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中)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中)

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中)(1 / 2)

第1413章真作假時假亦真(中)

培養費英東對高司徒有什麼好處嗎?當然沒有,有好處的是葉赫。

葉赫現在的特點,包括原曆史上再過三十年後的特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空有經濟實力,卻無一個拿得出手的名將,於是就被名將輩出的建州吊打了。當然,作為“猛安謀克加強版”的八旗製度,也算是葉赫被建州吊打的另一方麵原因。

關於八旗製度,高務實暫時還沒決定要不要讓葉赫也搞一搞。其實這個製度並不難搞,尤其是對於女真人的社會組織而言,整個八旗製度出來相當簡單。

為什麼?因為八旗製度本來就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隻不過裡麵既包括了軍隊,也包括了普通百姓而已。

八旗中的基本單位叫牛錄,每個牛錄300人,每牛錄設長官一人,叫做“牛錄額真”(漢語譯為佐領);副長官二人,叫岱子;辦事員四人,叫章京;噶珊(漢語譯為村莊、部落)管理員四人,叫撥什庫。

這裡的“牛錄”是個軍政合一的機構,牛錄額真平時負責管理本牛錄的生產、生活事務,戰時組織出征作戰。牛錄內的成年男丁都是“無事耕獵,有事征調”。

牛錄的上級單位叫甲喇,每五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每個甲喇1500人,長官叫“甲喇額真”(漢語譯為參領);又由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每個固山7500人,長官叫“固山額真”(漢語譯為都統)。

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製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固山在漢語中便譯為“旗”的意思。

原曆史上萬曆四十三年的時候,滿洲共有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共八種旗幟,因此被稱為“八旗滿洲”。

後來隨著韃清勢力不斷擴大,並吸納了大量蒙古人和漢人的加入,因此又先後於崇禎八年和崇禎十五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員,無論滿人、蒙古人還是漢人,都稱旗人。

原曆史上的萬曆四十七年,大明出動11萬大軍(確數),試圖徹底鏟除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當時努爾哈赤手下約有6萬餘人的軍隊,雙方在兵力對比上還是比較懸殊的。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場被稱為薩爾滸之戰的戰役卻是以大明軍隊完敗而告終。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至今仍存在強烈批評的明軍指揮問題之外,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八旗軍戰鬥力在當時的確很強。

有一種說法是“八旗軍成員平時皆民,戰時皆兵,因此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這個解釋其實不僅非常馬虎,而且完全不靠譜,甚至稱得上混賬。

全民皆兵確實會擁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前提是要看對手是誰。如果對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輕鬆吊打。但薩爾滸之戰中八旗軍的對手全是明朝的軍人,這些人裡頭還有大量的家丁部隊。按照道理來說,大家都是專業人士,誰能比誰強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雖然確實可以提升八旗軍的戰鬥力,但這並非是他們能打敗明軍的主要原因。八旗軍戰鬥力強悍的關鍵一點,其實是在於它基層組織方麵的優勢,也就是上文中提到過的牛錄。

當時的牛錄都是以血親、家族、村寨為紐帶組成的團體,每個牛錄中的人都和周圍的人存在血親、家族關係。因此牛錄作為基層戰鬥單位,其凝聚力之強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於大家存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在戰場上往往就會更加拚命,不會出現那種“你行你先上”的情況。

此外,在後勤方麵,每個牛錄都需負責自己牛錄的物資。由於同個牛錄中大家都是親朋好友,自然會不遺餘力給前線作戰的親人們提供最好的物資保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前線和後方非常緊密的聯係,從而大幅提高戰爭效率。

這種士兵連帶關係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曾經號稱“無湘不成軍”的曾國藩湘軍,就是一種極其類似八旗製度的軍隊。當時湘軍軍中全是同鄉甚至血親,你殺他一人,他全軍同仇敵愾跟你拚命,這戰鬥力自然就強了。

反觀當時大明這邊,雖然軍隊人數眾多,但組織效率低下,軍備廢弛,士兵紀律鬆散。再加上原本作為遼東軍核心的李家軍早已在朝鮮被打殘,劉綎所部又沒等到自己想用的四川兵等各種意外,這樣的部隊打流寇尚且可以應付,但要遇到真正強勁的對手,則往往是一觸即潰。

不過八旗製度本身也不能說就真的特彆優秀,韃清定鼎中原後,因為疆域和人口都急劇擴大,八旗這種精練但又頗為原始的組織形式,顯然無法適應統治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

再加上八旗軍在入關之後開始追求安逸和物質享受,戰鬥力馬上出現肉眼可見的急速下降。因此到了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軍就已經頹勢儘顯,基本難堪一用。而到了韃清中後期,原本被譽為虎狼之師的八旗軍更是徹底墮落成國家和社會的寄生蟲,完全不堪一用了。

所以這種製度,用於一時一隅或稱可行,用於大明這樣的全國性帝國則藥不對症。當然,葉赫方麵倒是可以用的,畢竟他們也隻是“一隅”。

隻不過,高務實覺得此時此刻尚不是讓葉赫改行八旗製度的最好時機。

放眼滿洲而言,葉赫現在依舊占據經濟優勢,倘若高務實反倒提前讓葉赫先搞出了八旗,會不會導致葉赫回頭把建州給滅了的局麵?

高務實的立場又不是“非殺了努爾哈赤不可”,他的立場是保持女真內部的平衡,不要動不動就生亂,你打我、我打你,最後總害得大明親自下場兜底。這種局麵浪費大明的國力不說,還影響大明先解決察哈爾問題的預定國策。

所以他最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就是一邊確保葉赫的經濟優勢,一邊確保努爾哈赤的精兵優勢,而大明在其中給葉赫作為安全保障,又同時限製建州的經濟騰飛。

保持讓他們雙方各有雄長,又同時都有需要依賴大明的地方,這才是靠譜的平衡之道。

至於這次讓費英東回去“鍛煉”一下,則是為葉赫加個保險栓,以防萬一大明手頭有事顧不過來——說的就是察哈爾和日本——葉赫不至於被努爾哈赤鋌而走險給一波滅了。

原曆史上的努爾哈赤的確沒有趁著壬辰倭亂把葉赫給滅了,而是趁機把葉赫之外的女真儘可能統一及消化吸收,但當時的情況和如今的情況是有區彆的。

高務實現在對努爾哈赤的限製力度明顯比原曆史上要大,鬼知道努爾哈赤會不會狗急跳牆,見大明在朝鮮和二十萬日軍打生打死騰不出手,於是乾脆先收拾了葉赫再說?

亦或者在大明發動對察哈爾的滅國之戰時,他集中兵力一舉覆亡了葉赫呢?

萬一他要是真這麼乾了,大明上哪再找一個女真強酋來扶植,讓他們去和努爾哈赤互相牽製?總不能打完察哈爾打日本,打完日本又繼續打努爾哈赤吧?

就算現在的大明比原曆史上肯定要強一些,但這麼密集的大規模戰爭打下來,恐怕也非得給大明打出內傷來不可。

因此,培養費英東,並讓葉赫兩位貝勒認識到費英東的能力,將來能對他委以重任,這就是防止努爾哈赤狗急跳牆的一手提前準備。

按照原曆史上費英東的表現來看,最起碼,確保葉赫不會一戰亡國應該是能夠辦到的。

當然這些話高務實不會和索爾果明言,甚至也不會直接告訴費英東,讓隻是暗示費英東在這次戰爭中好好表現,爭取將來在葉赫成為一代名將。

年輕的費英東當然很感激高司徒的栽培,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一定打出威風,絕不給蘇完、葉赫以及高司徒丟臉。


最新小说: 我隻想成為好人 璀璨星光下的契約戀人 成為男主劍靈後,全宗門追悔莫及 開局當質子,我打造了無上神朝 穿七零:辣媳被糙漢掐腰強寵 封神:哪吒開局迎娶敖閏 我就一方塊人!你們收容我乾嘛? 我隻想簡單種個地,卻被萬人追捧 公路求生:我靠擺爛成為榜一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