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我家將軍決定,趁著這個機會,歸降大明,若歸降大明,雖然大明未必會給我家將軍富貴,但保住性命,是沒有問題的。
若是繼續留在元廷,先不說元廷很難打贏,就算打臝了這一戰,那元廷日暮西山,連皇都都丟了,還能有什麼前途?遲早,還不是得投降咱大明?”
徐達聞言,是哈哈大笑,笑著對這使者道“嗯,看來,你家將軍,還是一位聰明人,很會審時度勢啊。
你回去稟報你家將軍,若他真心實意歸降我大明,幫著我大明擊潰這擴廓帖木兒,榮華富貴,高官厚祿,我大明,也不會吝嗇。”
徐達說完,這使者是喜笑顏開,立刻從懷裡掏出一封信,對徐達道“徐元帥,有您這句話,我家將軍就放心了,來時,我家將軍已經想好了與徐元帥裡應外合,共擊擴廓帖木兒的軍略,就在這封信中,請徐元帥過目。”
徐達看完信,點了點頭“嗯,看來,你家將軍,是真心實意歸降我大明,就按你家將軍信中所說做吧。”
說罷,把讓郭英把傅友德也叫到自己軍帳,在二人耳邊耳語幾句,郭英、傅友德,便跟著這使者,出了軍帳,然後去大營點了一千兵馬,跟著這使者離去。
等郭英和傅友德二人離開軍營,徐達立即召集大軍開會,安排攻打擴廓帖木兒事宜。
公孫亮祖率顧時、阮德二人,領兵一萬,在正南方埋伏,康茂才率趙庸、汪信,領兵一萬,埋伏東北方,常遇春率胡美、蔡遷領兵一萬,埋伏正東,楊璟率費聚、黃彬,領兵一萬,埋伏正西方,華雲龍率梅思祖、鄭遇春,領兵一萬,埋伏東南方,俞通源率周德興、金朝興領兵一萬,埋伏正北方。
而徐達則與公孫劍、吳禎等人,統領大軍,在後方負責截殺擴廓帖木兒大軍。
安排完軍務,諸將立刻出軍營,帶著自己的兵馬,前往徐達指定的目的地,等待徐達進攻的命令。
有豁鼻馬的使者帶領,郭英、傅友德二人帶著的一千人馬,很輕易便混進了擴廓帖木兒軍營,當見到豁鼻馬對自己二人笑臉相迎,郭英終於相信,這豁鼻馬,是真心歸降大明。
三更天的時候,郭英出帳四處觀望,見擴廓帖木兒人馬都沉沉睡去,打了聲呼哨,跟著他混入擴廓帖木兒軍營的明軍,立刻全部出動,開始四處放火。
很快,火光便映紅了擴廓帖木兒軍營,看到這一幕,徐達立刻下令,讓公孫亮祖、常遇春等八路伏兵齊出,進攻擴廓帖木兒大營。
聽見軍帳之外的喊殺聲,擴廓帖木兒立刻被驚醒,披上鎧甲觀察戰場形式。
結果一出軍帳,擴廓帖木兒便看到朝著自己殺來的大明軍隊,是冷汗直流,還沒回過神來,便被手下親兵,推上馬,向軍營之外逃去。
這擴廓帖木兒一逃,元軍沒了主心骨,立刻崩潰,作為擴廓帖木兒左部將的豁鼻子這時候,便成了元軍的領頭羊,不過,這支領頭羊,不是帶著元軍繼續抵抗明明,而是四處喊話,讓元軍向徐達投降。
僅僅一個時辰,擴廓帖木兒的大軍,便死的死,降的降,徐達收獲俘虜六萬六千餘人,繳獲的牛羊、馬匹、刀槍,更是不計其數。
擊敗擴廓帖木兒之後,徐達立刻命大軍兵臨太原城下,這太原守將,倒也硬氣,誓死不降,但在常遇春、公孫亮祖等人的攻勢下,三天時間,太原城便被攻破,太原城內的大軍驚慌失措,朝著定西方向逃去。
太原陷落之後,潞州、汾州、朔州、折州、崞州、代州、嵐州紛紛投降,山西地界,幾乎全部納入大明版圖,再也無人敢抵擋徐達兵鋒。
收複山西後,徐達一麵把捷報報給在應天的公孫泓,讓公孫元境派文臣來治理山西,一麵又領兵,向陝西進軍。
等到潼關與鎮守潼關的古勝宗、陸仲亨合兵之後,眾將便商議著如何攻打陝西。
古勝宗、陸仲亨在潼關鎮守多日,對陝西的元兵,也有了大致了解,聽聞徐達要進攻陝西,立刻出列,對徐達道“陝西兩大元軍軍閥李思齊和張良弼二人,張良弼的本事,不如李思齊,而且,占領慶陽的張良弼,在兵力上,也比占領臨挑李思齊弱了不少,若要攻打陝西,最好,從張良弼開刀。
若要攻打陝西,最好的方略便是先取慶陽,然後從隴西進攻臨挑。”
聽了古勝宗、陸仲亨二人的話,徐達皺著眉頭道“古勝宗、陸仲亨,你二人說的沒錯,從慶陽進軍,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你們卻忽略了一點,咱們現在,是強勢的一方,若真要攻打,無論是李思齊還是張良弼,他們都沒有實力,抵擋咱大明軍隊。
要說實力,這張良弼確實是比李思齊要弱上幾分,但慶陽城,易守難攻,想輕易突破卻更難一些,而臨洮,與河湟相鄰,物產富饒,若是先攻臨洮,占據陝西富饒之地,有河湟的物資支持,那攻打陝西,就會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