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公孫劍稱呼他為楊大人,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對於公孫劍這麼稱呼,楊恩沒有什麼意外。
這一年來,他畢竟一直都待在皇帝的身邊,所以自然明白公孫劍這個縣令做了些什麼事情。
原本一開始在京城的時候,他確實對公孫劍沒有什麼好臉色。
畢竟公孫劍不僅打了皇帝的臉,而且還讓公主古靈兒有了汙名。
身為皇帝身邊的內臣,公孫劍打了皇帝的臉就像是打了他的臉一樣。更何況公主在皇宮的時候對楊恩也很不錯,雖然年近四十的楊恩不敢把古靈兒視如己出,但卻也把她當做自己的親戚來看待。
也正是因此,公孫劍抗旨的作法,讓楊恩非常的惱火,如果不是皇帝把公孫劍安排到了天元當縣令,甚至楊恩都很想派人把公孫劍給搞死。
他雖然隻是個伺候皇帝的太監,但隻要他釋放出一點想要公孫劍去死的信號,不用他動手,就有人搶著去做。
不過,當看到皇帝派人在公孫劍的身邊監視時,楊恩就按捺住了自己那顆跳動的心。
畢竟官家不想讓公孫劍死,他也不敢僭越。
隻是,當他從官家那裡領到要給公孫劍升官的聖旨後,原本還對公孫劍敵視的他,瞬間變了個想法。
他很懷疑,公孫劍的抗旨,以及官家把他安排到偏遠的地方任職,是為了曆練公孫劍。甚至公孫劍的抗旨都很有可能是官家讓他這麼做的。
要不然的話,為什麼公孫劍隻是在天元待了一年的時間,稍微辦了幾次案,官家就迫不及待的要給他升官了呢?
隻是可惜了公主殿下!
心中微微一歎,楊恩開始為古靈兒感到了可惜。
畢竟皇帝賜婚,公孫劍抗旨,雖然說表麵似乎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楊恩很明白,現在京城到處流傳著小道消息,說古靈兒相貌猙獰可怖。
要不然的話為什麼身為探花郎的公孫劍敢抗旨不去娶古靈兒呢?
好在這些小道消息隻是在京城底層流傳,京城的達官貴人大多都見過古靈兒,都明白這消息假的可笑。
公主雖然不是國色天香,但最起碼也是秀色可餐,怎麼可能跟傳聞中的一樣呢?
不過,雖然謠言不可信,但畢竟已經讓古靈兒的名聲受損了,所以,楊恩還是挺可惜。
隻是,在楊恩的想法裡,這些都是官家的安排,他即便是可惜,但卻也不敢說什麼。
“公孫探花,咱家也不在這逗留了,畢竟官家那邊還需要伺候,您這還是早點上任去吧?”微微一笑,楊恩就準備告彆公孫劍。
畢竟這是皇帝安排的人,他一個內官也不好太過於接近。
所以按照常理應該留下吃頓飯的楊恩,就要趕緊離開了。
他的話讓公孫劍有些吃驚,畢竟這剛才還一臉熱切的樣子,怎麼現在就要急著回去了?
即便是要伺候皇帝,那也不急於一時啊!
如果公孫劍是在京城任職,說不定會挽留一下。
但現在他隻是一個剛剛升職為從六品的主事,身份太低,想挽留都不可能。
所以,公孫劍隻能帶著絲鬱悶,把楊恩給送走了,而與他一起離開的,還有郡裡來的一眾官員。
對此公孫劍有些無語,他甚至懷疑這些人之所以會過來,就是為了看一看皇帝親自下的聖旨,跟吏部下來的命令有什麼不同的。
畢竟按照正常的來講,從三品以下的官員升遷的事情都是由吏部決定的,而從三品以上的則是由官家下發聖旨升遷。
所以,公孫劍這個正七品芝麻小官讓皇帝親自下旨升遷,算是大周開國以來的頭一份了。
如果說公孫劍是升到臨陽郡內部的話,說不定郡裡的人還會留下幾個跟公孫劍拉拉關係。
但可惜,公孫劍不在本州任職,他是被調到永州琳琅郡的,距離本州有著上千裡的路程。
所以,郡裡的人即便是想跟他拉拉關係,隻能瞎扯淡,一點作用都沒有。
畢竟公孫劍到永州去任職,總不能還管著臨陽郡的事情吧?
待一群人離開後,整個天元縣又是隻剩下公孫劍一個等待著新任縣令接受的官員。
“大人,恭喜您高升了。”林長青等那一群人離開後,趕緊麵帶微笑,小跑了過來。
“林捕頭,我這哪裡是高升啊?就琳琅郡那個鬼地方,我還不如在天元待著呢?”翻了個白眼,想到琳琅郡的情況,公孫劍有些唉聲歎氣的。
畢竟在天元他是老大,誰都要聽他的。
在琳琅郡,他頭上還有好幾個上官呢!有人管著哪有管著彆人舒服啊!
“大人,雖然說您此次是去擔任主事一職,但卑職相信,憑借您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肯定會成為郡守的。”林長青自然明白公孫劍為什麼歎氣,所以趕緊又勸解了一番。
“那就借你吉言了。”微微一笑,公孫劍不再去想這個事情。
對於此時的林長青,公孫劍很明白他心中在想什麼。
畢竟林長青投靠過來的晚,一直跟公孫劍的關係不算太近。之前林長青以為公孫劍會在天元待上幾年才會離開,所以他覺得自己有時間跟公孫劍拉近關係,讓他把自己調到郡城的刑司衙去。
可是今天聖旨的到來,讓他明白自己沒有什麼時間了,所以,他過來恭喜公孫劍升遷之餘,就是想著讓公孫劍幫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