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大寧君臣站在“龍頭”上談笑風生,圍觀的軍民看著那隻龐然大物在沒有馬匹拖拽的情況下,緩緩前進,一個兩個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嗚嗚嗚!
隨著汽笛聲響,車輪下方“哧哧”噴出了大股的白煙。
圍觀的人群離得幾十米遠,依然感覺到了一股熱浪迎麵撲來。
汽笛聲傳到了很遠很遠,無論駐守敦煌的秦瓊,還是躲在居延海中的李世民,仿佛都聽到了戰爭的號角。
大寧的皇帝到了張掖,戰爭的大幕已經正式拉來。
各方勢力絞儘腦汁想要在接下來的這一場混戰中,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薑萬鈞到了張掖推掉全部應酬,一頭鑽進了作戰室,和李靖兩人開始認真謀劃起來。
放棄伊吾之後,李靖有十足的自信,在敦煌和張掖一線,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就算遼東集團和西域集團合兵一處,他也不怕。
堅固的城池,精良的裝備,充足的補給,訓練有素的戰士,高漲的士氣……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天時,地利,人和,全在寧軍這一邊。
反觀敵人,人數眾多,但卻是烏合之眾,打打順風仗或許還行,一旦陷入焦灼,鐵定分崩離析。
所以李靖有十足的信心,打好前期的防禦戰。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引敵人來攻。
從各方的反應來看,光是皇上來到張掖,似乎並不足以吸引敵人過來。
李靖已經收到確切消息,李世民在打退堂鼓了。
李世民西進,戰場也會向西偏移,這對大寧是不利的。
寧軍如果也跟著西進,等於是放棄了主場作戰。沒有了堅固的城池,補給線會拉長,同時要考慮到草原上局勢不明朗,寧軍也要分出一部分力量出來。
仗要是這麼打,一旦陷入僵持對大寧來說是很危險的。
當然,大寧也可以選擇以不變應萬變,李世民想走那就讓他走,寧軍不陪他玩。
不過如此一來,征服西域的計劃就要延後了,尤其那吐蕃,那可是皇上設下這個局的最主要目標。
皇上想要在吐蕃沒有壯大起來之前,將其消滅在萌芽中。
偏偏寧軍想要攻上雪山很難,引他們下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吐蕃這次繞了個圈子把腦袋伸出來,如果大寧不能狠狠敲上一棒子,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朕帶兵去攻打鐵勒,藥師覺得,西突厥和吐蕃那邊會怎麼選?是按兵不動,還是出兵救援?”薑萬鈞留著鐵勒沒有動,等的就是這種時候。
如果西突厥眼看著鐵勒被滅,那麼大寧這邊立即就可以解鎖丘行恭和丘孝恭兩部精銳的機動性,至少抽調出十萬精兵補充到西征的序列中來。
“臣以為,如果陛下帶的兵多,西突厥會選擇猛攻敦煌或者張掖,攻敵所必救來解鐵勒之圍;如果陛下帶的兵少,西突厥會兵分兩路,一路增援鐵勒,一路切斷臣北上的去路,不讓臣與陛下彙合。”李靖分析道。
“嗯,很合理。那麼這時候到了伊吾的李世民會怎麼選呢?”薑萬鈞拋出了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