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順義皇莊有位科學方麵的人才叫宋應星,他正在書寫一本名為《天工開物》的作品,公孫劍曾有幸拜讀他尚未完成的初稿,讀到關於煤礦開采的辦法。
文中說,但凡是開采煤礦有經驗的,從地麵上的土可以辨彆大概,選好了深挖下去,大概五丈左右能看到煤炭。
這時候一定要小心,往往會有傷人甚至殺人的毒氣。解決辦法是用巨大的竹子插進去,中間是空的,會有一股毒煙從其中冒上來,等釋放完了再行開采。
至於如何開采,宋應星的書裡有詳儘講解。包括一個礦開采完了,怎麼料理後事,防止周圍地麵塌陷,書裡都有介紹。
在這本書裡,宋應星是那個整理者,他的這些見解一定是出自彆人之口。也就是說,大周朝具備一定的煤礦開采能力,如果將這些專業人才召集起來,加上兗州這片生產煤礦的好地方,煤炭的生產、運營及使用都將產生巨大的價值。
公孫劍略一思考,感覺好處太多了。
首先是巨大的就業機會,兗州的煤炭生產將會養活很多人,包括魯王宮那些乞丐,東大街那些軍人和地痞流氓,以及他們的家人,這有可能幾千甚至幾萬人的活計。
其次是對帝國經濟的推動,人們的生活將從以前的木炭向煤炭過渡,整個鏈條會涉及多個地方、多個行業。
第三點是公孫劍的期望,工業革命原本在一百三十多年後的英國開啟,煤炭生產是重要的基礎條件。他不奢望現在就能發動這場革命,但公孫劍會一步步把前提條件準備好,其中便包括大規模的煤炭生產。
古大麻子聽公孫劍侃侃而談,一度有些傻眼。
緩了一緩,他方才問道“煤炭賣給誰?”
換言之,我們為什麼用煤炭,而不是木炭?
對公孫劍來說,這個問題太筒單了,木炭能和煤炭相比嗎?
中國有句古話,百裡不販樵,千裡不販糴,大家非常講究效率與成本。
在很多行業,比如冶鐵,宋代時候就用煤炭替代了木炭。哪怕是家中烤火,煤炭的效率要高出木炭很
多。
公孫劍覺得,隻要你能采出煤,一些使用的點自然而然產生,生意會越做越紅火。
古大麻子又問“兗州就這麼點地方,有幾家冶鐵的,有幾個百姓會買煤炭而不是木炭?”
公孫劍早想好了,兗州雖然距離運河還有一段,但如果修理泗水河道,最好能拓寬一點,到時候從河上運輸煤炭,成本會嚴重下降,兗州產的煤可以運送到更遠地方。
隻有市場拓展了,兗州才可以生產更多的煤。
公孫劍發現,古大麻子隻問了兩個問題,卻問在了點子上。
第一個問題是銷路,是市場,沒人買就不用折騰了,乾費勁。
第二個問題關於運輸,關於成本,他與市場息息相關,幾乎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兩個問題都得到公孫劍的解釋,但古大麻子還是搖了搖頭。
“此事,非官府難能為。”
公孫劍驚詫,不得不承認,如果做生意,古大麻子一定是靠譜的。
他準確的判斷出,這件事尋常人做不到。
你說賣到各地就能賣過去?你說拓寬河道誰聽你的?
公孫劍還想再說,聽到外麵有人咣恍砸門。
古大麻子衝外麵吼了一句,“敲什麼敲,你們家死人了?”
外麵人似乎知道他的身份,有人喊道“古大麻子,有個公子帶了兩名女子,你可看到?”
古大麻子看著公孫劍,還有他身後的周婉言和海蘭珠,頗有深意的笑了下。
然後,他衝著外麵,斥道“沒看見!滾蛋!”
外麵沉默了片刻,還是有人喊道“千戶大人號令,不敢不從,古大麻子你還是打開門,讓兄弟們進去搜一下。”
古大麻子衝公孫劍攤攤手,來的是“兵霸”,不開門恐怕不行了。
這可能是公孫劍渡過最漫長的幾個時辰。
古大麻子家有兩口棺材,都是他盜墓時“弄”回來的。
在“兵霸”來襲之時,古大麻子指著裡麵那口,“要想活命的話,鑽進去。外麵的事放心交給我,沒問題的。”
公孫劍先把周婉言抱進去,然後和海蘭珠一同進入,看到棺材蓋被合上了。
裡麵漆黑一團,公孫劍不知道兩名女子的想法,他本人是震撼的。
這棺材蓋非常厚重,也不知什麼材質,絕非一個人能夠推動。
古大麻子在年幼兒子的幫助下,居然輕鬆的合上了,可見他氣力不小。
隨著大門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兵霸們來了,聽動靜他們在四處翻找,過了會似乎找完了,一無所獲。有人問古大麻子,隻有這兩口棺木,打開讓我等看看!
古大麻子回答“想看自己看,棺材蓋老沉了,我可搬不動。”
那人嗤笑,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一個人上陣,推了兩下沒推動,如同古大麻子所說,真的沉。
古大麻子在旁邊警告道“裡麵可都是好東西,丟了一件,老子找你拚命。”
那個領頭的又說話了,“古大麻子,少在這裡故弄玄虛,要是發現人被你藏了,到時候千戶大人生氣,還不要了你的小命。”
古大麻子毫不在乎的說道“要是人被我藏的,你們還有命活著在這裡找?”
領頭人沒好氣的說“少廢話,打開看看就知道了。古大麻子,我家千戶大人想你了,囑咐好幾次請你過去敘話,一會跟我們去趟吧!”
古大麻子謝絕了好幾次邀請,今天情況特殊,他不敢冒險反抗,隻得回答“好說!我也恰好想見你家千戶大人了。”
這時候,在三四個人共同努力下,棺材蓋被挪開了,一股奇怪的味道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