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再加上緊鄰女真、朝鮮,又被一些人視為不太安全。還有移民數量問題,現在隻安排了保定、河間兩府的災民移民,名義上雖然有十萬出頭,但最終能抵達多少卻也不一定。
人口代表消費力,也代表貿易量,雖然大家未必總結過這些,但心裡總歸還是有這種思維的,因此相對於阜新,看好丹東的人就少了很多。就連跟著京華買丹東兩港區地皮的人,多半也隻是衝著相信京華眼光而跟投,不一定是他們自己覺得丹東的前途多麼看好。
於是高務實又隻好回過頭來思考丹東經濟發展的其他辦法來。
丹東的溫泉很多,但此刻沒什麼意義,京師的有錢人再無聊也不至於跑那麼遠去泡溫泉;丹東的硼儲量極大,占後世紅朝全國將近60,但現在也沒有意義,因為就算是京華也利用不上;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儲量也大,可建材由於位置太遠沒有競爭力,燒瓷器的話高務實也沒有這個計劃,畢竟大明國內不缺燒瓷器的好地方了。
再想想?嗯,丹東的水資源豐富,無論是淡水養魚還是海洋捕撈都不錯,可惜高務實又不會做罐頭,做鹹魚因為要消耗大量的食鹽,也沒什麼賺頭。
那麼農業?似乎這也不是丹東的強項,而且後世丹東的農業還主要依靠寬甸地區,現在的寬甸六堡卻顯然不歸丹東管。
最後思來想去,高務實終於想到一條:林業資源。由於丹東靠近鴨綠江,而鴨綠江上遊便是長白山山區,所以林業資源還是很豐富的。都不必去說女真那邊了,就寬甸六堡所在的那邊就有大量的林木。
根據他向劉馨谘詢得到的答複,寬甸地區的森林處於長白山和華北兩大植物群落的過度帶上,兩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長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紅鬆、沙鬆、紫杉、蒙古柞,華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赤鬆、油鬆、麻櫟、遼東櫟、板栗、臭椿等。
這些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由紅鬆柞木林逆演變為柞木雜木林,形成天然次生林。林木類型多為純柞林或與樺、山楊、色樹、榆樹、花曲柳等混生闊葉雜木林型。
這裡頭有些木材比較方便利用,比如遼東櫟就是造船木料,也適合做車軸、建材等,可以有很好的前景。而多數柞木也可以,甚至還能養殖生產柞絲。另外還有如樺樹之類,雖然木質鬆軟,但又是造紙的好材料。
至於現在的問題,高務實有些糾結的是他沒有打算在遼東新建造船廠——京華已經有南北兩個造船廠了,黃芷汀前不久又建議在定南開辦一家,這就有三大造船廠存在,已經完全夠用。如此此時在丹東又建一個造船廠,大概率會導致產能過剩。
那麼丹東的作用就隻能是承接長白山區木材轉運給山東這一條,換句話說就是經濟價值仍然不夠高。
這麼看來,隻有建造紙廠才合適。高務實想了想,丹東建了造紙廠之後,既可以讓遼東本地用紙不必依靠外省,又可以就近出口到朝鮮和日本,倒也一舉兩得。
之前說過,日本在壬辰之戰後搶了朝鮮很多造紙和印刷工匠,大幅提升了自己的造紙和印刷產業水平。但是不客氣的說,朝鮮的造紙水平顯然不可能超過大明,更不可能超過有高務實略作指點的京華。
京華隻要投產紙張,一定是東亞頂尖水平,而且還會分類。一類是傳統的紙張,諸如宣紙那一類適合書法寫作的;另一類是相對比較“歐式”的厚紙,能夠硬筆書寫的那一類。
硬筆書寫當然不是大明的主流,但這種紙更適合印刷,換句話說就是適合製成書籍,提高書籍的保存時間。
造紙這種事,在大明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尤其是對於改進紙張性能的技術,一般都會得到士林的讚譽,高務實當然不排斥,也樂意搞一搞。
這方麵的人才因為高務實之前就有想法,所以也招攬了一些,現在既然丹東必須找個龍頭產業出來,也隻能趕鴨子上架,先拉出來用了。
等高務實宣布京華會在丹東投資建設“大明最大的造紙工場”,丹東二字立刻變得金貴起來。京華說要搞“大明最大”某某,基本上不會有人懷疑。
然而港口用地已經賣完了,這下子工部莫名其妙地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丹東既然要建這麼大一個造紙工場,那麼丹東城的地麵顯然馬上就會升值,有意投資的人都等著工部的規劃圖放出。
規劃圖這玩意說起來還是高務實帶來的變化,以前大明搞建設可從沒有提前公布什麼規劃圖的,現在工部算是被高務實給坑了。
工部尚書石星本來以為高務實也會找他商量,因為他以為高務實會把紙廠建在城裡,誰知道高務實自說自話,以戶部名義在城外河港與海港的中間位置劃了片地,直接提議賣給京華。
當然,左手出右手進肯定是會被彈劾的,所以他又為此上疏給皇帝,陳述了這所造紙廠的意義,請皇帝批準。
丹東城都還在圖紙上,皇帝看了高務實呈上的“圈地圖”毫無觸動,大筆一揮就同意了。
就在高務實為了新建二城忙裡忙外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李如鬆自宣府抵京,正等候陛見。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麵子”、“幻境hj”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書友20190308165550398”的10張月票支持,謝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