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劍的書信很快的送到了李淵的麵前,就是讓李淵和大食國的軍隊溝通,畢竟現在隻要大食國同意了,那麼問題就能解決了。
大食國和大唐靠著,也是和西胡靠著,他們出兵的速度要比大唐的速度快多了。
李淵收到了公孫劍的書信以後,直接開了緊急會議,商量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下麵一眾的大臣都是各有各的想法,覺很多的想法都是現在先放棄城池,等到太子的軍隊到了以後,在打回來。
李淵也是頭疼,畢竟,這種事情,有時候就是需要取舍的,一個取舍不好,直接廢了。
隻有裴長青力排眾議,力挺公孫劍。
“聖上,公孫刺史的想法是對的,畢竟我們直接放棄了我們的城池,到時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奪回來,這樣就是很麻煩的,我們不如聽公孫刺史的我們跟大食國進行交換,比如時候事後直接瓜分西胡。”裴長青的這個條件可以說是非常模糊的,不過又是非常的。
“瓜分西胡,你的意思是直接把西胡滅了嗎?”李淵剛開始可是沒想著把西胡滅了,隻是把他們打回去就行了,現在直接把人家滅了,那就有點過分了,不過這個想法李淵還是非常喜歡的,隻是大唐剛剛建立,李淵不想到處打仗。
“裴愛卿你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其他人還有什麼意見嗎?
李淵此時不想聽到什麼反對的意見了,眾大臣知道皇帝已經決定了,此時在反對的話,那就是觸黴頭了,還不如不說呢。
“我們都同意,皇上萬歲萬萬歲。”眾大臣趕緊行禮,表示讚同。
這出戲就是李淵唱的而已,自己早就同意了公孫劍的意見,再說了大食國的國君都是人自己做大哥的,這點要求有什麼不能同意的。
隨機李淵擬製了聖旨,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食國,大食國和大唐之間有專門用來通信的通道,幾個時辰就到了,這就是大唐的速度。
隻要大食國的國君看到了這個聖旨,李淵還是非常肯定的,大食國的國君就會同意,沒有什麼理由,就是當時李淵扶持了這個國君的上位,現在自己有些困難了這不是應該做的嗎?
公孫劍同時也得到了長安的那邊的聖旨,那就是李淵同意了公孫劍的想法了。
公孫劍得到了李淵的同意心裡非常的痛快,看來皇帝對於自己還是比較認可的。看來這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安子文那邊,現在戰爭開始進入白熱化了,哈哈奇的軍隊開始猛烈進攻城池,他們沒有什麼先進的攻城的裝備,完全都是靠著雲梯往上麵上人。
“大人,西胡人的進攻實在是猛烈,他們完全不考慮他們的傷亡。”安子文身邊的副將說道,一臉的血漬看著非常的下人,這位副將剛從前線回來,安子文彙報情況。
“哈哈奇呢,還在那裡嗎?”安子文隻關心哈哈奇的動向,畢竟隻要哈哈奇還在,那麼他們的進攻就不會停下來。
“哈哈奇一直在那裡看著,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副將越說越難受,太子的軍隊還在路上,公孫劍那邊現在沒有消息,他們十萬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直接出去了,那就是把十萬人送給了他們二十幾萬的騎兵了,這是不值得的做法。
現在隻有打消耗戰了,慢慢的消磨時間了。
“公孫劍的那邊的消息怎麼樣?”安子文還是非常相信公孫劍的,從心裡相信公孫劍。
“大人,公孫刺史那邊還是沒有什麼消息,。不知道公孫刺史那邊是不是有什麼困難了。”副將為難的說道。
“我們在等等我們相信公孫劍就行了。”就在這時,眾人以為又是進攻的消息,來了一個讓眾人非常振奮的消息。
“大人,公孫刺史那邊回信了。”隨即把信給了安子文。
安子文激動的顫抖了一下,他知道這時公孫劍送來的最好的禮物了公孫劍一定是有了辦法才會回信。
“快拿來我看看。”探子趕緊上前一步,將手中的書信給安子文遞了過去。
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就是安心等待大食國的援軍和太子援軍。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安子文瞬間覺得自己這時候的堅守是值得的,不是徒勞的,很多的將領都是覺得現在他們都是在徒勞的抵抗。
很多人會問,十萬人也是不少的人數,為什麼就不能直接乾一架,那是因為冷兵器時代,拚的都是人數,人數上不多機動性於是非常差的,那就是等於給人送人頭的,現在他們的裝備還不是整個大唐最好的,這裡的邊軍都是屬於大唐比較二流的軍隊在這裡,精銳的軍隊都是在長安周邊的。
所以安子文知道,雖然他們的人是不少,一旦出去了可能都不夠哈哈奇塞牙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