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明朝可以休養生息,他們會生不如死。
公孫劍剛抵達山海關,接到一封密信,來源於錦衣衛之手。
公孫劍好奇,誰寫的?
劉文炳神秘說道“一個女真人。”
公孫劍打開看了,寫信人叫劉愛塔,他要投降。
這可是女真前任大汗努爾哈赤的女婿,世襲的複州總兵官,做到這個層級的還要投降?
劉文炳稟告道“自從錦衣衛在遼東有了間諜網絡,策反工作沒少乾,這位劉愛塔是最早答應投降大周的。”
公孫劍似乎聽過這個名字,以前是否有人曾試圖策反他?
劉文炳調查的很清楚,皇帝的疑問是真的。
還是在六七年前,袁可立任登萊巡撫的時候,建造東江鎮,同時與一位女真貴族書信往來密切,那個人就是劉愛塔。
劉愛塔本是漢人,因家鄉被女真人占領,兄弟幾人隻好投靠。他能耐大,又會說話,漢語、女真語都可以,很快被女真貴族賞識,並娶了努爾哈赤的女兒,成為名副其實的駙馬。
成為駙馬之後,劉愛塔表麵上虛與委蛇,背地裡卻恨透了女真人。在這些女真人眼裡,漢人百姓就不是人,是他們可以隨意淩辱的奴仆,是他們種田收糧的工具。
因此,劉愛塔當年是主動和袁可立聯係的,計劃投靠到東江軍那邊。
隻可惜他的行動都失敗了,最嚴重的一次導致大量漢人百姓東逃,兩萬多百姓被殺。
劉愛塔活了下來,沒人懷疑一個駙馬爺會投降。
這一次,皇太極遠征,陷入苦戰中暫時無暇顧及其它,劉愛塔投靠大周朝的機會終於來了。
劉文炳本打算讓他留在城裡做內應,但劉愛塔明確告訴錦衣衛的密探,沈陽城的防守非常嚴密,他起不到那樣的作用,而且會危及家人的性命
他認為最合理的是找機會離開沈陽,希望大周朝能派兵接應,這樣便不怕有人追殺。
公孫劍問“你覺得這中間有危險嗎?”
劉文炳回答“女真大軍在東麵,沒那麼快殺回來。也就是說,無論遼陽還是沈陽,咱們的軍隊說的算,還怕他有什麼陰謀詭計?”
隻不過,劉文炳在想,以前的時候劉愛塔還能泄露女真的重要信息,他要是投降出城,還有什麼作用?
公孫劍卻覺得意義重大,這次戰鬥是戰場上的廝殺,同時也是人心的爭鬥。
朕敢和你打賭,如果大周打輸了,女真重新占據上風,那麼女真內部就是團結的,科爾沁人會考慮重新投入他們的門下。反過來,大周要是臝了,或者雙方打平,互有勝負,那女真的內亂會愈演愈烈,科爾沁人一定會踏上一隻腳。
劉愛塔投降不是單純多了個人,而是這個事件的示範作用。
在這個你死我活的時間點上,女真前任大汗的女婿都投降了,這會觸動很多人敏感的內心,效仿者會越來越多。
因此,公孫劍認為,劉愛塔的投降將助力大周朝爭搶人心,除了在戰場上要打培女真,更要在人心方麵占據優勢。
公孫劍建議劉文炳親自走一趟,帶領緹騎迎接劉愛塔及家人。到時候,會給劉愛塔顯赫的官職,讓所有的女真將領看看,大周朝有多麼大方,他們投降還有機會。
公孫劍不敢在山海關久待,隻休息了一天,等糧草到位,他便立即率軍出關,直奔袁可立正在圍攻的遼陽方向。
公孫劍猜測,如果皇太極從東麵回來,他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為遼陽城解圍。
袁可立的兵馬比女真多,但是整體兵員素質仍有差距,未必能擋住皇太極的猛攻。
這樣分析的話,按照公孫劍的一貫策略,寧願不贏,但不能輕易輸。
公孫劍增援遼陽,手下五萬多大軍現身,至少不會輸給女真人。
將劉文炳派出去,公孫劍身邊仍不乏將領和謀士,他們的行動目標和作戰任務很清晰,作戰方式是穩步推進,隻是不知何時遇到皇太極,以及傳言中十七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
劉愛塔是個漢人,卻在女真貴族圈裡待了足夠久的時間。
很多次在夢裡,他想起幾年前悲慘的一幕,無數準備離開女真貴族的漢人被殺,他們的屍首滿地都是,有的頭顱被長槍挑著,火光摧毀了房舍,也幾乎毀掉他活下去的希望。
劉愛塔沒有暴露身份,他得以活下來,但是對女真人的恨與日俱增,他遲早還是會擺脫牢籠,重新做大周的子民。
他仿佛回到城破被抓的時候,身為軍人的父親力竭而死,母親不知去向,他們幾個兄弟忍辱負重的活下
來。
他對女真人裝出百依百順的樣子,成功坐上駙馬的位置,有了世襲的官職,也有自己的軍兵,以及奴仆。但劉愛塔沒等到反戈一擊的那天,他和所有投靠過來的漢人一樣,名義上風風光光,背地裡受到嚴格的監視。
尤其是那年大量百姓逃亡的事件發生以後,女真有了逃人法,殘酷殺害企圖離開的人。
劉愛塔沒有死,他想留著有用之軀報仇雪恨,為他那年死去的父母,為這期間落難的百姓。
前段時間,他很欣喜的看到女真人敗了,一萬精銳的屍首留在了西麵千裡外的草原。時候不長,大周朝又一次果斷出兵,雖然沒有取得戰果,卻攪得女真人痛不欲生,眼看著今年連飯都吃不上。
劉愛塔知道,大周朝終於找到正確的策略,通過內政、外交、軍事一係列措施,不但解除自己的困境,還把女真限製死死的。
他已經預料到女真必須行動,皇太極隻能狗急跳牆。那麼,劉愛塔逃亡的機會到了,現在的沈陽城沒有太多守衛力量,劉愛塔很容易找到漏洞,然後徹底的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