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大周內衛第1050章向北挺進大汗想回一封信,勸海蘭珠身體好了就回去吧。可是他知道,現在天寒地凍的,外麵又兵荒馬亂,並不適合外出。
也許要等到春暖花開,或者什麼時候。
前方斥候來報,外嘻爾喀的敗軍近了,距離此處不到五裡。
科爾沁大汗不解,怎麼外喀爾喀人這麼慢?
弟弟布代齊告訴他,聽聞外喀爾喀吃了敗仗,又缺少食物,他們的戰馬成了食物,應該是沒多少馬匹了,靠兩條腿在草原行軍,速度快不了。
“消滅他們,一個都不要留!”
大汗的話擲地有聲,作為鄰居,雖然都被南邊的大周稱為蒙古,但他們還是有明顯的區彆。
大汗追求科爾沁的發展壯大,不是喀爾喀,也不是察哈爾。
說到底,大家都是草原上的部落,強大了振臂一呼,大家都以你的名字來命名。
匈奴,鮮卑,蒙古,女真,都是如此。
科爾沁從不追求黃金家族的榮耀,因為他們不是。種族光輝燦爛的曆史固然重要,但他們清楚,強硬的實力才是最關鍵的。
縱觀整個草原,察哈爾已經消亡,變成了大周的一部分,算是退出了草原。內嘻爾瞎苟延殘喘,隨時可能被踩住了碾碎。女真又危在旦夕,大概撐不到下一個春天。
如果今天全殲外喀爾瞎,不給他們留下生路。那麼,整個草原,東西南北幾千裡,隻剩科爾沁強大的騎兵,自此以後誰與爭鋒?
布代齊提醒兄長,你不覺得我們也已經虛弱嗎?經曆與外瞎爾喀的大戰之後,科爾?心還能剩下多少能戰之士?
大汗管不了那麼多,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再加把勁就能將外喀爾喀全部消滅,自此以後草原就是我們的。
布代齊知道,他說服不了大汗,沒有人能抵擋唯我獨尊的誘惑。但願南麵的大周隻做科爾沁的盟友,他們不會趁火打劫。
斥候又報,外喀爾喀大軍已經進入伏擊圈。
不急,不急…
大汗自說自話,他在勸慰自己,等外喀爾喀再靠近一些。
終於,他感覺足夠了。
隨著大汗一聲令下,頓時萬箭齊發,科爾沁的男兒從左右包抄,徹底斷了外喀爾喀人的後路。
大戰已經開啟,喊殺聲不斷,戰馬在嘶叫,弓箭劃破空氣的鳴叫刺耳。
外瞎爾喀人接近於絕望,莫說路上有人伏擊,即便是一路順風,他們除了吃點雪、喝點北風,肚子裡全是空的。
戰馬已經殺的差不多,靠兩條腿在冰天雪地行走,那是九死一生的難事。
他們已經一無所有,可惡的科爾沁人不打算放過,隻能使出最後的力氣,和他們拚了。
科爾沁大汗繼續調兵遣將,一場大勝就在眼前,他要為赫圖阿拉大戰死去的兄弟報仇,為科爾沁稱雄草原努力。
孤山堡外的戰爭愈發殘酷,明軍裡外夾擊占據絕對優勢,但女真騎兵迸發出超強戰鬥力,他們桿不畏死做著最後的掙紮。
在人群糾纏在一起的狀態下,大炮早早的熄火,整個區域籠罩在刀光劍影中,間或者有幾聲槍響。響聲最大的還是嘶喊、痛呼,每個人或者戰鬥,或者死去。
劉文炳統領著錦衣衛緹騎,他按照皇帝的命令,一直沒有加入戰團,而是死死盯著皇太極帥旗的方向,預防賊寇突然間的逃跑。
戰鬥從早晨打到晌午,鮮血映紅了白雪,整片大地處在肅殺的氛圍裡。
終於,劉文炳發現不對勁,女真的帥旗還在,但主帥已經不知所蹤。
他來不及請示皇帝,隻能派人去告知,他率領緹騎繞過戰場,順著蹤跡追向皇太極逃走的方向。
公孫劍接到了劉文炳彙報的信息,皇太極這次逃跑帶不走多少人,錦衣衛的緹騎足夠了。
眼前是殘酷廝殺的場麵,他在等待一個變數。
這個變數哪怕不出現,明軍一樣取勝。但如果出現了,明軍便不會傷亡那麼大。
其實,但凡看著戰場指揮戰鬥的,都已經發現了端假。
不管戰局如何變化,女真大軍中有一部分始終尚然不動,他們要麼是女真留下的後手,好比是大周這邊的緹騎。也有可能是態度有問題,不願意投入戰場。
這部分軍隊人數不多,為首的是二貝勒阿敏,以及他的兒子愛爾禮。
阿敏說了,他將徹底與皇太極劃清界限。但是,他不願意向同族伸出屠刀。
所以,他能做的是等待,等你們分出勝負。
女真原本就兵力不足,在明軍狂攻之下紕漏四出。少了這部分人馬,更加難以抵抗。
阿敏沒打算對同族動手,但他的夥伴們受不了,既然二貝勒的軍隊叛亂了,不如先乾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