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世界錯過你!
得知蔣欣然即將取代沈加楠參加省內競賽選拔時,隻有顧楊一個人沒有表現的過分吃驚。他知道蔣欣然有足夠的悟性和智慧,能夠讓她在眾多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她有如此驚人的毅力和爆發力。
大概三個月以前從欣然向他借有關競賽的物理資料開始,兩個人就經常一同在顧楊家裡自習,一方麵方便蔣欣然借閱物理競賽資料,一方麵利於兩人互相交流借鑒。不過由於兩人實力上的懸殊,幾乎都是顧楊輔導欣然,遇到兩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還能請教顧楊的父親顧平生——這個40歲出頭的大學應用物理係教授,一向被業內同事稱為“顧因斯坦”,在大學期間,就曾因發表多篇著名科研論文嶄露頭角,不到30歲的他就受邀留校做了大學教授,如今的他已經是國內著名科研院的副院長。為人一身正氣,儒雅隨和,是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長輩。輔導兩個孩子的過程中,顧平生很快就察覺出兩人資質上的不同同一道物理題,擺在欣然和顧楊麵前,一定是顧楊先準確給出答案,但顧平生卻偏偏喜好欣然的思路,如果說顧楊是按照上課時老師傳授的固有思路作答,那麼欣然就可以算是得上是另辟蹊徑了,淩亂的步驟看似沒有章法卻能最為直截了當地抓住要害,探鸝取珠。問欣然她何以想到這樣,她也隻能不清不楚的講個大概,很顯然,她是憑借感覺,這種感覺,也可以被稱為天賦。從教數十年的顧平生深知這種天賦的可貴,也清楚有多少曾經有靈性的學生逐漸在固定化的思路中迷失自我,最終泯然眾人。其構思之新,做法之妙常常令顧平生讚歎不已。從顧楊嘴裡,他也零零星星的了解到,從前的欣然的成績並不算很好,這恰恰印證了他的猜想,應試中能獲得高分的未必在競賽中吃得開,考試需要的是熟練,但競賽卻需要靈感,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幸虧蔣欣然尚且沒有被傳統思維束縛,打那個時候起顧平生就已經認定了她是塊兒人才,於是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指點這個看似一無所知的小女孩。且不顧兩家長達數十年的交情,單憑這個女孩身上透露出的勤奮好學,就足以讓顧平生不計自己的時間精力的損失。她眼睛裡有光,那是一種無可阻擋的目光,能衝破前行路途上所有的障礙,這種目光,顧平生很熟悉,那種堅定與鎮靜,他也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過,這個人,不會是彆人,正是蔣欣然失蹤多年的父親——蔣約。
晚飯的時候,顧楊隨口說了一句,欣然在挑戰賽時以3:2的優勢取代了原定人選沈加楠。他感受到,低聲不語悶頭夾菜的父親,竟然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欣喜,是那種把蔣欣然視為得意門生的欣喜,職業修養,顧平生素來不向外人展示悲喜,但逃不過自己親生兒子眼睛的捕捉,看到挑起菜去定定看住自己的顧楊時,他愣了一下,隨即扭頭向一旁的顧母交代,給楊子盛碗湯,顧楊這才緩過神來。
顧母抓住湯匙起身舀湯間不禁感慨,看不出來這個小欣然還挺厲害的,顧楊啊,你可得加油,被小妹妹趕超多丟人啊!顧楊接過湯碗,自信的拍拍胸脯略帶誇張的向母親打趣,
”怎麼會呢?我是誰呀?我可是您的兒子,”顧母被兒子的行為逗笑了,一旁的顧父卻默不作聲,因為在他看來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欣然超越顧楊似乎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一戰成名的蔣欣然在學校瞬間成變成了風雲人物,每當她走到哪裡都會有少男少女成群的對她指指點點,平常對自己不聞不問的老師也開始對自已另眼相看,明顯增加了對自己的關照。這種突如其來的關注讓她很不適應,還好百卉偶爾可以被拿來當作擋箭牌,似乎隻有和她在一起時,蔣欣然才是蔣欣然。然而就在全校即將歸於平靜時,一件大事卻突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