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提督西北軍務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238章 提督西北軍務

第1238章 提督西北軍務(1 / 2)

第1238章提督西北軍務

次日一早,便有聖旨由司禮監而出,內閣和六科以最快的速度附署放行,聖旨馬上又送去了兵部。

這一天,戎政侍郎兼七鎮經略高務實難得的沒有呆在禁衛軍京北大營,而是端坐兵部值房——等的就是這道聖旨。

聖旨無非還是那個風範,先說一通西北局勢緊張,再罵一通叛賊們背信棄義,接著誇一通高宮保奇才無雙,最後命他在新任三邊總督到任之前“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準便宜行事,內閣及兵部不為遙製”。

這句話有點意思,理論上來說前半句是不需要交待的,但聖旨裡頭特意說了一句。

聖旨這種東西,彆看廢話看似很多,但其實每一個字都肯定有其作用,這裡特彆交待高務實是“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實際上就意味著在強調他的“本兼各職”。

高務實的本兼各職其實很多,比方說他那個宮保也是職務,不過宮保什麼的肯定不是這裡強調的重點,重點隻能是實權職務,也就是“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禦史、經略薊遼四鎮及宣大三鎮等處邊務兼理糧餉”。

高務實思來想去,發現聖旨裡真正強調的地方恐怕不是戎政侍郎,也不是七鎮經略,反倒是前不久為了能匹配七鎮經略而給他新加的那個“都察院右都禦史”。

這一乍看也許有點讓人生疑,其實不然。京營改製之後的戎政侍郎雖然實權很大,實際地位也挺高,一溜的國公爺都得乖乖聽令,但歸根結底,它依然隻是一個三品官,隻是個侍郎罷了。

三邊總督可是以尚書銜就職的,無論之前的郜光先,還是馬上要上任的魏學曾都是如此。

高務實所掌控的薊遼、宣大兩個總督區,薊遼總督周詠還好,同樣是兵部侍郎銜,但現任宣大總督鄭洛卻也是掛兵部尚書銜的,所以高務實要經略薊遼、宣大,就不得不加一個右都禦史,以免鎮不住場子——當然這隻是朝廷的習慣,實際上不管是周詠亦或者鄭洛,都是實學派的人,沒理由不給高務實麵子。

現在高務實去提督西北軍務,一般人就會下意識認為他是以七鎮經略去提督西北,但七鎮經略本身無品無級,所以聖旨才會點名本兼各職,這其中能給高務實提高頭銜尊貴度的就是那個右都禦史了。

右都禦史,正二品,與左都禦史平級同品。當然實際上以左為尊,左都禦史才是都察院一把手,而右都禦史則一般都是給外放大員提品用的。

與此同時,由於都察院職務的特性,高務實掛著右都禦史的頭銜去了西北,就有監督整個西北官場的特殊屬性,這也是一種加權。

總而言之,朱翊鈞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充分給權,整個西北大局全交給高務實一人打理的意思。

嗯,這很朱翊鈞。原曆史上萬曆帝用人也是這個風格,不管是在邊鎮還是在中樞,他都很習慣於這一套。

這次對高務實的任命雖然是臨時屬性,但朱翊鈞依然保持了他的習慣,除了明確高務實是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之外,還賜了尚方劍——真的叫這個名字。[注:《明實錄》裡的記載就叫尚方劍,但沒有寶字。]

隨著尚方劍賜下的聖旨裡還有專門的說明,原文為“將帥不用命者,軍前斬首,毋庸上報”。

換句話說,“西北軍務”所屬的武將,現在人頭都被高務實提在手裡了。不過,文官到底地位不同,聖旨裡隻說了武將,沒有提及文臣。

領了聖旨拿了劍,高務實立刻動身,與梁夢龍拜彆一番,便帶著“隨任家丁”上任去了,除了隨任家丁之外,還有朱翊鈞臨時起意寫進聖旨中讓他帶去的四千禁衛軍。

禁衛軍的編製,六萬多人分為五個鎮,按照高務實一開始的規劃,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每鎮設一統製,一副統製,一參謀長。後來因為“統製”的“製”字在大禮議之後不能隨便用,因此直接改為“協統”和“副協統”。

每鎮有步兵兩協,一協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協兩標,每標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馬標官兵略少,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標又分為三營,每營四連,每連三排,每排三棚……等等。

按理說高務實去西北,應該給他馬軍,但不知道朱翊鈞是忘記了還是另有想法,給的一協步軍,一共四千零三十八人。高務實自己估計,皇帝的意思大概是讓他用禁衛軍充作親軍,以示殊榮。

第一個統帥禁衛軍離京執行軍務的記錄,就這麼落在了高務實的頭上,不過反過來想想倒也沒錯,畢竟他是禁衛軍的創始者,有資格享受這一記錄。

禁衛軍派出了四千,隨任家丁也隻比這個數略少,一共是三千人。因為高務實在京師周邊一般隻放這麼多武裝家丁。

三千隨任家丁,在很多地方差不多都是總兵級彆的家底了,不過對高務實而言不算什麼,他現在帶的這些家丁也隻是給京裡的百官看看,實際上他在西北三邊還有不少武裝家丁,尤其是還以騎丁為主。隻不過這些家丁之前比較分散,比如此前曹淦就帶了三千騎丁等在蘭州。

當然,現在看來曹淦恐怕要動一動,西北變局如此,他繼續呆在蘭州等候大軍已經沒什麼意義了——鬼知道大軍什麼時候有空去蘭州。

高務實的行軍路線,第一步是直奔大同。不過說是說直奔,由於眼下的道路條件擺在這兒,所謂直奔還是得經過宣府,全程大概七百裡,如果全是步兵,光走過去就得十多天。

但高務實帶出來的這一協禁衛軍不同尋常,他們是有馬匹代步的,與騎兵的差彆隻在於他們的馬不算戰馬,隻做代步之用,而且也沒有什麼雙馬,每人一匹,沒有餘量。

而高家家丁就不必說了,高務實在此前一段時間已經調派過了,這三千人都是騎丁,除了一人雙騎之外,還帶了五百匹“預備役”,現在也臨時承擔一下禁衛軍所部的“馬匹預備役”任務。

高家家丁的訓練大綱原本就是戚繼光根據高務實的要求編寫的,現在禁衛軍的訓練要求也很高,所以兩支軍隊七千餘騎都挺能跑——雙方的訓練標準是一致的,每日一百四十裡。

這個速度不是高務實拍腦袋得出的,是戚繼光根據明軍馬匹耐力嚴格考證的結果,實際上和三國時期夏侯淵部騎兵的速度基本一致。


最新小说: 修仙女配發癲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縱橫美利堅,文娛霸主 以劍破混沌萬法 特效修仙:從被母女誤認大佬開始 怪癖 劍鼎覓仙緣 穿書七零,手握空間搬空供銷社 假千金是錦鯉?我靠係統驚豔全世界 仙子彆怕,我是瞎子 說好摸魚打遊戲,你爆殺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