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公主的決絕
香山,見心齋彆院。
自從山腳下的白玉樓建設完成,高務實已經很少來到山上的見心齋本體。
這些年來,“見心齋彆院”的範圍越來越大,已然數百倍於先帝隆慶賜予他的見心齋,畢竟此前的見心齋不過是個院子,後來財雄勢大的高務實不停地在周圍買地、換地——有些地方曾被勳貴們買下,高務實既然想要,他們是樂意做交換的——於是現在的見心齋已經主要作為這座超級大彆院的“冠名”,實際上很少被使用。
不過當高務實今日到此,倒還頗為滿意。整個見心齋被保存得很好,就像一直有人使用一般,院中各處雖有掃灑的痕跡,但隻是尋常清理,可見這些工作平日裡都有專人看顧,讓見心齋始終保持隨時可以迎接他前來的模樣。
錢果然是錢,見心齋能有這樣的狀態,可不都是因為不缺錢麼?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是見心齋中年輕侍女很少,大多都是成了家的奴婦。
高務實隨口向高陌問了一句,才知道這其實還是他自己的主意:當初高務實曾經要求降低見心齋彆院整體的年輕侍女比例,讓更多的年輕侍女該嫁人的嫁人,彆在他這裡拖成了老姑娘,到時候隻能嫁給條件更差一些的人。
這個要求當然得到了執行,不過高務實自己常住的白玉樓沒有被降低年輕侍女比例,而整個香山上的其他部分,無論主人區還是客人區,年輕侍女都大大的減少。
這一情況直到黃芷汀嫁入高家才略有改善,因為黃芷汀作為土司世家,家中的侍女丫鬟全是六百多年來的真正“奴仆”——不知道多少代祖宗全是這個身份,比大明漢人的所謂“家生子”還厲害得多。她陪嫁的這些侍女從出生起就已經注定了有這一天,因此一下子給高務實的彆院補充進來將近三百人十多歲的小姑娘,至於年輕男丁,數量也差不多,同樣留在了此處。
等級森嚴的社會就是如此,這些小姑娘們享受了這個時代不常見的待遇,也有著她們必須遵循的人生軌跡。
對於她們的人生而言,最好的結果莫過於被高務實看上,無論收不收房,作為主母的黃芷汀都會對她們更好一些——因為她們的奴契並不會變化,所以她們受寵則相當於黃芷汀受寵。黃芷汀依舊擁有對她們進行任意處置的權力,於是也不會有什麼嫉妒,這種規矩或者說習俗在土司之中是習以為常的。
可惜直到現在,高務實都沒有對此表現出什麼興趣,反倒讓不少希望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姑娘們失望。
當然,好處也不是沒有,至少高務實明確定下過一條家規,二十歲尚未被收房的侍女都會被允許嫁人,當然前提是“內部通婚”——這個內部包括高、黃兩家的家丁、奴仆,後來甚至放寬到整個京華的長期雇員。
彆小看了最後這一條,在高務實身邊做過丫鬟的經曆對她們而言不僅不是汙點,反而是極大的加分項。因為自身條件不好的女孩是不可能被挑選進入京華核心的見心齋彆院做事的,能進見心齋就代表這姑娘不僅年輕貌美,而且其他各方麵條件都很不錯,甚至有些還讀過書,懂些琴棋書畫、茶藝女紅之類的技術活,娶回家裡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至於這個時代的人最擔心的貞潔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這個道理就更簡單了:沒有人會相信一位姑娘被高務實那個之後還會被放出來嫁人——你的臉麵有高樞台的臉麵值錢?
這道理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因此見心齋彆院的侍女現在有了一項新的“作用”,即用來與京華係各種表現優異的家丁成親,讓忠誠者更加忠誠。
高務實來見心齋當然不是閒極無聊,他有兩個原因:一來昭回靖恭坊的狀元第(現在是侍郎府)就在皇宮北門不遠,來來往往的官員太多,更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希望與高務實見麵,而高務實現在又不方便見他們,於是乾脆自己躲出京城,來到京郊的彆院閉門謝客。
二來他今天要與永寧公主會麵,彆說侍郎府不方便暗中接待,就算白玉樓都有些過於招人耳目,因此直接上香山可以更加隱蔽一些。
新任高務實私人幕僚的劉馨沒有同來,雖然高務實特意開口邀請過一聲,但劉馨卻以“新任幕僚,需要查閱許多文檔卷宗”拒絕了邀請,留在山下的白玉樓。
經過上次張鯨事件,永寧公主的長春宮被黃孟宇和陳矩再次“關照”過,裡頭的宮女太監全部被換成了可以信賴的人。而隨著京營的改製,以及王之禎、高務本在錦衣衛中地位的提升,皇宮守衛方麵高務實也有更深的滲透。
如果說要安排人進宮還是比較敏感,最好不要輕易嘗試的話,那麼安排一兩名“宮女”從宮裡出宮,這就簡直太容易了,根本不成問題。
高務實在見心齋主樓正凝堂等待,順便對京華各地各部送來的請示、報告做一些批複,並沒有等太久,便有侍女領著已經換了一身大家閨秀常見服飾的永寧公主前來。
永寧公主穿著一身胭脂紅的褙子,葡萄紫的襖裙,整體打扮有些偏沉穩,不知道是誰的主意。當然,也可能是她自己想要從著裝上提醒自己已經是個“孀居”的婦人吧,儘管這事即便在民間也有很多人為她不值——畢竟她一來根本不曾與那梁邦瑞洞房,二來事後也已經證明梁家人是故意欺君,死有餘辜。
當然,民間更主流的觀點還是“可惜”,畢竟大家都知道天家要臉麵,事情到了那一步,皇帝、太後既然沒有多說,永寧公主自己也不肯再嫁,那這件事的後果也就隻能讓公主殿下自己承受了。
不公嗎?當然,天下人都知道不公。
該悔婚或者宣布這件婚事無效嗎?這就不好說了,可能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悔婚說得過去,但不悔總還是更好”。
禮教吃人,果然是有傳統的。
當永寧公主出現在門口的時候,高務實已然起身,小快步走到近前,微微躬身:“臣高務實見過長公主殿下。”
永寧公主剛剛忍不住泛起的一臉喜色頓時僵住,稍稍沉默,擠出一抹強笑,小聲道:“少司馬不必多禮。”
高務實一邊看了高陌一眼,一邊麵色自如地對永寧公主道:“長公主請上座。”
永寧公主沒動,高陌倒是飛快地動了,同時一招手,把所有伺候在側的侍女全部帶了出去,步伐之矯健絕對不該是這個年紀的老人所應有。
高務實目視永寧公主,正要再次請她落座,誰料永寧公主忽然往前一撲,乳燕投林一般撲進了高務實懷裡。
“你怎麼敢隻帶三萬人去打十五六萬蒙古人?我在宮裡急得要命,一夜一夜不敢睡,生怕忽然得到消息說你……說你出事了,你知道嗎?你為什麼……嗚嗚……”
急急忙忙說了這段話,公主殿下已經說不下去了。她把頭埋在高務實懷裡,身體微微顫抖著,雙手緊緊環抱著高務實的腰間,兩隻小手還抓著高務實後腰的衣物,似乎生怕他忽然飛走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