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孽緣!
第一百九十二章、兒子的壓歲錢
現在的春節依然是中國百姓最喜愛的佳節之一。大人大都喜歡過年,而孩子們更是歡喜。因為孩子們過年不僅能吃好的,穿好的,還能收到壓歲錢呢!
這過年的習俗,相傳與中國古時候的一種叫“年”的怪獸有關,它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凶光,凶猛異常。
“年”這種怪獸據說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來,吞食牲畜甚至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後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那就是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就越傳越廣,於是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而壓歲錢,又名壓祟錢。其中“祟”就是不吉利的東西。古人借這個習俗來表達來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的時候,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人們通常認為壓歲錢可以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993年除夕,我的飛兒並沒有收到爺爺奶奶的壓歲錢。因為按照婆婆王秀英的說法就是,這高飛還太小,才不到三個月,啥也不懂,更不用說花錢了,這壓歲錢自然就是不能給的了!
我聽著婆婆嬉笑調侃的話,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錢在我婆婆王秀英的眼裡心裡看來就是,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否則就是沒有用的!
我給了高飛壓歲錢孩子是不知道感恩的,當然按照實用主義者的觀點來說,的的確確很容易理解。可是她似乎忘記了高飛是她的孫兒,儘管不是長孫也是她的親孫子呀。如果拿上哪怕一點點兒的壓歲錢給孩子,避避邪祟,保保平安,也討個吉利啊!
幾個月的孩子不知道,難道他的父母也不知道領情嗎?!更何況我們春節不僅給她了禮錢,還給她買了cd機,這簡直就是肉包子打狗,隻是我們全力付出去了,可她就從來不帶給一點回應的!
當然,我也是隻管笑笑,不再說話罷了。
我何嘗不清楚,在高家王秀英就是天理的道理呢!
大年初三是我回娘家的好日子。
我給飛兒穿上姥姥親身做的三麵子新的棉襖棉褲,棉褲是帶棉襪的那種,又穿上姥姥做的繡花的虎頭鞋,外麵披上大紅綢子披風,就高高興興準備出發了!
高誌剛給我父親就買了兩平酒,他騎著自行車在路上囑咐我“你回頭見到你父母,千萬彆說我給我娘買cd機的事啊!我知道給你父母買的東西不多,可是你知道的,我們家早就是月光族了呀!”
我不說話,隻管緊緊抱著兒子,坐在他的後座上!
我心裡有些憤憤不平。心想這雙方父母都是一樣的遠近,為何區彆對待呢?!
《齊桓晉文之事》有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路無話。
我遠遠就看到母親在我家胡同頭正在向東張望著,她穿著一身新衣服,精神抖擻地還和鄰居明嫂聊著天。
我剛一下車,就聽母親說“我的飛兒終於又來了!”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歡歡喜喜地趕緊把飛兒接過去了。
“你看這姥姥疼外甥真是沒縫兒啊!”明嫂站在胡同口笑嘻嘻地說道。
“就是呢。姥姥姥爺都稀罕我兒子呢!”高誌剛也笑著說道。
“那是啊,這孩子沒人稀罕可就危險了。”我平靜的說。
我母親抱著飛兒一進屋,我父親就忙不迭地走過來,看著我兒子的臉說“這孩子又長大了呢!”
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掏出兩個紅紙包,遞給我說“這是我和你媽媽給孩子的壓歲錢!”
我笑著說“他爺爺奶奶都沒給,說孩子不會花錢哩!你們也不用給了!”
“你這個傻孩子,這壓歲錢是圖個吉利呢!這錢你必須收下的!”父親大聲說。
高誌剛一臉麻木地坐在圈椅裡,我感到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雙方父母都是親生的,為何差距這麼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