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可是世事難料啊,徐達北伐的失敗,造成了烏斯藏的問題一拖就是幾十年,沐家,也就在這侯爺的位置上沒有任何動靜。
而烏斯藏。就是封王的最終的障礙。
拿下烏斯藏,沐家為王,那是搓搓有餘的,普天下,沒有誰敢說沐家的功勞不可以封王。
“咋樣,老沐,我雖然沒有人質,但是這個爵位我是給你帶來了,這也是你親家公的意思,也是先帝的意思,你的明白。”
我草,要是真的是這樣,老子沐家就算是拚了老命,也一定要將烏斯藏給拿下來不可。
沐晟聽聞是這麼一回事,覺得也是有道理的當即起身為公孫鈕倒上酒水;“有你在,事半功倍。”
公孫枉作為貴客,自然是在東廂房中,過完了接風宴。公孫劍回到自己的房間中才坐下,紀綱就來通報,武高燧來了。
公孫鈕估計,這家夥一定是來問這個沐家封王的事,也就讓紀綱將他帶進來。
“我爹真的要封他們為王?”武高燧直接進入話題。
公孫劍卻是笑了聲;“沒有,你爹沒說,我說的,不過,一個王爺,換來沐家的對於你們老武家的世代忠誠,這是不是劃算的。”
武棣從來就沒有說過要在烏斯藏拿下來後封沐家為王,一切,不過是公寓自作主張。
王,不過就是一個稱呼而已,也許在洪武年和建文永樂前期,這王爺的含金量很重,但是,自從代王、穀王等人反叛後,大周的王爺,雖然有其尊貴的榮耀,卻是沒有了多大的權利,除了能夠在自己的王府耀武揚威,出了王府的地盤,就和普通百姓一般沒有任何區彆,上馬不能統兵,下馬不能撫民。說白了就是你有王爺身份,但是你不能參與其中任何的政務。至於你的衛兵,那還是當地都指揮使調動給你的,就是保障你的安全而已。
“想明白這個問題沒有?”公孫劍解釋了下眯起眼睛看向了武高燧。
武高燧摸了下自己的額頭似乎明白,似乎有些不明白。
公孫劍見他還是不明白,隻能開口;“我在這世界一天,你大哥還有你侄兒是絕對不會動你,可是你要清楚一點,我不在了,我也不知道你侄兒和他的後代會不會認為你一脈是一個威脅,因此,你也需要為自己找一個後台,你有沐家在背後,定然是讓你這一脈延續下去,因此你一定要記住,不管沐家這個王爺今後有多大的含金量,哪怕他就算是一個稱號,對你來說,隻有利,沒有害,不要認為隻有你老武家才能夠封王。隻要對於大周有利,那怕他就是一個乞丐,也可以封王。懂了嘛。”
“懂了。”武高燧總算是想清楚了這麼一個問題,公孫劍見狀,也就示意他離開,畢竟在這裡畢竟不是個什麼好事,自己代表著朝廷,不能過分的引起沐家的不滿。
靈藏、讚善王駐地,當一份黃色綢鍛上麵刺滿金龍的聖旨送到他手中的時候。
讚善王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並沒有回到昌都的護教王的臥室將聖旨丟在上麵;“大周要對咱們下手了,你看,這是大周皇帝讓咱們進應天朝拜的聖旨。”
護教王將其聖旨上的內容看了一遍後卻是歎息了聲;“看來,這一次,由不得我們了,我們若是不去的話,大周的軍隊馬上就會進入。”
去,難道就有一個好下場嘛?讚善王心中苦笑了聲。
大周如果真的決定了對這邊進攻,不管你去還是不去,你都沒有好果子吃,不去,他有正當理由,去了,他能夠將你進行扣扣押。
反正橫豎你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反正橫豎,烏斯藏他明軍是要定了。
“你以為去了,他們就不對咱下手了怎麼的嘛?”讚善王說出了這其中的一個關鍵。
護教王聽聞這話,哪裡不知道這兩難的境地。但是,他的一個反問,卻是讓讚善王啞口無言。
“不去,死的更慘,甚至連這點王偉位都不保,去了,雖然說烏斯藏從此跟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卻能夠保障自己的榮華富貴。”
他其餘三王想要作死,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他們遠在西邊,不知道明軍的厲害,更不知道,當前已經抵達雲南公孫劍的厲害。
要作死他們自己去,要跟明軍對抗,他們也自己去,反正自己不可能讓一家老小配上去。
擋住明軍,談何容易,那帖木兒彆看他飛揚跋扈的,那是他們真的沒有和明軍的主力較量過,自認為手中有幾十萬的騎兵還有火槍兵就無法無天。
他們有,難道明軍就沒有了怎麼的。
當遇到兩個爺爺的時候,選擇就很重要,一旦選擇錯了,那爺爺也得當孫子。
自己不管他帖木兒,反正選擇大周朝就對了,這個曾經將蒙古打的爹都找不到的祖宗,抱緊他的大腿,也許能夠讓自己一家老小從此安逸的生活,不會遭受屠殺。
“這麼說,咱們隻能去了?”
讚善王仔細回味了護教王的意思,當即沮喪的問題到。
去
去了他麼的就回不來了,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