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陛下,臣以為,應早立太子。
一來可以安宗廟;二來可以穩定百官之心;三來可以讓天下百姓有個盼頭。
現在百姓最怕的就是,像這樣的好日子哪天就沒有了。
臣完全能夠理解,陛下一心想為大寧挑選一位合適繼承人的良苦用心。
可是儲君位子空懸,無時無刻不在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大寧還沒有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出現……”有些話魏征早就想說了,但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
這一次皇上既然主動提了出來,魏征當然不會錯過機會。
“玄成所言,朕以為善,之前到是朕有些鑽牛角了。”薑萬鈞先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後問道,“玄成以為,朕的幾個兒子中,何人可以為儲?”
薑萬鈞純粹是明知故問了。
“臣並未見過諸位皇子,不過臣以為,唯有陛下欽點的繼承人,才能繼承陛下的意誌……”魏征一腳把皮球踢了回來。
明擺著的,現在最合適的人選就是皇長子薑徹。
現在幾位皇子年紀都不大,也看不出誰賢誰不賢,那麼作為嫡長子,肯定是不二人選。
若是經魏征之口說出來,那麼他便避不可免的被打上太子黨的烙印了,將來太子登基,也要領他這個人情。但魏征不需要,他就沒想過這輩子要伺候第二個皇帝。
魏征想不沾因果,薑萬鈞卻不想輕易放過他。
“儲君,大寧之根本也!
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蒼生,朕以為立儲當立賢。”薑萬鈞也算是給自己之前的堅持找一個台階下。
曾經他一直強調要立賢,現在改成了立嫡立長,那不是打自己臉嗎?
“臣……”魏征剛要就坡下驢,卻被薑萬鈞給打斷了。
“這樣吧,傳朕的旨意,朕的幾個兒子中,到底何人可以為儲,著內閣共議之,可以多聽聽文武百官們的意見,然後再報與朕。”薑萬鈞雖然可以一言而決,但他不能那麼做。
哪怕隻一個麵子工程,他也必須要大家都參與進來。隻有這樣,儲君才真正具備合法性。
當然,這麼薑萬鈞做也是有一定風險的。未來如果他想廢掉太子可能就要麻煩了,今天他把大家都逼到了“太子”的船上,到時候船沉了,大家該如何自處?
當年劉邦就遇到了這樣的尷尬,劉邦在為難之際立了太子,早早就為太子配備了屬官,結果想廢太子的時候,就連隱居的張良都跳出來反對。
為什麼大家那麼大反應?
就因為大家已經和太子綁到了一起,太子一旦被廢,所有同船的人都成了“二臣”。
不過薑萬鈞自信,自己可以完全掌控局勢。
“臣領旨。”魏征還能說什麼?
皇上要大家討論,那大家就討論討論吧,反正結果不會改變。
這時候不會有哪個傻瓜跳出來,提議立其他皇子為太子。
薑萬鈞中午在城牆上與魏征商量太子人選的消息,三天後便已經在長安城內傳開了。
消息是薑萬鈞故意讓人透露出去的,這裡邊程咬金自然是出了很大的力。
得到消息,有人歡喜有人憂。
最難受的是佛門,因為,前來拜佛的人都特麼在為問,太子之位,會花落誰家?
花落誰家?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皇長子徹啊!
沒聽人說,皇長子徹,孝心至誠,才德兼備……
也不知道這些都是從哪看出來的,一個穿開襠褲的娃娃,走路都還走不穩,怎麼看出有孝心,又有才德的。
不過關於太子人選的問題,佛門可不敢多言,除非有誰活膩了。
就連那些以前總喜歡神神叨叨的牛鼻子,這一次也都保持了沉默。
有人問題,袁天罡笑而不語,神神秘秘的,就好像他知道,但就是不說。
逼問得緊了,袁天罡就說,“天機不可泄露”。
如果再問,袁天罡就躲起來了。
沒辦法,猜對猜錯都可能引來麻煩。
當今聖上最討厭的就是神權乾涉皇權,誰敢在這個時候亂開口,信不信那“活閻王”把大將軍炮拉出來,給你來一個“一發式入魂”?
當消息傳到長孫皇後的耳朵裡,長孫皇後頓時就是一驚。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捧殺”二個字,在皇上還沒有下定決心之前,傳出這樣的消息,豈不是將她的兒子架在火上烤?
不過經她仔細詢問後,她發現事情好像並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樣。
因為宮內的傳言,最開始是從宮寧那個大太監的口中泄露出來的。
宮寧當著不少人的麵向皇上說起了外界的傳言,皇上並沒有生氣,似乎還很高興,所以消息便順理成章的在宮裡傳開了。
難道是皇上的意思?
可是,事先皇上可是並未向她透露半點口風。
輕輕敲了敲腦袋,長孫皇後小聲嘀咕了句,“小氣!”
她大致猜出皇上的心思,定是這一陣子宮內的氣氛讓皇上很不高興。
就連她這個當皇後的,都開始學會藏“私房錢”了。
類似這種沒有觸碰到皇上底線的行為,皇上一般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並不意味著皇上會當做一切都沒有發生過。隻不過什麼時候發作,那要看皇上的心情。隻有等到那股氣出了,事情才算真正過去。
很顯然,皇上是把氣出在了冊立太子的事情上。
故意事先沒有對她透露口風,就是要嚇嚇她,以此來表達,“朕很不開心,你要來哄我開心……”
“娘娘!”婢女見長孫皇後臉上的表情變了又變,心已經懸了起來。作為長孫皇後身邊的貼身侍女,長孫皇後要是有個長短,她也彆想好過。
“無妨,陛下今日在哪過夜?”長孫皇後一邊收起桌子上的信件,一邊詢問道。
“陛下已經吩咐下來,這幾日政務繁忙,就留在政和殿裡過夜,讓各宮都不用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