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塵聞言,內心吃了一驚。
因是惠昌援所言的這本《天機玄經》,據道家記載,屬靈寶天尊贈與炎帝,炎帝又傳與軒轅黃帝,直至夏商周文、武諸王等。
《天機玄經》雖是隻有一卷,卻能包羅萬象,奇幻奧秘,無所不蘊。
此書屬於秘傳,極少有人耳聞,更不要說一覽真顏。便是靜塵道長,也隻聽說了《天機玄經》似是被慈儀師姐珍藏於雪山王母池道觀,內中詳實,師姐並未透漏過半分。
如今,靜塵不知她這遠方的外甥,是怎的神通廣大,從哪裡打聽來這本《天機玄經》。難道真的就如他所說,被了靈寶天尊傳夢,授以“上清一宗,靈通四疆,神召吾民,教化眾生”十六字真言?
而且,他又道是“惠天昌世,援道今古”,這字間分明就是含了惠昌援的名氏。
倘若是信以為真,不知他會不會借了這個緣故,乘機大做文章?若是不信,看他一大早毫無諱忌,誠惶誠恐,絕不敢如此冒道家不韙,杜撰出這等故事來。
見靜塵一時沉默不語,惠昌援又再向她進言,欲乘了今日黃道之時,即在太素上清宮的門前築壇做法,以早早遂就了靈寶天尊的命願,不可延誤,以免招惹仙怒。
便在靜塵道長躊躇不決之間,惠昌援卻已經跨出門外,當下在這太素上清宮裡前呼後喊,鼓噪出幾十名道士,旋風一般的張羅布置起來。
這日到了正午時分,但見霞光萬裡,太素上清宮雲煙繚繞,門前豎了一個旗杆,赫然飄著“上靈神宗”四個金漆大字的黃旗。
惠昌援身披綠色絲絨道敞,登上高壇。
壇下,此時已經聚集了上百人在那裡。既有道士、道姑,也有看熱鬨的遊客,更有聽聞消息,對惠昌援道術本領一貫素有景仰,前來朝賀的信眾。
惠昌援在了壇上先是揮動拂塵,禱告四方,然後合了雙掌,盤膝而坐,閉了雙眼大聲誦經,念念有詞。
他身上那件綠色絲絨的金邊敞篷,和著微風輕擺,不斷變換著五顏六色,真就把他襯托成如是仙客下凡,世外高人降臨一般。
然後,隻見惠昌援起了身,連著幾句,高聲長吟“上清一宗,靈通四疆,神召吾民,教化眾生!”邀了壇下的人與他一同鳴呼。
起先,隻有幾個人隨了惠昌援低聲附和,至後來終被眼前氣場所撼,足見了上百人跟著他振臂大呼“上清一宗,靈通四疆,神召吾民,教化眾生!”
惠昌援身上所披那件綠色絲絨的金邊敞篷,原是妙玉羽化之後,供奉在她靈位之前的密封錦盒裡,在太素上清宮裡從來沒有一位道人敢動。惠昌援既是這日登壇做法,也顧不得了靜塵住持的禁令,徑自解開密封,為己所用。
靜塵一個上午都閉門在自己的房間不出。
她先是聞了心腹來報,說那行知道士違命,擅敢取了已故妙玉道長的寶衣,兀自加身。後又聽到前麵傳來陣陣疾呼,一浪高過一浪。
靜塵一番搖頭歎息之後,且又在心頭轉念,隻盼著惠昌援真就應其自己所言,謹遵靈寶天尊傳夢所命,今後能俗落囂塵,惟道是從,光宗道業,不辜了他那已故師父妙玉道長的教培之恩。
……
自從惠昌援打著道教的名義,扯起了“上靈神宗”的旗幟,消息很快傳到雪山王母池道觀。
慈儀師太想不到在弟子妙玉羽化之後,她的徒弟惠昌援有了如此出息。
並且,讓慈儀頗為自得的是,惠昌援三年前風塵仆仆來到疆南,隻為專程前來見拜師爺,向她秉明道,“上靈神宗”不出師父妙玉的門派,他雖被推為宗主,卻是尊了師父妙玉為太上宗主,慈儀師奶則是太聖宗主。
惠昌援更是反複對慈儀師爺念叨上靈神宗的信徒叢然是遍布天下,一概要遵紀守法,儘守道義,樂善好施,在哪裡都不得壞了太聖宗主、太上宗主的名聲。
慈儀雖是遠在疆南雪山王母池,長年閉關修身,並不與外界來往,卻在全國道教協會等宗教組織裡,被推選有多個名義上的要職。因此她對國家有關宗教事務的政策,素來是倡導嚴明遵守,並且以身示範。
所以,她既已聽了這徒孫惠昌援信誓旦旦的申明,上靈神宗旨在愛國愛民,發揚道教,不由得大為欣慰,原先聽聞過誤傳其為“邪端”的不良名聲,立刻在心中一掃而光,疑慮全消。
隻是讓慈儀近來倍加心煩的是,那關門弟子妙馨離了她的鳩衛山女娃娘娘廟,又輾轉京城呆了許多時日,此番借了朝拜王母三月三聖誕之機,一再向她這師父進諫,萬萬不可被惠昌援和他的“上靈神宗”諸般歪念,輕易蒙騙。
慈儀反複尋思,“究竟不知妙馨這廝,是受了誰人的蠱惑和指派,定是要將那上靈神宗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