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雅娜早已被砍斷了見識與能力,被種下了平庸啊!
第二把刀就是砍去了規則,種下了惡習!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在教導孩子學會生活的同時,應更注重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而小說中的雅娜,卻沒有從悲劇中找到根源。在丈夫死後,她將愛全部用在兒子保爾身上。對保爾有求必應,隻要兒子開心她就去做,用這種狂熱的母愛去填補內心的空虛。
她拿起了溺愛的利刃慢慢地割除了自己兒子身上的美德!她進一步走向了更悲慘的世界中!她掙紮,她無奈,她呼號,甚至最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她終於站在了悲劇之巔,成功地奠定了莫泊桑文學巨匠的地位!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保爾的墮落無疑是循序漸進的!雅娜就是兒子墮落深淵的助推者!
保爾15歲後,在雅娜父親的說服下,她才將兒子送到城裡的學校讀書。
因為擔心兒子受苦,她為他在外租房,使保爾脫離學校的監督。後來在年長妓女的誘惑下,保爾開始抽煙酗酒,打架鬥毆,最後被學校開除。
在雅娜失去理智畸形的愛中,保爾變得嬌縱任性、不學無術,逐漸偏離了生活的軌道。
反觀侍女羅莎利,出身貧苦,命運坎坷,被趕出莊園後,嫁給了農夫。
拿著雅娜給她的錢做些小生意,日子倒也過得有滋有味。
還把兒子教育的很出色,和她一樣有主見,有計劃,勤儉持家。
以至於雅娜見了,不再為保爾有這樣的哥哥而感到恥辱。保爾和女仆的兒子同樣都是渣男於連的兒子,為何哥倆的性情卻大相徑庭呢?這讓我們不得不深思!
第三把刀就是雅娜以愛的名義,使兒子拋卻了責任擔當,種下了自私!
雅娜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從小為所欲為,他成年後很容易缺乏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心。
輟學後的保爾開始每天找各種理由要錢,雅娜也不過問,隻是無怨無悔地寄錢。
後來保爾開始沉迷賭博和投機生意,欠下許多債務。
雅娜的一味縱容讓他變得肆無忌憚,沒有擔當,隻知索取,甚至用生命威脅母親幫他還債。
為償還兒子欠下的巨額債務,雅娜幾乎花光所有積蓄。
還將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十幾座莊園全部倒賣,人生再次跌入深穀。
幸好善良的侍女羅莎利和兒子救了她。
在他們的幫助下,雅娜賣掉祖傳老屋,買了一套小的新居,並控製給保爾的錢,安度晚年才有了保障。
在和羅莎利節儉度日時,她還一直沉湎於過去的回憶中,感歎著命運的不公。
直到最後看到繈褓裡的孫女,她的生活才有了一線生機。
這些苦難,歸根結底都是雅娜對保爾畸形的教育造成的。
雅娜不但毀了自己,也毀了孩子,讓家庭最終衰落,晚景淒涼。
一陣陣春風拂麵而來,我漸漸從想象中回到了現實生活中來!
我不能成為雅娜一樣的人,我怎樣才能真正抓住自己的理想愛情呢?
這眼前的高誌剛會不會是個於連一樣的人呢?個人,家庭,教育,社會,都是一個人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啊?我怎麼才能看到高誌剛真實的靈魂模樣呢?
這莫泊桑心靈世界產生的《人生》,多像一根神奇的魔杖啊,它到底會指引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