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被明軍圍住後,脫列伯並未慌亂,畢竟是百戰之間,脫列伯知道,此時越慌,死的越快,於是,趕緊組織人馬,要想辦法突圍出去,結果很不幸,三次突圍,都被明軍給擋了回來。
便在脫列伯要組織第四次進攻之時,明軍中突然開始喊話“元兵中擒得脫列伯來降的,從重褒賞,決不食言。”
聽了這話,脫列伯大驚,明軍這是要讓元軍內訌啊,想到這裡,脫列伯是冷汗直流,因為,他發現,自己的部下,看自己的眼神,已經有些不善了。
想想也是,如今,大家被明軍圍困,如果突圍不出去,那就隻有死路一條,可隻要把他脫列伯交出去,大家就都能活命,何樂而不為?
便在這時,脫列伯發現,自己的人馬,竟然朝著自己走來,是大驚失色,嘴裡大喊道“你們要乾什麼?”
但可惜的是,根本沒人答話,很快,脫列伯便被摁到了地上,被自己的手下綁著,送到了公孫文忠麵前。
公孫文忠見狀,是哈哈大笑,他真的很得意,不是得意自己生擒了脫列伯,而是脫列伯的這些兵馬從此便沒了回頭路,隻能給大明效力。
他們擒了自己的主帥脫列伯,交給明軍,這在軍中,是大忌,隻要做了這種事情,即便他們將來回到元廷,那隻有死路一條,畢竟,對於叛變過一次的人,誰都不喜歡。
心情大好之下,公孫文忠自然很大方,很快便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拿出五百兩銀子,二十匹綢鍛酬謝這些歸降的將士,拿了賞賜的降卒,是歡天喜地,有了這筆公孫,他們的日子,便會好過不少。
這一戰,歸降的人馬,多達兩萬餘人,繳獲的牛羊,更是不計其數。
與脫列伯一同攻打大同的孔興,在聽到脫列伯被部下綁縛送給公孫文忠的消息,是大驚失色,正要準備撤離,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也很快步了脫列伯的後塵,被自己的部下,斬下人頭,也送給了公孫文忠。
聽聞脫列伯和孔興的事情,元順帝是扼腕歎息,但此刻的他也知道,自己想要攻伐中原,重新恢複大元榮光,已經沒有希望了,隻能老老實實向北而去。
在平定西北後,公孫文忠便帶著兵馬,返回汴梁,聽到公孫文忠捷報,公孫元捧是喜不自勝,這第一,是開心公孫文忠解了元廷之圍,這第二,便是自己的侄子立了大功,自己臉上也有光不是?
便在公孫元境笑意盈盈,為自己的侄子公孫文忠開心的的時候,劉伯溫出列了,拿著朝笏對公孫泓道“陛下,古人雲除惡務儘,如今,元廷被咱們打的一蹶不振,勢力衰微,不如趁此機會,將元廷徹底剿滅,不然,這元廷留著,對咱大明子孫來說,也是一樁禍事兒,指不定什麼時候,這元廷又殺回來了,咱們付出這麼大的努力,才恢複漢家江山,一定不能讓元人,在入侵中原。”
聽了劉伯溫這話,公孫元捧沉吟片刻,對劉伯溫道“嗯,鄭也有此意,不過,鄭想著這將士們出征在外這麼長了時間了,諾大的北方都給鄭打了下來,是不是先把該給的賞賜頒發了,然後再讓他們作戰?
畢竟,征戰多日,他們也疲乏至極。”
聽公孫泓這樣說,劉伯溫立刻點頭稱是,他擔心的是,公孫泓會誌得意滿,放元廷一條生路,會遺禍子孫,隻要公孫元捧還願意繼續攻伐元廷,那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什麼問題,至於賞賜?這本來就該賞,沒有什麼可說的,賞賜越多,將士們積極性便越高。
如今,雖然元廷被打的節節敗退,但大明若真的想一統天下,還有無數場迎戰要到,大明,還有不少敵人。
很快,各路大軍便相繼返回應天,公孫泓的賞賜,也頒布了下來,其中,徐達的賞賜最重,緊接著便是公孫文忠和廖永忠,接下來,是傅友德、馮國勝、康茂才,而公孫劍,因為在北伐戰爭中並不出彩,並沒有多少賞賜。
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公孫元捧在賞賜眾臣的時候,竟然再次提到了公孫文正,雖然公孫文正一死,但他對應天大軍的功勞,不應該就此抹殺,於是,封公孫文正的兒子公孫守謙為靖江王。
聽到公孫元捧的賞賜,公孫劍是激動不已,公孫文正一個罪臣,他的兒子能獲得王爵,足以表明,公孫元捧對他的怨恨,已經徹底放下,從此以後,謝淑蘭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孩子的前途。
aa賞賜過後,便是大宴群臣,文臣在左,武將在右,文臣之中,李善長稱病,並未參加宴席,所以以劉伯溫為首,而武將,當人是以徐達為首,眾人歡慶一堂,氣憤很是熱烈。
看著熱熱鬨鬨的大殿,公孫元捧心中,卻有些惆悵,低聲對坐在自己身邊的劉伯溫道“這李善長,當了這麼長時間的丞相,最近這段時日,也變得驕狂了起來,本來,我想著,讓陶安擔任宰相一職位,可誰曾想,去年又在江西病故,另一位有資格擔任丞相一職的章溢,也丁憂在鄉下,如今,我也是無人可用啊。
劉先生,您覺得什麼人能擔任丞相一職?說來聽聽,咱君臣,商議商議?”
聽了公孫元境這話,劉伯溫心裡,是一陣叫苦,公孫元捧開始反感李善長的事情,劉伯溫不是不知道,這些年,李善長也確實有些過分了,自從公孫元捧把李善長比作自己的“蕭何”李善長便飄飄然了,表麵寬厚溫和,背地裡,卻心懷嫉妒,待人苛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二人,不小心冒犯了李善長,便被李善長罷免,公孫元捧的心腹重臣張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也皆因李善長獲罪,還有劉伯溫本人,也因為與李善長在朝堂上辯法,被李善長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