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邊吃飯邊出餿主意,說可以去粵省和福省玩玩,理由還相當充分,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在粵省生活了幾年,可以去找找青春回憶。
父母也被陸羽這話勾起了對那幾年時間的記憶,尤其是陸母,跟陸羽說起了那時候的難處,條件的艱苦。
那時候他們剛結婚沒幾年,陸羽也隻有幾歲,待在小桑鎮這邊太窮了,掙不到什麼錢,買肉吃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有一回去攤位上買了些賣剩下的肉骨頭,回來給陸羽燉蘿卜湯。
結果肉販子把骨頭上的肉剃得太乾淨了,陸羽連啃了兩三根,一丁點肉絲都沒啃到,骨頭一扔就哭了出來。
也就是在那時,父母二人看看家裡破舊的老房子,再看看吃不到肉委屈得大哭的兒子,才下定決定南下去粵省打工。
……
好在九十年代的粵省,經濟發展特彆快。
各類小工廠如雨後春筍,對工人的需求量很大,儘管父母沒什麼技術,但還是能找到工作。
不過也不是什麼特彆好的工作,都是些勞動密集型小工廠,工廠利潤的原來就是工人工資低,產品才能在市場上有競爭。
所以最開始,父母兩人都隻能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每月才能掙到幾百錢。
更彆講什麼住宿條件了,就是那個年代很常見的窩棚房子,麵積小不說,一來暴雨台風,到處漏雨是常事,就是屋頂被刮飛也不算意外。
父母還笑著說起那時候經常晚上睡著睡著,要起來拽住屋頂,不然就要在雨裡睡一夜。
那時候,哪裡敢想象現在的日子能過這麼好。
陸羽吃著飯菜,心裡很不是滋味。
現在父母說起這些事來是帶著笑意的,但誰都可以想象在那個年代,他們所麵對的艱難。
不僅是生計上艱難,還有對自己命運和未來的迷茫,前途的艱難。
父母那時的生活就像是一個時代一群打工人的縮影。
或許像他們一樣的那一代打工人,在那些苦苦掙紮的日子裡,根本顧不得想什麼前途,能把眼前的日子過好,就算不錯了。
這些事這些話,父母以前可從來沒跟陸羽提起過,陸羽隻知道他們南下打工,但具體生活如何,了解的細節真的不多。
陸羽給父母挑了些菜,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以後要更加孝順父母。
……
閒談之中吃完晚飯,收拾了廚房和碗筷,一家人出門到旁邊的小湖邊散步納涼。
路上碰到一些多年的老鄰居,熟絡的聊一聊家常,倒也衝散了先前複雜的情緒。
陸羽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才來到小桑河園區。
劉世昌發來一份簡曆,是前幾天陸羽讓他招聘的負責雲漢科技運營的高管。
通過獵頭公司,老劉這幾天和幾個合適的人接觸過,最終選定了現在這個人,梁彥之。
梁彥之,剛過40歲,正值年富力強,牛津大學商學院金融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學雙碩士學位。
畢業以後履曆也是豐富,先後在微硬、穀歌、訊疼任過職,個人能力很突出,獵頭公司那邊給的評級較高。
按照老劉接觸後的說法,梁彥之應該是目前接觸的人才中來說,最適合雲漢科技的管理人才。
雲漢科技從成立到現在,技術是絕對沒得挑剔,但唯獨隻有運營差強人意。
無論是陸羽還是葛雲聰,都沒有很強的商業和管理天賦,對外合作和運營管理,一直是雲漢科技的短板。
陸羽能認識到這個問題,老劉這樣的老江湖,自然也能認識到這個問題。
再加上劉世昌做事向來追求穩妥,從不冒進,所以他接觸後認為梁彥之適合雲漢科技,陸羽也覺得梁彥之應該還不錯。
陸羽給劉世昌打了電話,讓他儘快安排梁彥之入職。
雲漢科技的一大堆專利申請馬上就要審批下來了,之後一大攤子對外合作授權的事,需要有人來主持工作。
都交給葛雲聰來管理的話,還不知道要整出些什麼麻煩。
老劉自是點頭同意,不過問起了薪資待遇的問題。
陸羽想了想,讓老劉自己看著給,反正期權什麼的,暫時不用想,連葛雲聰他們都沒有,何況一個新來的管理方麵高管?
至於具體薪資給多少,可以參照雲漢科技那邊的工資體係,再結合實際情況來綜合決定,高一點也沒事,隻要不超過葛雲聰就行了。
老劉聽完皺眉點點頭,說他考量以後立馬就和梁彥之聯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