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科爾沁人攻城,將自己的左右兩肋露了出來,外喀爾喀的騎兵立即發動進攻,活像是惡狼終於見到了食物,發瘋一般撲上來。
一邊是準備良久,一邊是想都沒想過,雙方在狀態上相差太大。同為蒙古人,科爾沁無疑處在下風。要不是迅雷槍緩解了第一批衝上來的騎兵,他們的境遇隻會更差。
外嘻爾喀的軍卒似乎毫不畏懼死亡,前麵的人倒下,後麵的人立即跟上,完全不顧自己的損失大小,很快和科爾沁軍隊攪和在一起。
攻城的吳克善回來了,帶領本部人馬加入戰團。
這場戰鬥已經沒什麼陣型,大家在赫圖阿拉城外混戰在一起。
隨著時間推移,外喀爾喀準備充分的優勢顯現出來,加上他們原本人數更多,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勝勢。隨著赫圖阿拉的城門打開,守衛的軍卒殺了出來。
布代齊知道,今天的戰鬥已經輸了,他隻好下令撤兵,損失了大半的人馬。
公孫劍率領的大軍剛剛拿下撫順,聽到科爾沁大軍在赫圖阿拉兵敗的消息。
軍師陳奇瑜的猜測是對的,女真一定還有援兵,既然幾百裡內沒有,那一定來自千裡之外。
這群從貝加爾湖畔趕來的外喀爾喀騎兵非常厲害,居然輕鬆擊敗擁有三萬多人的科爾沁軍隊,讓逃走的布代齊僅剩幾千人。
陳奇瑜立即跑來向皇帝建議,用最短時間占領撫順附近的幾個關口,包括撫順關、東州堡等十餘個,並派出機動部隊隨時增援。
公孫劍問“軍師的意思是穩守待援?”
“外喀爾喀加入戰爭,既然能大敗科爾沁人,說明他們的兵力和戰鬥力都不差,再加上皇太極的一萬多人,我軍在野戰中未必能討到好處。”
公孫劍表示同意,不如等孫傳庭的秦兵和袁崇煥的義烏軍趕到,擁有足夠把握後再考慮如何決戰。
陳奇瑜看著天空,風是從北邊吹來的,這片黑土地將更加寒冷,也不知第一場雪什麼時候會降,到時候日子會更難一些。
好在對方也不好過,陳奇瑜的謀劃一方麵是為了等待增援,另一方麵是想擋住皇太極和外瞎爾嘻。
皇太極沒有多餘糧食,外喀爾喀也不會帶太多食物,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會出現供應危機,到時候隻要靜觀其變,他們雙方自然會產生矛盾,強大的敵人會不攻自破。
公孫劍現在苦惱毛文龍的事,如果毛文龍沒有被圍住,完全可以采取陳奇瑜的建議,封鎖各個關口,與他們打寸土必爭的保衛戰,一直拖到他們筋疲力儘,雙方起了矛盾再說。
問題出在毛文龍被圍孤山堡,最多十五天的時間,毛文龍的軍隊會斷絕糧草,隻能選擇餓死或者投降,也可能提前發起突圍戰。
陳奇瑜心腸夠狠,他建議皇帝不要管毛文龍,餓死是為國捐軀。
投降不可能,皇太極接收一群饑腸轆轆的降卒,自己都吃不飽,給他們喂什麼?
突圍戰幾乎是必然的,等毛文龍接近彈儘糧絕的時候,他一定會做最後一次努力,成敗與否並未可知,能活著出來的估計不會太多。
公孫劍承認陳奇瑜分析的有道理,如果采納這個建議,皇太極毫無勝算,最多也就是吃掉毛文龍率領的軍隊。
對整個戰局而言,皇太極取得的勝利意義不大,他的確消滅了東江軍和登萊軍,卻耗費了太多的時光,軍中會更加缺少糧草,等待他們的是更嚴酷的考驗。
但是,公孫劍不會這麼做,他這個皇帝之所以被人崇敬,更多的光輝來自人性,在於他收獲了非常廣泛的民心。
戰場之上,雖然毛文龍一敗再敗,仍舊是他忠心耿耿的將領。公孫劍不會放任他被敵人消滅,對自己人見死不救是非常掉粉的行為。
因此,公孫劍拒絕了陳奇瑜的部分建議,穩守此處是可以的,但時間最多十天,然後便要主動出擊,幫
助毛文龍從孤山堡突圍,或者順勢打垮女真與外喀爾喀的聯盟。
陳奇瑜提醒道“陛下還有一招妙棋隱藏著,既然皇太極亮出了殺手鐧,我等是否也該有所動作?”
公孫劍本想將這步棋留到最後,直到皇太極絕望之下選擇逃跑的時候,到那時一擊致命取得徹底的勝利。
誰能想到外喀爾喀的騎兵會加入,敵人的實力瞬間拔高一大塊,看來隻能將這一招提前,先取得優勢再
說。
孤山堡外,愛爾禮撫著自己的長胡子,看到外麵突然熱鬨起來。
一個消息傳來,瑣諾木從明國逃回來了,他早已被女真視為叛徒,剛一露麵便被抓了起來,此時呈現五花大綁的狀態。
三貝勒莽古爾泰衝了出來,瑣諾木是他的姐夫,為瑣諾木鳴不平是他的職責。
人人都說他投靠了大周朝,還出賣了女真的情報網絡,幾百人因他被抓。
女真在戰鬥中處處被壓製,和他們的信息獲取不充分、不及時有很大關係。也就是說,瑣諾木是女真今日愁雲慘淡的罪魁,他是全體女真人的仇敵。
莽古爾泰表麵上替他說話,背地裡小聲問他,“為什麼要逃回來?不知道回來就是個死嗎?”
瑣諾木留在大周朝,雖然會失去自由,卻也有吃有喝。
在無數個夜裡,他輾轉反側,為什麼所有人都說他是叛徒,唯獨自己清楚,其實什麼都沒乾。
終於有一天,他突然頓悟了,女真人中一定有一個叛徒,可那個叛徒不是自己,而是他的搭檔,曾經認為最好的朋友愛爾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