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公孫劍跑了趟縣衙戶房,一問公孫守正好些天沒來了,隻得自己去辦,戶房的人都知道這四傻子的事,倒也沒為難,痛快收了錢,撤了檔籍,自此這十來戶佃戶和胡大一家又恢複了自由身。
等回來,在菜地頭上把眾人都召集起來,撤檔文書一發,除了老杜家,大頭家,翠兒家,環兒家還有兩戶人家沒什麼反應外,剩下的十來戶都是欣喜異常。
公孫劍一看愣了,這麼高興,有什麼事瞞著我呢?轉頭看見胡大和胡李氏擠眉弄眼的,便問道“胡大,你們高興什麼呢?”
“啊,少爺啊,這不自由了,能過,過。”
胡大話說半截,連忙捂嘴,胡李氏瞪了他一眼,走了出來,笑道“四少爺,事到如今,我們也不瞞你了,老宅那邊招了好幾回了,不光我家,他,他,他們。”
胡李氏挨個指了指那些欣喜的人家,笑道“他們都願意和我們一起過去,如今少爺又撤了檔籍,老奴可謝謝少爺了。”
胡李氏說完,這幫子人連忙跪下,高呼,少爺仁義啊。
公孫劍驚的蹬蹬瞪,後退幾步,指著他們說不出話來,原當是淳樸人,敢情都是白眼狼啊,終日打雁,反倒讓啄了眼,好,好得很。
“他們給你們開多少工錢?”
“少爺,嗬嗬,彆問了。”
胡李氏呲著呀不敢答,胡大低著頭嘟囔道“四成的利呢。”
公孫劍一聽明白了,這一定是那醬肉鋪子黃了,到這來挖人來了,嗬嗬,四成利,你們可真敢想。轉頭又問老杜頭,你為何不和他們一起?
老杜頭搖了搖頭道“俺們日子過得好,不敢攀那高枝。”
“你呢?”
又問大頭和翠兒那幾家,都是一個說辭,少爺對大家好,不乾這種事。公孫劍長長出了口氣,日久見人心,板蕩見忠臣,哥們還不算太失敗。
“好,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們想走就都走吧,不過把東西都留下,淨身出戶,爺們可沒有禮送出境的習慣。”
“你,憑什麼?”
有人不忿叫喚了起來,胡大連忙一拽,對公孫劍笑道“謝少爺,謝少爺。”轉頭又對那人說道“吵吵什麼,去了老宅啥沒有,要這些破爛乾什麼。”
那人聽了這才不叫喚了。
十來戶人,三十來口子拜謝了公孫劍,扶老攜幼去了老宅。公孫四爺站在地頭上長歎一聲,叫道“杜二子,把他們留下的那些東西都燒了。”
杜二子答應一聲,領著人去棚子裡翻騰,不多會,地頭上就燃起了濃煙,飛騰直上,久久不散。
人心啊人心,吃乾沒夠,稚蛇吞象。公孫四爺搖了搖頭,轉臉又笑了起來,大浪淘沙,這是好事啊,“顏良已斬,文醜就問你敢不敢一戰,哈哈哈哈。”
眾人一看,少爺這是傷心極了,唉,那些人該死。
公孫劍給下人們全撤了檔籍,從奴仆變成了雇工,免去了有人挑事的後患。哪知道那孫黑手還沒出手,胡大兩口子這對白眼狼就領著十幾戶投奔了老宅。
公孫四爺揚天長歎,人心不古啊。
留下的六戶人家中,老杜頭和婆娘管著豬圈,主打養豬產業。杜二子領著幾個小子管刨冰攤子,翠兒家的在醬肉作坊上工,如今給養雞鴨的幫忙。
大頭家、環兒家的和另兩戶都在菜地裡忙活。
公孫劍看了看,歎道“得,就先這麼乾著吧。”轉身回了王家。杜二子等人歎息一聲,罵胡大的,罵那些走了的人家的,絡繹不絕。
老杜頭咳嗽一聲道“大家夥彆罵了,這其實是好事,少了他們,咱們可就是親支近派了,大家都好好乾,以後少爺小姐發達了,自然少不了咱們的好處。彆看那些人投奔了老宅,以後啊人家都知道了底細,哪裡還會在乎他們,你們且等著看吧。”
老杜頭這話說的在理,眾人也歇了咒罵的心思,不用公孫劍分派,自己就攬起了活。養豬養雞鴨的還是老杜頭和翠兒家的,杜二子不動,大頭的老子高來福接了過了賣菜的活計。
剩下的都在菜地乾,幾家的小子丫頭們分吧分吧到各處幫忙,也算是分派停當。唯獨看菜的人少,新鮮菜不儘快摘了就老了,更賣不上價錢。
老杜頭一擺手,個人每天大早都來幫忙,誰得空誰就跟著老高去賣菜,眾人點點頭都應了。
公孫劍唉聲歎氣的回到王家,把事跟幾人一講,老王大怒,要找老宅理論,讓王珂勸了下來,人都過去了,就算要回來,又能怎麼樣,彆再懷了壞心反而糟糕。
方同漸急道“師兄,彆怕,人不夠我頂,我力氣大一個人頂五六個沒問題。”王熙在旁睜著大眼,狠狠的點頭。
小不點一聽,叫道“我也去,我人小,可以當半個人。”
公孫劍捏了一把她的小臉笑道“沒事,哪裡還用的著你,有我們幾個儘夠了,唉,多少年沒乾過農活了,想起來甚是懷念。”
老王罵道“胡說八道,你啥時候乾過農活,你說。”
“我怎麼沒乾過,非得讓你瞧見才算啊。”
公孫劍不服氣要狡辯,王珂叫道“不如這樣,從家裡選些小廝過去幫忙,反正家裡沒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