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一場小地震,對河西的影響非常有限。
不過薑萬鈞想要躲在紫微宮裡卻是難了,原本已經被壓下去的“勸進”的聲音,比上一次來得更加猛烈。
這裡邊或許有人是希望借此引起薑萬鈞的注意,但更多的的確是出於公心。
楊廣還活著的時候,大家多少還有所顧忌,畢竟都是讀過書的人,要矜持。可現在楊廣已經不在了,可以說薑萬鈞稱帝是河西治下眾望所歸。
這時候不“勸進”,更待何時?
據說,民間都開始行動起來。
自打去年薑萬鈞以長孫的名義,給民間的長者送過一次月餅之後,這些民間長者就成了最支持薑萬鈞的一批人。
當薑萬鈞得知,數十位民間長者準備來西寧找他說道說道的時候,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沒辦法,他隻能躲到前線去避避風頭了。
這一麵他不能見,先例一開,以後他就不用乾彆的了,但也不能拒絕,所以隻能派長孫出來頂雷了,夫唱婦隨嘛!
薑萬鈞離開紫微宮的第二天,長孫代替薑萬鈞召見了民間選派出來的代表,歲數最小的都六十多歲,歲數最大的已經年過八旬。
長孫先轉達了薑萬鈞對於暫時不稱帝的一些考慮,無非是春耕在即,不能耽誤農時;西秦之地還不安穩,百姓還沒有安頓好;關中的百姓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盼著王師東進;此時稱帝太過草率了雲雲。
大家表示理解了君上的苦衷,他們有些人根本就沒聽清,反正就跟著喊萬歲。
接著長孫安排了宴席,由魏征,李剛和褚亮三人作陪,魏征順便向這些民間長者請教了一下各地的情況,並表態,對於那些貪贓枉法之輩絕不姑息。
宴席的最後,長孫再次出場,代替薑萬鈞表達了對大家的殷切希望,希望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這一場活動是成功的,至少從魏征的表情上看是這樣。
魏征接下來好幾天走路都虎虎生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見誰都繃著個臉。
彆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但褚遂良卻從父親那裡聽說了。
王妃當著民間長者麵說,君上曾言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君上將魏征大人當成是自己的一麵鏡子……
這個評價可是給魏征長足了臉麵,幾乎不見喝醉過的魏征,那一天愣是被人攙扶回家的。
魏征的出身很普通,父親不過是一縣令。
在門閥製度下,不僅士庶界限十分嚴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團中不同郡望、堂號的宗族也有貴賤、尊卑之分。
在南北朝時,“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合稱“四姓”,“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選”。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門第閥閱而有等級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為“膏梁”,有令、仆射者為“華腴”,有尚書、領、護以上者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有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為“丁姓”。
魏征的出身,和這些都不挨著。他堂堂正正不畏人言,可終究是人言可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薑萬鈞是鐵了心要扶持魏征成為百官之首,甚至不惜親自下場為魏征背書,當然魏征自己也爭氣。
褚遂良能夠感覺得到,父親那一肚子的酸氣,能把人熏個跟頭。
他猜測,魏征大人或許覺得,既然要當一麵鏡子,就不能太“麵目可憎”了,否則豈不是說明君上眼神不好,挑了一麵“破”鏡子。
事實上褚遂良還真沒有猜錯,不過魏征心情好不全是因為如此……
魏征素來正直,有什麼說什麼。
這種性格有好處也有壞處,作為重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如果要當百官之首卻有點麻煩。
光薑萬鈞覺得頭疼好辦,他自認自己還是有幾分容人之量的,肯定不會在魏征死後刨他的墳。
可百官都覺得頭疼,那就壞事了,魏征作為百官之首,卻不被百官所喜歡,工作如何開展?
換掉魏征是不可能的,薑萬鈞隻能從兩個方麵著手,一方麵提高魏征的影響力,讓人心悅誠服,工作自然也就好開展了;另一方麵是嘗試著說服魏征,工作要講究方法。
“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並不是讓人做事直來直去。
這個典故源自薑子牙在渭水河邊用直鉤釣魚,魚鉤是直的,可這心思卻指不定拐了多少道彎。
“用直鉤釣魚”本身就是一種方法,人家勾的就不是魚。
你魏征如果拿一根鐵簽子,專門朝著彆人心窩上杵,那特麼是個人就受不了。
薑萬鈞急著將報紙拿出來,就是要告訴魏征“方法”的重要性。好的方法可以讓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而不好的方法,卻可以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正直”是品質,“方法”是智慧,兩者相加,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效果。
說來也是讓薑萬鈞有些哭笑不得,他一麵要求正直的人圓滑;一麵又要要求圓滑的人正直。
魏征現在的確發現了報紙的魅力,一份報紙好像給他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不過他暫時隻能忍耐一段時間,下一刊還要等等。
大涼已經有能力將當天發生的事,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
不過薑萬鈞卻規定,必須等半個月以上。
首先是出於保密的需要,一旦前一天發生的事,第二天就出現在報紙上。就是傻子也知道,這肯定不是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含量不算太高,一旦有人願意去琢磨,很快便會發現破綻。
薑萬鈞也不知道能保密多久,但保密的時間越長,對大涼越有利。
其次是沒有必要太急,以當下運輸條件,即便儘快印製出來,也隻能在西寧附近傳播,想要傳到世界各地去,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不差那十天半個月的。
最後是考慮到權威性,物以稀為貴,如果一天一張報紙,那報紙上的內容便不那麼值錢了。而且好的文章也不是那麼容易寫出來的,一個月發行一次,薑萬鈞認為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