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密議
劉守有快步上前,拱手俯身就是一禮,口中道:“得見橫海公至此,守有方始心安矣。”
原來那對主仆不是彆人,正是張鯨和其弟張勳假扮的。
張鯨此人,從長相上來說是“見麵不如聞名”,不僅個頭瘦小,而且兩眼眼窩凹陷,看起來仿佛有些睡眠不足的模樣。
倒是他弟弟張勳看起來還算清秀,除了略矮一些之外,倒也算是個翩翩佳公子。此人的小名有些不上台麵,叫做張五老——顯然他在家裡行五。
張鯨是他二哥,他是老幺。而“橫海公”說的自然是張鯨。
橫海,是張鯨五歲進宮,在內書房讀書後取的字。這字是他在宮裡的“乾爹”張宏給他取的,正合其名“鯨”的含義。
劉守有一臉恭維,但張鯨的臉色卻不大好,這位大太監從手裡遞出一張兩指寬的便箋給劉守有,口中歎道:“今兒個為避風頭,下午去了南城的太清觀閒逛,順便就求了個簽,似乎不大吉祥。”
劉守有本來以為他是給自己看什麼內幕消息,誰知道說了這麼些話,不禁有些蹙眉,但他此刻自然得罪不得張鯨,隻好接過便箋展開來看。
卻見那便箋上寫著四句詩:“平生不信野狐禪,無儘風雲一嘯間。霜雪驟來誰解得,流沙千裡是雄關。”
劉守有眉頭皺得更緊,問道:“卻不知此簽何解?”
張鯨眉頭一挑:“咱家在內書房隻讀了六年書,堪堪算是識字罷了,解不得這簽也算情有可原。但劉都督你卻是家學淵源,難道也看不出來此中含義?”
劉守有倒不生氣,反而自嘲地笑了一笑:“下官若是書讀得好,也不至於混跡錦衣了。”然後又道:“春深寒未儘,橫海公裡麵請,咱們慢慢說。”
“也好。”張鯨也不客氣,說著便一馬當先朝正堂走去,張勳寸步不離跟在他身後。
劉守有也進了正堂,與張鯨兄弟分賓主坐好,這才撿起剛才的話題道:“此簽前半闕兩句,說的似乎是虎,胸襟膽魄,氣吞萬裡。奈何這兩句不過是先揚後抑的揚,並非重點,重點在於下半闕。霜雪驟來,這自然是有壞事發生無疑了,但簽中給的避禍之法,卻讓人看不明白……流沙千裡是雄關?這不知是指的什麼。”
“解簽可是個手藝活,不是人人都能開解的,因為有時候未見得是全看字麵意思。”張鯨擺了擺手,道:“觀裡的孟真人說了,此簽本是下下簽,解曰:占身有厄,小人當道,官司難贏;占財有破,田桑不熟,雞犬遭瘟;占姻有難,災星正照,嫁娶非良……總之一句話,要諸事當心。”
劉守有聽了覺得喪氣,心中不喜,皺眉道:“這解厄之法,難道就僅止於小心二字?”
“那倒也不是。”張鯨擺手道:“真人還說了,天道有常,周行不殆,否極則自然泰來。因此下下簽雖然不妙,但也有絕處逢生、柳暗花明,最終反成上上簽的法子。”
劉守有心中一動,問道:“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張鯨搖了搖頭,道:“咱家當然也問了,可惜孟真人說,這簽是昔日長春子邱真人親自賜下的,但邱真人當時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因此隻教了解簽,卻未教解厄,他也無從教我。”
劉守有心道:那你給我看這玩意兒有何用處?
不料張鯨繼續道:“話雖如此,孟真人還是稍稍提點了一下,說這解簽解厄,其實也要看人,對於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解法。”
劉守有便問道:“此言卻做何解?”
張鯨道:“你想啊,尋常百姓平日裡無非就是田間地頭、園中林下那點事,所謂諸事當心,一來是莫要大意傷了自己,二來莫要傷了彆人,以免破財。但若是貴人,這簽就難解多了,或要當心行差步錯,或要當心小人陷害,或要當心飛來橫禍。但說到底,此簽中所言的危險雖然千變萬化,但解厄之法總在‘千裡流沙是雄關’這一句裡頭,他勸咱家回來之後好好琢磨這一句,究竟應在何處、何人,亦或何事之上。”
劉守有心中膩歪,暗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我找你來議事,你卻儘說這些神神叨叨的鬼話,難道你還要去玉門關外挖點沙子回來貢著,才覺得心裡踏實不成?
好在張鯨說完這茬,終於自己把話題給轉了回來,喝了一口剛剛送來的香茗,說道:“今個宮裡宮外發生的事,已經有小崽子們跟咱家說過了,劉都督想必也是為了這些事,才請咱家過來的吧?”
“橫海公法眼如炬,守有的確是為此請橫海公前來指點一二的。”
“咱家能指點什麼呀?”張鯨搖頭道:“咱家告訴你昨天那事兒,本來也不是要你搞得這麼滿城風雨,結果你二話不說鬨出這麼大的動靜,咱家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你應該知道,黃、陳二人先後掌管東廠多年,在宮裡的勢力也比咱家更大,現在把這事兒鬨開,他們能不去查?左右就是昨晚泄露的,查起來很難麼?
劉都督,若非咱家知道你的態度,單就你做的這件事,咱家就應該懷疑你的立場了。”
這個指責可不輕,劉守有趕緊解釋了一下,然後道:“下官現在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按理說皇上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應該雷霆震怒才是,但眼下他卻依然溫旨挽留高務實。但若說他對高務實的寵信的確完全不可動搖,卻也有些疑點……為何還沒有‘另旨嚴飭’黃兆隆呢?”
張鯨淡淡地道:“你知道你這件事做得最錯的地方在哪嗎?”
劉守有暗中皺眉,麵子上卻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微微低頭道:“還請橫海公指點。”
張鯨輕哼一聲,搖頭道:“你知道皇爺對弟弟妹妹看顧得很,所以便以為讓皇爺相信高務實與四公主之間有何私情,皇爺便要震怒。因為這事兒在你看來,自然是四公主吃了虧,皇爺之所以‘應該震怒’,就是這個原因。
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便皇爺真以為他們二人之間有了私情,那又如何?難道四公主有跑去和皇爺哭訴,說高務實非禮她了?沒有。既然沒有,那說明四公主沒吃虧,說不定還樂在其中呢!這種局麵之下……倘換了你是皇爺,你會跳出來搞個雷霆震怒,鬨得天下皆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