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努爾哈赤出兵
蒙古將來會怎樣,現在沒人知道,但蒙古攻打葉赫,導致的變數卻肯定不小。
清佳砮和楊吉砮死後,葉赫內部混亂了一段時間,最後誕生新的東、西二城貝勒,東城貝勒為楊吉砮之子納林布祿,西城貝勒為清佳砮之子布寨。
納林布祿與布寨雖是新貝勒,但都已成年,穩定葉赫內部並沒有耽誤太久的時間。隻是由於前一次的打擊,葉赫到現在也沒能恢複實力。
前一次在開原,雖然葉赫東西二貝勒看起來隻是損失了兩千來人,但此兩千非彼兩千,這是葉赫最精銳的核心,堪比於明軍中的家丁,因此這個損失已經接近於“打斷脊梁骨”般的損失了。
損失如此嚴重,按理說他們與高務實就算是結下血海深仇了,不過很神奇的是,這種思路在女真行不通。
大明對女真各部的打壓雖然是有章可循的,但這個“章”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絕大多數的女真人就沒看懂。
於是,女真人在這兩百來年的時間裡,經常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就挨了大明的打,由此也產生了一種思維:大明要打誰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很多時候隻要大明覺得你不恭順,很可能反手就是一耳光。
這種思維之所以形成,因為還有一個對比,即有時候女真某部明明表現出“不恭順”了,但大明也未必去打。
他們並不理解大明打壓某部並非單看“恭順”與否,其實,是否有獨大於女真各部的趨勢才是大明會考慮動手的根源。
但這種思維形成之後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好處就是納林布祿和布寨兩位新貝勒都沒有把高務實列為殺父之仇,反而跳過這位真正的元凶,把哈達部的孟格布祿與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當成不共戴天之敵了。
當然這種做法也不奇怪,努爾哈赤不也沒把李成梁當成死敵嗎?對比來看,其實大家也就半斤八兩,大哥莫笑二哥。這是實力上的巨大差距造成的,不以某個人物的心情而轉移,除非這人實在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因為這樣的心態,加上高務實當時沒有窮追不舍——那不符合大明的宗旨——葉赫部並沒有一蹶不振,隻是其戰略態勢從積極拓展轉為了舔舐傷口,不再與哈達部相爭作戰。
不僅如此,在孟格布祿之母溫姐的調停下,雙方不僅停戰,而且握手言和,一時之間頗有隨時可能結盟之勢。
但結盟其實並不可能,因為葉赫隻是借機休養生息,而孟格布祿也隻是想穩定外部,然後對內收拾康古陸和岱善。歸根結底,葉赫與哈達雙方並非化乾戈為玉帛了,隻是都有更重要的事要辦而已。
然而,葉赫、哈達忽然握手言和,對於努爾哈赤而言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努爾哈赤擊敗尼堪外蘭不久,本想趕儘殺絕,但尼堪外蘭卻跑去了大明,依靠高務實當初的餘令,被曹簠收留。
努爾哈赤當時連戰連捷,難免有些膨脹,再加上他覺得他和尼堪外蘭的戰爭跟大明沒有關係,乃是女真內部的戰事,起因還是他占理——他是為父報仇嘛——所以耀武揚威一般地讓大明邊將交出尼堪外蘭給他處置,甚至引得沈陽遊擊戚金親自帶兵去了撫順關以防不測。
這件事在遼東內部造成了意見不和,李鬆和李成梁認為應該歸還尼堪外蘭,直接負責遼河以東軍務的副總兵曹簠卻認為高務實有令在先,堅持收留尼堪外蘭,於是官司打到朝廷。
朱翊鈞在問過高務實的意見之後,毫不意外地被高務實說服,下旨保護尼堪外蘭。同時高務實則親自修書一封給努爾哈赤,逼他退兵。
努爾哈赤不僅畏懼京華在遼南之戰中打出來的威名,而且經濟命脈(人參貿易)也被京華捏在手裡,自然不敢調皮,乖乖退了兵。但如此一來,他卻對自己的處境更加焦慮起來,一直想要找機會打破這種局麵。
葉赫與哈達的握手言和,乃至於一副隨時可能結盟的姿態顯然把努爾哈赤的這種焦慮推到了頂點。他擔心葉赫靠著溫姐的關係(溫姐姓葉赫那拉),與哈達聯手來攻。
這個擔憂合情合理,因為此時的葉赫和哈達,即便其中任意一家,都遠比努爾哈赤的實力更強——當然指的是紙麵實力。
葉赫即便是損失了兩千精銳,但由於它本身是個大部落,現在隻要願意,依然可以湊出兩萬大軍,雄冠女真。
哈達本來在萬汗時期也很強,但萬汗末期胡作非為,導致不少歸附他的小部落逃離,哈達的實力漸趨衰落。
萬汗死後,經過一番內亂和瞎搞(前文有述,這裡不重複了),哈達部的軍力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能夠調動出來作戰的兵馬大概隻剩一萬五千上下。
而這一萬五千人,還分掌在三人手中,都指揮使孟格布祿因為高務實當時的支持,掌握了約一半人馬,大概七千左右,主力是萬汗當初的本部。康古陸和岱善則各有約四千部眾,名義上聽從孟格布祿調遣,其實各自為政,真要有事的話,鬼知道他們服不服從孟格布祿的命令。
雖然葉赫失去了核心主力,哈達內部又是個“天下三分”之勢,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兩家的紙麵實力總歸是遠超努爾哈赤的,可以動用的兵力合計高達三萬五千之多,是努爾哈赤的七八倍。
如果他們兩家真要聯手對努爾哈赤發動打擊,努爾哈赤即便從內心裡瞧不起對手,卻也不敢說自己能贏——大家都是女真人,對手也不是尼堪外蘭那種隻會做生意的家夥,憑什麼七八倍兵力還打不過自己?(注:努爾哈赤現在還沒建立八旗,從軍事製度上來說並無明顯優勢)
而就在努爾哈赤憂心忡忡,一邊抓緊時間消化從尼堪外蘭手中奪來的人口、領地,一邊派出多路細作打探葉赫、哈達情報,一邊還想方設法跟李成梁取得聯係的時候,布日哈圖的使者找上門來了,提出了讓努爾哈赤怦然心動的瓜分葉赫、哈達計劃。
這份計劃本身談不上非常嚴謹,因為布日哈圖分身乏術,其使者水平也不過爾爾,隻是給努爾哈赤提了一些基本原則。大體上可以用一句話簡單表述:蒙古取葉赫,建州奪哈達。
至於怎麼打,布日哈圖沒說,使者也就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