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沒辦法,陳友諒也隻能跟著潰兵奔逃,來之前,他研判過地形,知道沿著大江向北,能快速脫離戰場,二話不說,便策馬朝岸邊奔去,結果剛到岸邊,還沒跑去出多遠,便聽一人喝道“陳友諒你來啦?老康在這裡等著你呢!”陳友諒抬頭一看,正是引誘自己前來攻打應天的康茂才,心中是怒火中燒,大喝道“誰能殺了此人,我與他富貴與共。”
陳友諒話一出口,張定邊挺著長槍,便衝了出去,富貴與共什麼的,他倒不在乎,隻是這不將康茂才擊敗,他們根本衝不出去。
見張定邊衝過來,跟在康茂才身邊的趙德勝,立刻出陣迎敵,與張定邊廝殺在了一起,陳友諒見狀,帶著殘軍朝康茂才殺去。
劉伯溫早就說了,不需要跟陳友諒太過糾纏,康茂才廝殺一陣,便放陳友諒離去,隻是跟在陳友諒身後,乘勝追擊,一路之上,俘虜陳友諒兵馬高達兩萬餘人,就連前去對暗號的張誌雄,也成了康茂才的階下囚。
陳友諒和張定邊奔逃二十餘裡,將甩開追兵,這才長長鬆了口氣,陳友諒正要歇息片刻,結果此時,戰鼓聲再次想起,華高、曹良臣等十二員大將殺出,再次對著陳友諒發動猛攻。
這陳友諒,從應天一路奔逃至此,被康茂才等人追著打,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哪裡還敢再做停留,顧不得手下將士,與張定邊策馬狂奔,朝著戰船停靠的方向跑去。
便在陳友諒與華高、曹良臣遭遇之際,三名斥候,騎著戰馬朝陳友諒停靠戰船的岸邊狂奔而去。
這三名斥候,是公孫文忠和公孫劍派去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看陳友諒離回來還有多長時間。
三千多艘戰船,讓公孫文忠和公孫劍垂誕三尺,自然不願意一開始就用火攻。
待陳友諒走遠之後,公孫文忠和公孫劍便帶著手下兩萬將士,殺上陳友諒戰船,開始奪船。
陳友諒雖然留下六萬多人看守戰場,但這些將士,卻分散在三千多艘戰船上,平均下來,一艘戰船,也就兩百多人而已。
於是,公孫劍和公孫文忠便合計,把手下兩萬多名將士分成40個小隊,每隊五百餘人,一艘艘戰船的攻打,隻要打下一艘戰船,便立刻讓熟悉水性的將士開走。
當著三名斥候到岸邊之時,公孫文忠和公孫劍已經掠奪走一千多條戰船。
見斥候本來,公孫文忠便知道,陳友諒離此地已經不遠,雖然還想再搶些戰船,但公孫文忠知道,自己若是太過貪心,很可能會壞了公孫元捧和劉伯溫大事兒,於是二話不說,立即鳴金收兵。
待戰士們又帶著三四十條戰船回來之時,公孫文忠立即發動火攻。
陳友諒的戰船,又高又大,比應天義軍的要好上不少,得了這些戰船後,公孫文忠立即讓人駕著自己手裡的漁船和老舊軍艦,滿載柴草,向陳友諒水軍衝去。
如今,風向對公孫文忠有利,雖然公孫文忠不敢保證,這場大火,能全部燒掉陳友諒戰船,但陳友諒大部分戰船,必定會付之一炬,能留下的,不會有多少。
看著大火在陳友諒戰船中開始蔓延,公孫劍走到公孫文忠身邊,低聲道“任務完成,咱們撤吧,分出一部分人駕著戰船走水路去應天,其餘人跟著咱們上岸,再阻擊這陳友諒一波,看看咱們能“好,就這麼定!”奪了一千多條戰船,又一把火讓陳友諒戰艦陷入火海,公孫文忠算是圓滿完成了劉伯溫交待下來的任務,接下來要乾的事情,就是自己做決定了,若是如公孫劍所言,能生擒陳友諒或者陳友諒手下大將,那就是額外收獲了。
想到這裡,公孫文忠心情好了不少,戰艦被燒的悲哀,也減輕了一些,與公孫劍一人帶著一隊人馬,便上了岸,朝陳友諒逃來的方向開去。
剛剛脫離華高、曹良臣追殺的陳友諒,又遇上了公孫文忠和公孫劍,是哇涼哇涼的,等於公孫文忠和公孫劍鏖戰一番之後,跟在自己身邊的將士,是越來越少。
等逃到岸邊,看著戰船被付之一炬,陳友諒是捶胸頓足,老淚橫流,大略清點人數之後,陳友諒身邊的兵馬,隻剩下不到七萬人。
二十五萬大軍,損失超過七成,陳友諒是痛心疾首,一時想不開,竟然拔出寶劍,想要自殺,跟在陳友諒身邊的張定邊見狀,立刻拉住陳友諒,哭著道“陛下,自古成大事兒者,誰還沒有幾次敗績?你可不能因為一時戰敗想不開啊!
咱雖然這次敗了,但隻要回到漢陽,用不了多久,便會再次擁有幾十萬兵馬,到時再來找著統璋報仇不遲。”
聽了張定邊的話,陳友諒算是安定了下來,沉聲道“定邊,你說的對,一次戰敗,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先撤,等回了漢陽,再做計較。”
說罷,抬頭看向岸邊殘存的戰船,此時,將士們已經爭先恐後的朝戰船奔去,殘破的幾百條戰船,很明顯帶不上七萬餘人,誰也不想留在這裡當俘虜,為了爭奪上船的機會,不少曾經一起作戰的將士,甚至開始大打出手。
陳友諒也顧不得將士們的搶奪,在張定邊的簇擁下,登上一艘戰船,便乘船離去。
一路之上,再無伏兵,讓陳友諒稍稍安定了一些,誰知快到采石磯的時候,竟然又碰上了應天義軍,這次領兵的,是會師救援應天的常遇春、公孫亮祖、廖永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