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陸羽“但真實情況,真是像那麼媒體渲染的那樣嗎?”
“相關部門發布的一項數據,月收入500萬以上的,10萬人,月收入100萬到500萬的,100萬人。”
“月收入50萬到100萬的,500萬人;月收入10萬到50萬的,2500萬人。”
“月收入在1萬到10萬的,04億人;月收入在5000到1萬的,有08億人。”
“月收入2000到5000的,有38億人。”
“月收入在1000到2000的,有31億人。”
“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有56億人。”
“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超過62,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超過90。”
陸羽如此直接的說出這組數字,是那麼冰冷,卻又觸目驚心。
劉世昌和周菁一時有點不知所措,連思維都有點停滯。
這,和他們平日在媒體上見到的,有點不一樣啊!
……
陸羽沒有絲毫照顧兩人心情的意思,說出了更加紅果果的現實
“我們的第二大經濟體,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基數夠大,同時也有點虛胖,看看房價就知道了。”
劉世昌和周菁沉默以對。
陸羽頓了片刻“我們體量雖然大,但質量還不是最好,所有貿易環境很重要,還需要繼續發育,隻是現在他們經濟出現了問題,我們不能和以前一樣苟著打野而已。”
“在現在這個高度全球化的貿易體係中,我們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的經濟好壞,市場的環境好壞,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影響。”
“這就是開始說的順勢而為的勢,河外星雲是雲漢科技和小桑河的總公司,身為一家技術絕對領先的企業,你們身為這樣一家注定成為國際巨頭公司的高管,應該看清這個勢,要具備這樣的戰略眼光。”
陸羽正色看著劉世昌和周菁
“跟你們說這些,不是批評你們眼光看得不夠遠,而是要讓你們明白兩件事。”
“第一,雲漢科技的人工智能技術是厲害,但也沒有厲害到離譜、甚至跨越時代的地步,何況還隻是部分授權。”
“第二,授權給國外企業,不是我們利欲熏心,不是單純的出於追求公司利潤的目的,我們能賺到錢的同時,國內製造業也能跟著受益。”
……
劉世昌和周菁走出小彆墅,並排走在材料園區的小道上,還在回顧陸羽剛才說的那番話。
說實在的,陸羽今天給他們的觸動太大了。
在以往,儘管粉白黛黑兩年前就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但他們一直沒有跨國公司的覺悟。
雖然覺得公司發展得很好,但也沒有好到多誇張的地步。
在他們眼中,陸總是一個和大多數人差不多的年輕人,隻是有點怪異,有點癡迷技術和科研。
直到現在他們才意識到,他們已經身為一家國際巨頭的高管,而且隨著公司繼續發展,這家國際巨頭的影響力還會大增。
陸總也不是隻懂技術不懂管理的年輕人,他站得高度比他們高太多,眼光也比他們長遠很多。
他們也由此感到一種極大的壓力,雖然陸羽沒有批評他們的意思,但他們還是覺得自己有點不合格。
能力和位置不相匹配,這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件好事,更不可能長久。
兩人也暗暗在心裡告訴自己,要多向陸總學習,沒事多看看書,提高自己。
……
陸羽可不知道劉世昌和周菁心中的翻江倒海,他和他們說那些話,隻是想跟他們說明白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更沒有想換掉他們的意思。
畢竟,他們最早進入公司,一直以來也認真負責,是不錯的工具人,用著挺順手的。
回到書房,繼續鑽研那本流體力學的著作,在流體力學這方麵,他還是初學,很多地方都要略作思考才能弄懂。
事實上,流體力學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某一學科的理論了。
最明顯的例子,因為飛機的出現和發展,形成了氣體動力學、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