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孽緣!
第一百七十五章、家鄉的“龍須麵”
女人是水,可以柔情似水,包容萬物;
女人是剛,可以堅韌如鋼,繁衍後代;
女人是傘,可以蔭蔽像傘,遮擋雨陽;
女人是衣,可以包裹成衣,庇護身心;
而做了母親的女人啊,就是超人,就是任誰也摧不垮,擊不倒,燒不死,澆不滅的鋼鐵信念!現實生活越殘酷無情,她會表現得越堅韌決絕,挺立如山!因為她是母親,孩子就是這每位母親的精神脊梁!有了孩子的母親,因此就成了頂天立地的女英雄!
孩子的一哭一笑,牽動著母親的憂愁與快樂;孩子的一舉一動,拉拽著母親的心臟與大腦;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個小小的成長,都死死地拴住了母親的目光,投射出鼓勵的種子,噴灑著幸福的雨露,收獲著理想的果實!
我在秦寨內屋頂黝黑的泥坯屋內,麵對著高誌剛不友好的態度,我隻是看了他一眼,心想如果沒有我們的兒子,我乾脆就起身離開了,那會是如何的瀟灑自如,可是現在我出生不足一天的兒子嗷嗷待哺,於是我穩下來情緒,笑著說“誌剛,你辛苦啦。我現在就吃飯吧。”
高誌剛用異樣的眼光看了我一眼,“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啊,好聲好氣地你怎麼不聽呢?這可怪不得我著急啊!”
我沒有悲喜,隻是笑了笑說“你總是有理的。”
這“龍須麵”荷包蛋如果放在我坐月子之前,不是一餐三頓都吃的話,可是不錯的食品。
我吃的可是家鄉的特產“龍須麵”,又稱掛麵,它絕非百度上正統意義上的龍須麵哦!
這正統意義上的龍須麵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筵席麵點品種之一,是從山東抻麵演變出來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了。
這龍須麵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明代禦膳房裡有一位廚師,在立春吃春餅的日子裡,做了一種細如發絲的麵條,宛如龍須。
這皇帝一吃啊,那是胃口大開!皇帝一邊品嘗,一邊讚賞,那是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啊。由於抻麵的姿勢,如氣壯山河一般,抻出的麵細如發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故名龍須麵。
我的家鄉所說的“龍須麵”並不是筵席上的麵點品種,而是一種很細很細的,細如發絲的麵條而已!準確地說也就是精致麵點龍須麵的第二步完成後的產品吧!我們這裡有的人也稱掛麵!
而正統意義的龍須麵做法極其複雜。龍須麵用料簡單,工藝難度大,其關鍵有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和麵。這要做到麵軟適度,搋揉光滑、柔韌,才是上品。
第二環節是溜條、抻條。溜條這就需要廚師抓住麵兩頭,均勻用力,上下抖動。交叉換位,反複交叉,直到把麵溜“熟”、溜順。
抻條就是把溜好的長麵條放在案板上,兩手按條,左手向裡、右手向外,搓條上勁,提起兩頭,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對折兩根、撒上醭麵,條不粘連,以此方式,對折打扣拉坤成絲。此時這麵絲就細如發絲、龍須了。
第三環節是油炸。要注意油溫不要高、操作要“三輕”即將抻好的麵絲輕放油鍋,用筷子輕撥麵絲,炸至硬挺,呈淺乳黃色,輕撈出鍋,製鹹的龍須麵。麵絲均勻,不並條,不斷條,香甜脆爽。
這明朝皇帝大概就是吃的這種油炸麵點精品吧?而我吃的是細如發絲的麵條而已!
這麵絲一放進開水裡,極易煮熟,如果盛放在碗裡一會兒就會坨成一個兒,如果不用蔬菜熗鍋,那就是清淡至極的食物了。
幸虧我還有著放點香油的待遇,於是就入鄉隨俗欣然接受了吧。在心裡,我還是有盼頭的,因為孩子一過十二天我就可以帶上孩子去娘家了呢。
我想到這裡,就不再鬱悶,為了兒子,我幾分鐘就完成了戰鬥,把一大碗“龍須麵”外加兩個荷包蛋一網打儘!吃完飯,我的身上已經是大汗淋漓,仿佛回到了炎夏季節,烈日當頭的田野裡,混身焦灼,幾乎有想虛脫的感覺。
“你出這麼多汗啊!”高誌剛笑著我。
“我是吃著你煮的龍須麵高興的呀!在平時我可沒有這高級待遇呢!”我一邊擦汗一邊說,“我真心想睡一大覺啊!”
“睡吧,我一會兒就去上班了,你自己照顧好自己和孩子。”高誌剛說完,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去學校了。
我轉臉一看,我的兒子不知什麼時候也睡著了。我想他可能是哭累了吧?!
我用手輕輕摸了一下孩子的氣息,呼吸均勻,我才放下心來。
我的頭一放在枕頭上,立刻就睡著了。
我夢見自己在吃“龍須麵”,又在給兒子喂奶,孩子咕咚咕咚地吞咽著奶水,我終於有足夠的奶水了呢……
我覺得自己真的好快樂!
孩子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是我理想愛情的果實,現在我是一個母親了,我必須給孩子撐起一方藍天,讓孩子在藍天裡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