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陛下,燕王已經到了城外三十裡。”趙虞稟報道。
“嗯,讓程咬金去迎接一下,晚上就在這海邊設宴,不回城了。”薑萬鈞三日前同意了李秀寧的請求,沒想到李世民真敢來,不得不說李世民果然有幾分魄力。
薑萬鈞之所以不回城,選擇在海邊港口款待李世民一行,也是為了打消李世民的顧慮。省得被人懷疑,薑萬鈞在擺“鴻門宴”。
“是。”
“還有什麼事?”見趙虞沒有退下去,薑萬鈞就知道她還有話說。
“陛下,馬周陪同燕王一起來的。”趙虞跟在薑萬鈞身邊久了,多少能夠看出一些東西來,她知道皇上其實還是很看重那個馬周的。
“朕果然沒有看錯人,人到了之後一並帶過來吧!”薑萬鈞這些天已經陸陸續續了解到了遼東的一些情況。
馬周能夠在遼東混得風生水起,薑萬鈞不是很意外。
他也不覺得可惜,馬周如果留在長安,想要出人頭地可不容易。
“陛下,那顏師古……”
“嗯?哦,朕差點忘了這一茬。”薑萬鈞經趙虞這一提醒才想起來,顏師古乘坐著的囚車剛進天津城。
還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雖說馬周離開長安主要是薑萬鈞意誌的體現,但外人未必那麼想,包括馬周自己。
顏師古的學生當街揍了馬周一頓,此事很多人都知道。薑萬鈞沒有處置顏師古,馬周遠走遼東,這兩件事中間是否有因果聯係呢?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是有的。
那麼這一次,顏師古以“階下囚”的身份來到這裡就很有戲劇性了。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薑萬鈞故意做給馬周看的,儘管這隻是巧合。
“讓人把顏師古放了和他父親團聚吧!對了,要他這幾天好好想想自己錯哪了,朕有空再見他。”薑萬鈞原本還想和顏師古好好談談,現在隻能提前把人放了。
“是。”趙虞瞥了一眼正在不遠處帶著小骨朵幾人玩耍的李秀寧,緩緩退了下去。
豎起耳朵偷聽的李秀寧,眼睛雖然在小骨朵身上,但注意力卻一直留在薑萬鈞這一邊。
見趙虞退走,李秀寧放在小骨朵走了過來。
“陛下!”李秀寧俯身一禮。
“嗯,等下你陪著朕一起去見見世民。”薑萬鈞拉住了李秀寧的手腕。
“是,若陛下欣賞那馬周的才華,不如妾身給要回來……”李秀寧的胳膊肘已經不知道歪到哪去了。
“胡鬨,天下有才華的人何其多,朕犯得著都召到身邊來嗎?”薑萬鈞拍了怕李秀寧的手背道。
“陛下舉辦掄才大典,不就是為了招攬賢才嗎?”李秀寧在沒有外人的時候,膽子大得很,竟敢質疑起薑萬鈞來。
“你隻說對了一半,招攬賢才隻是朕的目的之一。
朕舉辦掄才大典,是為了給讀書人樹立一個目標,鼓勵教育,提高讀書人對大寧的認同感。
而朕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讀書人多起來之後,可以更好的服務於民,服務於大寧。
既然是為了服務於民,那麼就不能全都召到朕的身邊來,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嗎?
隻可惜,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
如果朕不給他們高官厚祿,他們就會以為自己是懷才不遇,以至於心生怨恨。
咳咳!你隻需要知道這些就好。”薑萬鈞差點說漏嘴,科舉考試其實還有製造對立,轉移矛盾的作用。
就在薑萬鈞與李秀寧兩人說著話的時候,李世民和馬周兩人也在馬車中閒談著。
自打馬周到了遼東之後,李世民常常將其帶在身邊。要是有一天見不到,李世民心裡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聽到馬車裡談笑風生,這讓騎在馬上的尉遲敬德和李績二人,心裡頭猶如羊駝在奔跑。
“大寧的西南出了亂子,寧皇竟然還有閒心在外邊遊山玩水。”李績心裡欽佩薑萬鈞的膽識,可是嘴上卻不怎麼服氣。
尉遲敬德四下瞥了一眼,見沒有看這邊,這才鬆了一口氣,“西南那些宵小之輩,能成什麼氣候?”
他知道,李績奉命暗中與張仲堅聯係的事。李世民不讓他參與進來,也算是對他的保護。
這裡邊的事情非常複雜。
隨著寧皇東巡,遼東這邊不得不停止北上的計劃。
李世民自然不甘心就這麼閒著,所以啟動了李元吉留下的暗子,與張仲堅進行了聯絡。再通過張仲堅作為紐帶,遼東與中原的一些勢力算是有了共同利益。
這一切都是經過李績之手來完成的,李世民和尉遲敬德等人全都沒參與其中。
李績也知道自己是背鍋的,但他並不在意,他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他要向世界證明自己,證明他不比李靖差。
“西南那些宵小之輩的確成不了氣候,可是隨著白山帶走長安的主力,寧皇已經不具備攻占遼東的實力……
甚至,如果高句麗和倭國願意與我們合作,我們完全可以將寧皇留在這。
就算寧皇能夠逃出去,這一戰,足夠讓大寧緩上幾年的。”李績的看上閃過一抹潮紅。
可惜,再天才的計劃也要有合適的人來執行才行。
高句麗不可靠,倭國不可信,佛門,道門,世家等等,都被薑萬鈞給嚇破膽了。所以計劃隻能胎死腹中,這讓李績很是鬱悶。
“懋功的想法太冒險了,以大寧現在的體量,失敗一次隻要寧皇還活著,並不會傷筋動骨。反觀我們自己,失敗一次就可能沒有以後了。”尉遲敬德不認同李績的話。
“呼!”李績沒有與尉遲敬德爭辯,長長吐了一口氣,抒發自己的鬱悶。
馬車外陷入一陣沉默,馬車裡的李世民與馬周兩人在說著話。
“賓王,你說孤要不要向長安學習,舉行科舉考試?”李世民還在猶豫。
“臣以為,時機還不成熟……”馬周是持反對態度的,在他看來,“選賢”的方式不必拘泥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