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仙世界無法修仙!
“瀟姐姐,你是說那位真的在寧棲庵出家?”
“噓!噤聲”那人說著就將食指放到了嘴前,四下張望了一大圈後,才壓低了聲音繼續說道“舟妹妹,不可輕易提及那位,若有丁點泄露,你我二人可就都完了。記住,千萬不能莽撞,如果你不想回去的話。”
一人對另一人嚴肅地提醒了半天,其中被稱作舟妹妹的那人,低聲嘟囔了一句“知道了”,但略有撅起的嘴唇,明顯就說明了她認為說的這麼隱秘,而且這種音量,根本就沒有人能聽得到的。
哦?那位,是哪位?
範仁悄悄聽罷,心中暗道,他可全都聽見了,這也算是已經泄露了吧。
從兩人的語氣中大概能聽出,“那位”肯定是個不簡單的人。
既然在寧棲庵中出家,想必應當是一位女子。
不過究竟是何人物,不如跟著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麼。
反正他此行前往中州,也是想求得一些佛經,若是那座尼姑庵有些來頭的話,八成也不缺佛經。
如今他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跟著去一趟也無妨。
隨後,兩名分彆身穿墨灰與青綠長衣,頭戴方巾小帽裹得極為嚴實的女子,又竊竊私語了一陣後,就一同往北去了。
隻是相較於前往鳳臨台前,她們離開的時候,身後有些距離的地方,已經悄悄多了一人。
一路上,兩名女子在前,範仁跟隨在後,隻是這兩名女子好似不認路是的,在山中行進,時而走大路,時而走小路,而且速度還十分緩慢,對於路況的變化也掌握不全。
有時踉蹌,有時驚呼,身上的衣袍已經掛帶了不少荊棘小刺,皮膚上也被蚊蟲叮咬的又紅又癢,兩人雖有抱怨,不過也在堅持一直往下走去,並沒有什麼想要回返的意頭。
範仁見狀,也在暗中悄悄幫助一下,或提前移開些堅硬銳利的碎石子,或拔故意留下些痕跡,稍作指引,或對長滿尖刺的花草略作收攏。
唯一不美的是,因為範仁也不怎麼認路,在一次指引後,將兩位女子也帶進了溝裡,回轉了好一會,這才重新找到了路。
不過好在鳳連峽全長隻有一十二裡,就算三人走的是峽旁山路,也最終順利走了出來。
離開鳳連峽之後,兩名女子順著山間小道往西北方走去,隨著地勢逐漸平坦,一段時間後,一條小河終於橫淌在兩人麵前。
那位“瀟姐姐”取出一張較為簡陋的圖紙,指向了視線內的一座小山。
二人猶豫一番後,最後選擇了趟過小河,來到對岸,穿過一小片叢林後,來到一處岔路前,向右繼續前行,不久之後,就已經能看到小山中露出的一角簷台了。
當然,在這其中,範仁對二人也是在暗中有所助力的,而兩名女子一路上未曾喊苦叫累,也頗令人讚賞。
終於,在天色將暗之際,兩位女子與範仁進入了到了小山之中,來到了一處朱牆、黑色漆木的建築門前。
牆體木欄之上,有藍、綠、白三色流紋雕刻,頗為美觀,木門之上高懸牌匾金字黑底,仔細一看,正是“寧棲庵”三字,當真有些內斂不華的氣派在其中。
隻是令範仁頗為詫異的是,尼姑庵門前的那片青石地板上,竟然跪坐了一名年輕的和尚,不知是何來意,讓人浮想聯翩。
兩名女子自然也是看到了這名和尚,在“瀟姐姐”警告下,二人雖有好奇,但還是一前一後地繞過了這名和尚,然後走到寧棲庵的門前,力度適中地敲了三下。
咚咚咚!
大約十五個呼吸之後,隻聽門內一陣響動,大門隨後就從裡被拉開了一人寬的縫隙。
一個麵無表情,眉眼低垂的尼姑,就露出了半個身子來,看向兩名女子。
兩人中那位“瀟姐姐”當即取出一封書信,交到了尼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