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會見李如鬆(完)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455章 會見李如鬆(完)

第1455章 會見李如鬆(完)(1 / 2)

第1455章會見李如鬆(完)

按照朱應楨的說法來看,大抵他是覺得隻有直接與大明接壤並且關係不睦的對象是不能賣炮的,像日本這樣隔著大海的對象,賣點火炮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真的沒有關係嗎?去年一年,光新式二號重炮(萬曆十四年款)就賣給日本至少四十多門,而且這還隻是從北洋“漏”出去的部分,南洋方麵有沒有還不好說。

根據高務實的了解,福建乃至廣東那邊也有去日本做買賣的,而南洋諸港去年的非京華係民間商船購進了六十二門二號重炮,有些是宣稱要給自己的船隻加裝,更多的則是說要換新(以前他們就載炮)。

京華的各處私港隻是在船隻出港時檢查載炮數量、統計火炮規格(口徑),不可能還去檢查火炮使用的年限這些,所以京華雖然對於這些民船的總載炮量有數據,但他們的火炮究竟是新炮還是舊炮那就不知道了。

去年南洋方麵的民間商船實際加裝的火炮是二十七門,那麼剩下的三十五門去哪了?都是更新換代了嗎?不知道,因為京華沒法查。

況且這話又說回來,他們就算換裝了新炮,那淘汰下來的舊炮去哪了?這也沒人能管,因為他們可以說是出海之後遭遇了海盜或者火炮發生嚴重故障,於是臨時拆換掉了。

這玩意怎麼管?他說損毀了之後發現沒法修複,直接扔海裡了,你還能逼他撈起來檢查嗎?京華也不可能管這麼寬,而朝廷麵對這種新情況,也沒有什麼出台什麼製度來阻止——這個年代皇權不下縣,那就更彆提出海之後了。

如此來看,高務實估摸光去年一年,日本方麵有可能搞到的新式二號炮說不定達到六七十門。二號炮是船用基本重炮,也是京華外售的最大規格。至於船用一號重炮,那個隻有京華自己有,大明的水師在京華兩洋艦隊麵前就是個弟弟,現在朝廷又缺錢,目標也還在陸上,根本不可能去買這種吞金獸。

但是船用三號炮就不同了,這玩意的裝載量比二號炮還大得多,事實上大明商船裝備率最高的就是三號炮(因為三號炮基本可以防備已經被京華掃蕩過多次的零星海盜了)。

三號炮裝載量有多少?連京華都沒有確數!大致估算光是停泊在京華諸私港的民間商船,三號炮的裝載量就不低於兩千門。

為什麼?因為這年頭不是無畏艦時期之後,沒有“全重型火炮”理念,也不可能這樣設計,所以船用火炮一裝就是十幾門往上——這還是民船水平,京華自己保有量最大的武裝運輸艦,載炮量是單艦二十八門炮,其中二十門三號炮,八門二號炮。

不低於兩千門三號炮又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每年光是迭代更新就可能要換掉一兩百門。這一兩百門三號炮到底是不是真換掉了,誰知道呢?

這就好比後世人的私家車出了質保期,也不一定建議你5000公裡一保養,你就真的5000公裡去保養,我6000公裡去怎麼了,7000去怎麼了?隻要不超過太多,其實基本沒問題,火炮這玩意也是一樣。

現在東洋倭寇、南洋海盜被京華掃蕩得元氣大傷,這些民船如果老實一點,每次都跟著京華的商船大隊跑,根本沒有海盜敢去作死。那麼,他船上的火炮使用率就肯定不高,於是隻要保養得當,迭代更新其實並不迫切。

但從京華的火炮出售量來看,他們似乎還挺迫切的,這就有問題了。高務實本來沒太在意,現在回頭想想,他不禁嚴重懷疑這些民船也參與了私下賣炮——未必是直接轉手賣新炮,他們也有可能自己裝了新炮,卻把舊炮賣掉。

按照日本買炮溢價率這麼高的情況來看,他們賣二手舊炮給日本,回頭找京華買新炮,搞不好還能從中獲利!

艸?

合著就老子一個老實人在虧本?

好吧,也不算虧本,畢竟京華出廠價已經是成本的兩倍甚至兩倍半了,隻能說賺得還不夠多。

但賣炮給日本真的沒關係嗎?屁啊,肯定有關係,關係大著呢!

這年頭的艦炮和陸炮又沒有很大的差彆,艦炮從船上搬下來,再給它整個拖車,那就是陸炮了好吧。

朱應楨真正的意思是大明和日本隔著大海,雙方之間又不會打仗,所以賣炮無所謂。可他哪知道最多過幾年雙方就得交手?

而更奇葩的是,這兩位還代表勳貴們來慫恿自己帶著他們去搶石見銀山!

好家夥,那你們之前賣炮是衝著讓人家拿你們的炮打你們自己?

“不敢把武器賣給敵國的軍火商不是好軍火商”,“資本家為了利益,可以賣出絞死自己的繩索”……資本主義果然牛逼啊!這群逼崽子才從農奴主變成資本家多久啊,覺悟就這麼“高”了?

不過高務實現在沒工夫抨擊他們,而且事實上他們目前的做法雖然等同於是在資敵,不過這事換個角度來看也沒那麼壞。

從大局上而言,高務實現在最需要的是培養一個階級出來,隻有這個階級誕生並且逐漸強大,大明這座巨艦才有可能被他們一點點的推動著改變航向。路線是最重要的事,遠遠勝過具體的一些細節。

更何況,這個細節導致的麻煩在高務實眼裡不僅仍然可控,甚至某種程度上而言還有好處。比如說日本的軍事力量雖然會因為這個原因被加強,但大明的敵人不可能總是蒙古、女真這些裝備落後的對手。

將來沙俄東擴,人家也是有熱兵器的;歐洲那一票浮海而來的強盜更是分分鐘變身餓狼,所以大明不能隻有拿熱兵器欺負冷兵器對手的經驗,它還需要有與同等裝備水平對手作戰的經驗。

日本人的火銃(火槍)水平還過得去,現在又有了火炮,但萬幸的是這個火炮的根子掌握在高務實手裡。高務實隻要注意到了這一點,就能悄悄調節,讓日本人的火炮數量處於可控的範圍之內,這麼好的練手對象可不容易找。

賞花會按時召開,西山彆院一大票勳貴武臣之中多了一個文官,但似乎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一點也沒將高務實當外人看的意思。

也難怪,這場賞花會橫看豎看,倒似乎是北洋海貿同盟的一次聚會,高務實堂堂一個盟主怎麼可能變成外人?真正感覺自己像個外人的,反倒是李如鬆。

李如鬆總感覺這群勳貴對自己的態度不對勁,一個個看似親切,實際上連臉上的笑容都帶著淡淡地疏遠,客氣有禮卻拒人於千裡之外。

李如鬆這才知道,在這群累世勳貴眼中,哪怕他是“寧遠伯應襲”也依舊是個外人,更是個暴發戶,根本不值得他們在意。

也是,人家兩個國公、一個國公長孫(定國公長孫徐希臯,父早逝),十幾個侯爺、小侯爺,哪個都比他地位尊貴,甚至就算是伯爺們也都是,也比他這個新出爐不久的小伯爺尊貴。

至於職務,這一票大爺誰不是五府之中輪換了多年的,五軍都督府跟他們家後院沒差,個個都是“軍中老臣”——當然,會不會打仗那是兩碼事,反正“資曆”擺在這兒了。

就算朱應楨、張元功這倆位連騎馬都隻能騎逍遙馬的國公爺,論“軍齡”那也不得了,一個兩個全是七八歲就當到錦衣衛千戶的“老將”,他李如鬆“參軍”都十多歲了呢,沒得比。

李如鬆唯一的優勢大概隻有差遣——這裡注意一下,總兵從來不是職務,一直是差遣,李如鬆的真正職務是“右軍都督府左都督”,而且這個左都督還是打完西北才剛拿到的,之前一直是都督府的都督僉事,也稱僉書。換句話說,他之前一直是在座頂級勳貴們的下屬。

高務實在一邊聽著朱應楨和張元功兩個根本不會帶兵的“老領導”宛如教訓後輩一般和李如鬆說話,覺得這個世界還真t荒唐。

給你們倆五萬大軍,人家李如鬆帶五千兵搞不好能一戰全殲,結果現在反倒是李如鬆在這邊聽你們鬼扯什麼“你此去遼東該當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真是魔幻啊……

好在兩位國公隻敢跟李如鬆這個“暴發戶勳貴”裝模作樣,還記得真正的話事人是高盟主,鬼扯了一會兒之後便把話題一轉,朝高務實看了一眼,道:“我二人見識淺薄,也就這些要說的了。大司農乃是天下名帥,還是勞請大司農拾遺補缺,再細細交待一番,以免壞了朝廷大事。”


最新小说: 凝氣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擊 饑饉:人類相食史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乾了 巫師不朽 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重生2012,開局5個億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性轉狐妖的我才不要成為寵物 我具現了仙劍世界 這個鳴人是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