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孽緣!
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生兒取名字的講究
兒子的名字,早在孩子出生前就提上日程了,可是一直因為不知男孩還是女孩而沒有確定下來。
原來為了給愛君的女兒起名還翻《辭海》的茬兒,我覺得就等高誌剛起名好了。可是孩子一出生,竟然忙得連這個事兒也忘記了。眼看就是孩子十二天“吃日子”的時候了,我心想孩子總不能連個名字也沒有啊。
我告訴高誌剛說“你給兒子取個名字吧!”
“是呀,這一有了兒子竟然忙得焦頭爛額,連這事兒竟忘了呢。”高誌剛猛然驚醒似的說,“我得去我娘那裡問一問,要不她會生氣的!誌強的孩子取名就是我娘給取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你娘還懂得挺多嗎?這取名可是有很多講究的。”我驚異地說,“你娘是讀過書的,這我知道。”
“你就是聽不出我說的話的意思。這孩子取名讓我娘取,並不是她取的名字有多好,隻是這取名的事本身代表著我娘在高家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你懂嗎?我爹就是我娘的長工,隻要讓他有酒喝,一切都是我娘說了算!這枕邊風一吹,我爹還是我娘的一杆槍,她指哪我爹打哪!你這不服不行啊。你反過來再想想,你平時對我娘真是東西沒少拿,最後還惹得我娘教訓你,對你不滿意,這是為什麼?”
“我還真不知道。你說說。”
“你要站在我娘為人處世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啊!”高誌剛恨鐵不成鋼地說,“你家是傳統的老實忠厚人家,都本分善良,勤勉謙恭,可是對於我娘我就暫且不說了,你是領教過的,再進一步講我姥姥家一家人可是有名的厲害人家哦,這個個都是有文韜武略的主兒。你想我姥爺精明乾練,有“城南第一王”的美譽;我姥姥那是有名的小腳潑辣戶,那罵起我姥爺來,一宿都不帶停止的;王家幾個兒女論吵架打架哪個都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也就是說我娘就是在這種強者為王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成人的!
據我這二十幾年的觀察來看你得捧著我娘說,不管她對不對,你都得崇拜得極其真誠,凡事就多請教她,把她當慈禧老佛爺一樣供著,你懂不懂?”
“我好像明白點了。那看來我真得小心點兒,彆等哪一天你娘一生氣,再把我哢嚓了!我兒子可真的就成沒娘的孩子了。”我笑著說,“你娘,還真是我惹不起的主兒,那就一心一意地供著吧!”
“這就對了,我現在就去我娘家裡,商量一下孩子的名字,再順便問問我們兒子十二天“吃日子”應該怎麼辦,需要我們準備些什麼,咱也好早做打算啊!”高誌剛說完,徑直出了門兒。
我心想,這新生兒取名可是很有講究的呀!這在高誌剛眼裡看來,我兒子的取名字就是首先要體現我婆婆的當家女主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怎麼有些怪怪的感覺呢?!
我覺得新生兒取名可是一門大學問呢!首先,取名字要符合寶寶性彆,讓人一聽做好就知道男女最好。
因為名字中有著人的部分氣質形象,人們還未見麵時就可以用通過名字臆測對方的形象,在給寶寶起名字的時候,要讓名字契合孩子的性彆氣質。給男寶寶起名可以選用凸顯陽剛氣質的字,例如馳、開、凱、延等字;女寶寶起名可以選用凸顯陰柔氣質的字,例如美、薇、馨、玥等字。
其次,名字還要體現出美好的寓意或寄語。大體有幾種常見的取名方法
一是寫景寄意法。
此法指的是人們因為看到某個現象或場景有感而發,並將之記錄下來,後人看到這份記錄時也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寫生寄意用帶任字起名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寄托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和期待。我們可以選用一些描寫親情,並且帶有畫麵感的詩句或成語起名。
二是追憶先賢取名法。
此法就是選擇值得孩子學習的先人的名字,通過諧音的方法給孩子起名,使得孩子的名字讀音與先人名字相似,但寫法不同。追憶先賢起名的寓意是希望孩子能從先人的名字中,繼承先人的偉大意誌和氣質形象,未來能夠以先賢為榜樣不斷的學習進步。
三是文武意境取名法。
“文”與“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有人崇文,有人尚武,但是也有人文武全才,這種崇尚文武的理念也體現在取名上,如文濤,文月等這些名字都說明父母比較崇文,但是武越,武勤就是尚武的體現,但是有的父母就是文武都抓取的話,直接和在一起連成一個“斌”字,一個字體現兩種意思,起名更方便,也更有寓意啊!所有中國人有數不勝數的含有“斌”的姓名哩。
四是采用古詩文取名。
顧名思義此法就是給寶寶起名的時候更多的還是會用到一些古詩文,古詩文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是中華文化花園裡的最美的一枝奇葩。這些句子稍加改動或是直接選取字或詞就是個好名字。如:芳菲:“草樹知春不久歸,萬般紅紫鬥芳菲。”——韓愈的《晚春》
另外還有季節取名法啊,就是在給你的孩子起名時,可以根據出生的季節起名字,是記住生日的好辦法。此外還有暗寓取名法,理想式取名法,用平仄搭配的字詞取名法,甚至可以通過組詞法來取名……這取名法可是數不勝數啊!
這給新生兒取名的講究有這許多,她會給我兒子取個什麼名字呢?
高誌剛回來告訴我,他奶奶說叫“高飛”!
於是,我兒子的名字就這樣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