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孽緣!
第二百二十九章、不解釋的事兒
人活著就有事兒。
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吃喝拉撒的日子,沒有誰會沒有事兒。人與人之間一旦產生某種感情,有了一定的關係那就事兒更多了。
我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之中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品行,其實一個個事兒就是一把把量人的尺子!
事兒自然有大小之分,輕重之彆,凡是不能起到催生變故的事兒大都可以算作小事兒,但積羽沉舟的典故又告訴我們,一些不好的小事兒往往也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甚至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這就像楚漢之爭中的項羽一樣,剛愎自用似乎是他個人性格中的一小部分,畢竟這人無完人嘛,但就因為這個性格弱點,錯失一個個消滅劉邦的大好機會,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可悲結局!
我和高誌剛之間似乎沒有多大的事兒,但高誌剛一旦遇到問題就會采取敷衍的態度,這使我很惱火。
我覺得他這種對人不解釋的態度就是不尊重,不在乎我。如果你問心無愧,堂堂正正做人,何必遮遮掩掩不解釋一句呢?你就一句話,難道就那麼難嗎?
我看著倒頭就睡的高誌剛有些捉摸不透,他到底在保護誰呢,還是真的沒有什麼事兒嫌我煩呢?這夫妻之間的關係難道還真存在那麼多不能解釋的事兒嗎!
一般來說,凡事不解釋的事兒大體包括這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沒法解釋,越解釋越麻煩,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旦打開它就一個災難接著一個災難,讓你應接不暇。
第二種情況是這不解釋的事兒本身沒太大價值,解釋不解釋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任由彆人去說。當然彆人怎麼樣,自己也不關心!
第三種情況就是二者兼有,這不解釋的事兒,其實就是解釋不清楚,說了就可能自暴其醜,我不說你還能把我怎麼著啊?實在不行就反客為主,倒打一耙,說彆人不信任自己,這樣就可以把這件不想解釋的事兒神不知鬼不覺地搪塞過去了。這實在是高明的處世之道,這似乎符合《孫子兵法》的智謀。
當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高誌剛早已甜甜地進入夢鄉!
哎!我還是睡覺吧。我怎麼能拿彆人的事兒來折磨自己呢?
如果這件事兒與我有關,那該來的事兒一件也少不了,就像佛家說的那樣,一切事情皆有因緣巧合,我何必讓這些無聊的事兒,無聊的人影響自己的情緒呢。
等今晚過去,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來的。
我明天可以趁看孩子的時間,去婆婆王秀英那裡探探口風,說不準就是自己多想了呢。
可是我婆婆會給我說真話嗎,這可難說。高誌剛是她叫走的,高誌剛說一晚上就在他娘那裡看電視,應該是不僅僅就有高誌剛一人,起碼至少還有一個人,這個人還需要天晚了讓高誌剛送,那麼婆婆如果不說是誰,或者隨便說個什麼無關緊要的人,這對於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事兒我若辦不好,婆婆王秀英還會倒打一耙,說我沒事找事兒呢!
這高誌剛不解釋的事兒,根本就不能找彆人問,最有發言權的是高誌剛,他是當事人,他說不說實話,我也拿他沒辦法。
想到這裡,我心情稍微平靜了一點,以後我還是自己多觀察多留心一點高誌剛的行蹤吧。
我起身拉上窗簾,黑暗迅速鋪天蓋地席卷而來,我還是睡覺吧!
我相信,這黑暗隻是暫時的,凡事兒都有大白於天下的那一天,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