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薑萬鈞已經給佛門定了規矩,大寧治下的佛門也都已經服軟了。好不容易才打下了根基,根基還不是很穩固,這個時候如果再有反複,那豈不是前功儘棄?
更何況,薑萬鈞之前定的規矩還算不算數?
君無戲言。
大寧上上下下在維護皇上的權威性的問題上,是不會打折扣的,這是他們的共識。
在許多皇朝建立之初,之所以會發生,“飛鳥儘良弓藏”這種悲劇,往往正是從皇權不顯,皇上沒有安全感開始的。
皇上如果沒有安全感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沒有安全感,信任便無法建立。君臣之間一旦失去了信任,到那時候就不是你想不想造反的問題,而是看你有沒有造反的實力。如果有,那便猶如一把刀懸掛在脖子上,什麼時候落下來,隻有天知道。
薑萬鈞一直以來都在儘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作為薑萬鈞的親信,赤牛,霍方,白山都是清楚的,李靖也從三人那裡也略有耳聞。
大寧的今天,來之不易,沒有人願意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局麵,不願也不敢。誰敢亂來,那便會招致所有人的怒火。
所以李靖於公於私,都不會支持張仲堅的想法。
洛陽的佛門要麼獻上膝蓋,要麼就等著開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李靖夫婦希望義兄張仲堅可以留下來,為大寧效力。
可是兩人低估了張仲堅的野心,張仲堅並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
“彭兄以為這天下諸侯,最終誰會,額,定鼎天下?”張仲堅喝了些酒,這會兒有點上頭了。
張出塵踢了他一腳想要打斷他,卻還是沒能阻止他把話說完。
“彭某對這天下諸侯了解不多,恐怕見了麵都不一定認得。肉眼凡胎,又豈能知道誰最終會定鼎天下?”薑萬鈞從張仲堅的眼睛裡看到了四個字,“心有所屬”,很顯然,這張仲堅心裡是有人選的。
會是誰呢?
“彭兄過謙了,彭兄來到長安參加掄才大典,不正是因為看好寧皇嗎?”
“張兄隻說對了一半,彭某來到長安參加掄才大典,一方麵的確是因為寧皇,另一方麵是因為除了大寧,彭某也沒有彆的去處。張兄見多識廣,不知對這天下諸侯有何看法?”薑萬鈞一攤手,很無辜的答道。
“見多識廣談不上,不過到是對其中幾人有些了解。”張仲堅也不謙虛。
“哦?還請張兄不吝賜教。”
“彭兄想了解誰?”張仲堅的口氣很大,這就好比是讓薑萬鈞“點菜”了。
薑萬鈞卻搖了搖頭,“彭某全當聽故事,都不熟悉,也沒有特彆想要了解的人,張兄若是方便,就挑幾個有意思的分享好了。”
“彭兄見過龍嗎?”張仲堅突然換了一個問題。
薑萬鈞愣了一下,“沒有,據傳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張兄見過?”
張仲堅搖了搖頭,接著又點了點頭,“彭兄見過鯤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