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上當,史彥忠是冷汗直流,便在之時,前去襲擊徐達軍帳的史義,突然發出一聲慘呼,史彥忠定睛一看,自己的兒子史義,已經掉入徐達的陷阱中,正在拚命呼救。
見狀,史彥忠不敢大意,立刻引著一隊兵馬,去救兒子,等把史義救出,立刻朝泰州方向突圍,但可惜的是,此時的局勢,已經不受史彥忠控製,徐達埋伏在東、南、北三麵的伏兵,儘數而出。
史彥忠仔細一看,西麵的伏兵少一些,立刻下令,從西麵突圍,令史彥忠沒想到的是,到了西麵,麵前竟然是數個兩丈寬,三丈深的大坑,人馬根本過不去,後隊士卒不了解前麵情況,拚命往前擠,一時間,無數人馬被擠進大坑,踩踏而死。
而鐵了心要滅掉史彥忠的徐達,這時候搬出了石炮,在後麵拚命驅趕史彥忠士卒,為了活命,無數士卒依舊拚命往前擠。
見追兵臨近,史彥忠大急,也顧不了那麼多,好在掉進坑裡的士卒,幾乎把大坑填滿,史彥忠踩著屍體,順利逃了過去。
逃出生天的史彥忠根本不敢多做停留,這時候,徐達追兵,已經離他很近,他甚至能聽到這些天來不斷在泰州城下叫囂的徐達先鋒郭英的聲音,聽到郭英大喊著,讓士卒向前衝,說是誰擒了史彥忠馬,誰在今日當首功。
聽到郭英叫喊,史彥忠哪裡還敢停留,甚至顧不得看身後的兒子史義一眼,便馬不停蹄朝泰州城趕去。
結果在距離泰州半裡地時,斜著殺出一隊人馬,將給攔了下來,為首的,正是湯和。
見史彥忠的狼狽模樣,湯和是哈哈大笑“史彥忠,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還不快快下馬投降?”
聽了這話,憋了一肚子火的史彥忠哪裡能聽的進去?二話不說,便朝著湯和殺來,湯和本以為史彥忠要與自己死戰到底,可令湯和沒想到的是,史彥忠根本沒打算跟自己決一死戰,在纏鬥幾個回合之後,史彥忠找了個機會,掙脫湯和的糾纏,便直奔泰州而去。
見史彥忠離去,湯和也不追趕,而是靜靜看著泰州城方向,他之所以要攔這史彥忠,便是要給攻打泰州城的公孫劍、胡大海等人爭取時間,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恐怕,泰州,也已經被拿下了吧?
掙脫湯和糾纏的史彥忠長長鬆了口氣,可沒等史彥忠到了泰州城下,泰州城頭的旗幟,已經更換成了應天義軍的。
看到這一幕,史彥忠是心神激蕩,一時接受不了這個結果,一口老血,便噴了出去,羞憤之下,把劍自刎。
輕輕鬆鬆騙開泰州大門,徐達是開懷大笑,帶著大軍進了城,進城之後,立刻安排手下撫民,嚴禁將士們擾民,待泰州穩定,立即讓公孫劍帶著一萬人馬,去高郵援助正死命攻打高郵的馮國用。
高郵守將名叫俞中,在馮國用的連番進攻下,早已是肝膽倶裂,聽說史彥忠拔劍自刎,又見應天大軍又來了援兵,也不敢再硬抗馮國用,帶著高郵城的守軍,投降了馮國用。
很快,徐達大軍攻克泰州、高郵的消息,便傳回了應天,收到這個消息,公孫元捧是哈哈大笑,命徐達繼續進攻,駐守淮安、徐州、蘇州的張士誠守將聽說泰州、高郵陷落的消息,紛紛望風而降。
而被派去把守海安的孫興祖,在斬殺陳友諒兩千多人,俘虜四百多人後,也率大軍直逼通州城,在通州城下,與通州守將吳魁開戰。
在淮安一帶大勝的徐達,命郭英入長興,取船兩千隻,與鎮守長興的耿炳文一起,把守太湖口,自己則與常遇春領兵,乘坐戰艦,繼續向東南前行。
向東南推進沒多久,便與在太湖中安營紮寨,等待徐達到來的張士誠手下大將尹義相遇。
這尹義,是張士誠手下水上桿將,在得知徐達攻破泰州後,便將戰船浩浩蕩蕩排在江麵,等待徐達到來。
尹義的戰船極多,足足在江麵上拍了十餘裡,但看到這一幕的常遇春,並不以為意,他曾跟著公孫泓參加鄱陽湖大戰,在鄱陽湖見識過陳友諒水軍後,再看張士誠這些戰艦,根本沒有任何震撼可言。
笑著對身後的眾將道“這哪裡是什麼水師?比起當初鄱陽湖上的陳友諒大軍,這分明就是打漁的把勢而已。就這,還想擋住咱們?這不是蝗臂當車嗎?”
常遇春很看不起張士誠水軍,但徐達卻不這麼認為,這張士誠,也是南方人,水軍,並非張士誠弱項,知道尹義這樣安排,必定有他的深意,立刻傳令對眾將道“萬萬不可輕敵,這尹義之所以這樣安排,一定有什麼計謀。”
結果令徐達惱火的是,自己的命令還沒傳出去,常遇春便帶著五百戰船,向尹義殺了過去。
起初,常遇春對尹義水軍很不在意,但殺進陣中,才知道尹義水軍有多強桿,片刻功夫,便被尹義水軍阻斷後路,與後軍失去聯係。
被尹義水軍包圍,常遇春倒也不在意,自己是水軍桿將,而且並未多大損傷,他不覺得尹義能夠在這太湖之上滅掉自己,但他很害怕尹義就這樣一直圍著自己,若是如此,用不了兩日,自己便會斷糧,到時候便慘了。
想到這裡,常遇春沉聲對自己手下的三員大將道“王銘、俞通源、薛顯,咱們四人各率一隊戰艦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