單,沒幾個小時,陸羽和葛雲聰他們就寫完了全部代碼。
陸羽把代碼加載到人工智能的主程序中,沒多久,彈出一個對話框。
隻是此時還不能正常交流,沒有足夠多的樣本數據,也沒有進行訓練,理論上來說,它現在還是一張白紙。
陸羽調出指令文本框,開始輸入指令,允許它接通網絡,從網絡上搜集各種對話資料學習,並讓它自己運用模型進行對話訓練。
弱人工智能就是這樣,每一項命令,都需要明確的指令,它自己是不可能判斷出需不需要進行下一步。
直白一點說,你讓它做什麼,它才會去做什麼。
這和大多數人理解的人工智能存在巨大的差距,之所以現在很多人工智能看著像是自己能做出判斷,那是因為提前寫好了各種情況設定,隻要出現符合的結果,就按照預設程序執行。
跟主動做出判斷和選擇,有天壤之彆,狀若雲泥。
不得不另外提一句,陸羽沒有在核心代碼裡編寫傳說中的人工智能三大定理,因為根本用不上。
連自己主動做判斷都不行,做任何事都需要指令,這樣的弱人工智能,寫三大定理乾嘛?
畫蛇添足湊字數嗎?
退一萬步講,即便以後硬件滿足所需、算力大幅提高,人工智能也不可能自己修改核心代碼。
不管是弱人工智能還是強人工智能,都一樣,隻要沒有提前賦予它修改代碼的權限和能力,即便它通過深度學習全麵掌握所有編程語言,也不可能主動修改自己的哪怕一行代碼。
這不是什麼定理決定的,而是人工智能本身決定的。
能做到隨意修改自己的代碼,那是數字智慧生命才能乾的事。
所有描寫人工智能危機的科幻作品當中,其實都不屬於人工智能範疇,而是數字智慧生命。
而要從人工智能進化到數字智慧生命,條件未知,時間無比漫長。
但可以肯定的是,概率極其極其渺茫,在科技水平發展到另一個文明的高度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那個文明直到消亡時,也沒有誕生過真正的數字智慧生命。
所以,人工智能威脅人類安全,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至少,在現階段,乃至在陸羽可以預料的未來,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和核能技術一樣,隻存在善用和濫用的可能,而不管是善用還是濫用,決定權,始終掌握在人類自己手裡。
……
人工智能在進行對話學習和模擬訓練的時候,陸羽和葛雲聰等人各自回去休息。
連續工作了很長時間,大家都有點疲憊,儘管很想早點和人工智能交流,但它現在還需要時間。
陸羽回到小彆墅,沒有繼續想剛才的工作,而是在想把人工智能引入到機器人項目組上。
用人工智能來控製機器人,可比薛皓遠等人以前手動輸入控製準確得多,也迅速得多。
薛皓遠他們已經積累了不少數據,但遠遠不夠,引入人工智能進行海量訓練,積累更多數據,才能讓機器人的行動更加順暢。
現在還需要額外開發一個控製訓練模型。
另外,人工智能現在也僅僅隻是初步能運行,離真正開發完成還有很長的距離,許多算法和模塊都還沒有編寫,也就是說現階段的人工智能,能應用的範圍非常有限。
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開發也還不夠,還有很多的算法和架構需要補充完善。
想著想著,陸羽覺得應該儘快把葛雲聰這些人趕回雲漢科技,讓他們回去繼續擼代碼。
還沒到成功可以開香檳慶祝的時候,仍需不懈努力。
不得不說,陸羽學壞了,葛雲聰等人剛剛發揮完作用,就被無情的視為工具人。
簡直莫得感情。
……
吃過早飯,陸羽來到超算中心,也許是前幾天工作強度太大,葛雲聰等人還沒有到。
走到主控室,打開電腦發現人工智能的自我訓練已經停了下來,陸羽調出核心主程序,開始設置人工智能的“性格”、“形象”等等,並且連通攝像頭和耳麥,記錄下自己的影音形象和聲音,作為最高權限。
她從現在起,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小靈”,是一個擬真度非常高高、華夏動漫風、漂亮有氣質又有幾分調皮的16歲小姑娘。
陸羽挑選了好久,經過一番調整,才合成了適合她形象的音頻文件,聽上去有些活潑俏皮、軟軟蠕蠕,很容易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當陸羽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小靈在屏幕上出現,通過攝像頭好奇的看著陸羽。
“你好,小靈。”
小靈眨動她靈動水盈的大眼睛“爸爸~”
陸羽嘴角狠狠抽動了一下,滿頭黑線。
在她現在的理解中,陸羽作為最高權限者,等同於她的創造者,某種意義上來說,她這麼叫完全沒錯。
隻是陸羽已經有施梓萱這個大女兒,不想再有一個小女兒
“以後叫哥哥。”
小靈“好的喔,哥哥,小靈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