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苟同有些不自在,難不成稷上學府的學生都是這樣?隻好詩書,不善與人交流,這樣如何能成為國士?
他開口道“不知學兄如何稱呼?”
那人合起書本正色道“陳天下所不平之事,煜天下~陰暗之地。”
趙苟同認真的思量了這一句話,陳述天下所不平的事情,照耀天下~陰暗的地方,他抓了抓腦袋說道“所以學兄叫陳不平?”
“陳平煜。”
趙苟同表情有些僵凝,他扯了扯嘴角暗自腹誹,叫什麼直接說就是了,還弄這些彎彎腸子,不過他還是恭敬道,“見過陳學兄。”
“不必客氣,若是你過了孫先生的考試,以後我們可以一起專研學問。”
趙苟同疑惑道“還有考試?都是如何出題,還請學兄告知一二。”
“如何出題是看孫先生想到什麼,如何考試就看孫先生趕不趕時間了,如果趕時間就按照先生的作問口述回答即可,若果不趕的話,就是先生出題,你來寫一篇文章,看能不能過先生法眼。”
趙苟同擦了擦額頭上新冒出來的汗水,“很嚴格嗎?”
“看運氣,答到先生的心裡就能過。”
“稷上學府都是這麼挑選學生的嗎?”
陳平煜搖了搖頭“自然不是,有統一考試,一般這樣考試要麼就是有人推薦,要麼就是哪位先生招攬,所以你一定是個文采非凡之人,到時候有機會一起專研。”
趙苟同有些疑惑,不論是舉薦還是招攬,都不可能會是他吧,按理說正常行徑應該是先去學府報名,然後等統一考試,自己剛從廣陵郡負笈遊學千裡來到東州,人生地不熟,怎麼會有這種待遇?
陳平煜不知趙苟同心中所想,以為他的沉默是拒絕,陳平煜歎息道“君子不強人所難。”
趙苟同說道“陳學兄多慮了,若是我過了先生的考試,到時還需學兄多照顧一二。”
“到了。”陳平煜淡淡說道。
趙苟同有些尷尬,這學兄沒有再搭理他,好像自己有些不易近人一般,給學兄落了個壞印象。
“先生就在裡麵,你進去吧。”
趙苟同探頭看了一眼滿地桃花的院落,正當他小心翼翼的踱步進去之時,忽而聽到陳平煜在背後喊他。
那個少年又拿起那本《爾雅》,對趙苟同笑了笑說道“我見你第一眼就很舒服,祝你成功。”
趙苟同豎了個大拇指,走進院落。
灑滿遍地桃花的院落十分寧靜淡雅,這讓趙苟同緊張的內心緩和不少,就好像有個熟人在此坐過一樣,這讓他不由得想起那個在廣陵郡,整天跟他們躺在槐樹下消磨光陰的五短身材中年人。
竹屋門庭洞開,趙苟同不敢再上前一步,孫思漁依舊坐在那個桌子旁。
趙苟同深深地作了一揖,朗聲喊道“晚生趙苟同,拜見孫先生!”
孫思漁抬了抬眼皮沒有說話,趙苟同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他眼神隨意飄去,發現兩堆粉末在腳下堆積,他突然之間有些心煩,在這滿園的落地桃花之下,竟然還有汙穢之物大煞風景。
正當趙苟同用腳鋪散兩堆粉末時,孫思漁緩緩開口,“士大夫思取,唯心之所善,誠之所驗,我且問你,何為仁義?”
趙苟同一直是彎腰作揖的動作,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開口道“仁者,情誌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義者,心之所養也,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做人應當如此。”
孫思漁點頭說道“抬頭說話,稷上學府並不是什麼吃人大蟲,你且輕鬆一些。”
趙苟同抬起頭,暗暗長舒一口氣,看來這孫先生也不是不好說話的人。
孫思漁站起身,從後麵的堂案之上又拎出一套茶具放在桌上,隨後他又走入側室,取出火盆,他悠然說道“你可會煮茶?”
趙苟同誠言道“晚生出身貧苦,並未學得煮茶功夫,還望齊先生見諒。”
孫思漁又是微微點頭,他將茶壺放置在火盆之上說道“我來教你,你且聽好,煮茶分三沸,一沸起泡如魚目,代表做人應圓滑,但是外在圓滑可內裡不足時,就要加入茶葉,這茶葉便是學識,茶葉之精猶如學識之華,有豐富內裡之用;二沸如湧泉,連珠之妙可比口吐蓮花,心之所向即為善念,不管外在已經千人千麵,但內心依舊如水如初,這象征內裡外在合二為一,已到至臻之境,這個境界下,一切難題不在話下,可能聽懂?”
趙苟同深深作揖,“學生受教了,學生以後求學定會如煮茶一般按部就班,不做人心不足之事,成二沸之成就。”
孫思漁抬起頭來,他輕笑一聲,“不做人心不足之事?我看你現在就有些好高騖遠,我都不敢說我有至臻之境,你卻想著二沸成就了?況且,我還沒納你入稷上學府,安能自稱學生?”
趙苟同額頭上又滲出許多汗水,表情十分不自在,他的確是不懂裝懂,回答的狗屁不通,想著蒙混過關卻被孫先生給看出來了,現在的他隻想趕緊考試結束逃離此處,和這位孫先生麵對麵站著,心中壓力非常大,就像是一柄利刃架在脖子上,要砍不砍的非常折磨人,真不明白這稷上老師到底何意,難道稷上學府的先生都是這般古怪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