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遠東一盤棋(四)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537章 遠東一盤棋(四)

第1537章 遠東一盤棋(四)(1 / 2)

第1537章遠東一盤棋(四)

在高務實的表述中劉馨了解到,關原之戰的性質其實是因豐臣家內訌而爆發的戰爭,即秀吉原配北政所寧寧所撫育的清洲武功派、秀賴生母澱殿茶茶所暗中扶持的近江奉行派之間內訌,然後他們所爆發的衝突被五大老利用,而此利用在名義上來說,則是用來爭奪豐臣家下一代話事人的戰爭。

當時高務實就明確表示,說這場戰爭的性質至少在當時的日本人眼中,不是東、西兩軍中的誰跳出來造豐臣家的反,因為兩軍都打著為豐臣效忠的旗號。

作為當時能夠代表豐臣家的唯一一人,豐臣秀賴當時比朱翊鈞登基時還小,指望他能有什麼政治立場?

原曆史上高拱感歎一句“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本意明顯是要求內閣和朝臣們要承擔起責任來,因為“治天下”的權力現在是被大行皇帝托付給我等了。

結果就被張居正、馮保故意歪曲,讓兩宮和小皇帝以為高拱這話的意思是要取而代之,繼而葬送了政治生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孤兒寡母的政治能力一般都靠不住。

對於豐臣宗家來說,東西兩軍都在局裡,都是我的家臣,我怎麼乾涉呢?我幫誰不都一回事嗎?

所以,關原合戰並不是標誌著德川家取代豐臣家,成為日本下一代的統治者的戰爭。如果有一個事件標誌著德川家正式取代豐臣家,那這個事件隻能是德川秀忠繼任第二代將軍。

征夷大將軍,本是為討伐阿伊努族(蝦夷)所設立的臨時官職。而將軍之位,隻有當世襲製確定時,才能標誌著新政權的建立。

從德川秀忠繼任二代將軍開始,豐臣家的遺臣隻能為保全豐臣家的家名而鬥爭,而豐臣家最後的實力派加藤清正之死亡,也標誌著德川家對於殘餘勢力的清理完成,之後大阪冬、夏之陣隻是水到渠成罷了。

為什麼說五大老利用了豐臣家內部的這場衝突呢?這和高務實多次在她麵前所強調過的豐臣家平定天下的方式有關。

原先各處的強大割據勢力中,長宗我部、島津、伊達的勢力被削弱;織田、柴田、北條被消滅;這些勢力已經完全退出了牌局,而五大老的情況則各不相同。

德川家康是移封:雖然是增封,但是離開了故土和易於防守的東海道與甲斐。

這裡反倒是高務實給劉馨這個專業人士做了一番科普,告訴劉馨說當時日本的關東平原其實並不是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而是分布著許多的河網和沼澤地的處女地。

然而德川家康真可謂是日本的一代人傑,其帶領屬下開發關東,把豐臣秀吉硬塞到他手裡的炸彈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了數百萬石的強大實力。

再加上侵朝戰爭中,德川家並未出兵,保存了有生力量。豐臣秀吉死後,居五大老首位,紙麵實力毋庸置疑是第一名。

上杉景勝也是移封:從越後前往會津,紙麵實力同樣大大加強。移封前的上杉家,早已不複“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當年的雄風,越中之地儘失,越後先後爆發禦館之亂和新發田叛亂,國力衰竭。

幸而景勝和直江兼續善於投機,較早投靠了豐臣秀吉,被後者作為榜樣樹立起來,用以吸引諸侯主動歸附。

所以從越後前往會津,真的是離開了爛攤子另起爐灶,而上百萬石的封地也讓他坐穩到牌局上,成為博弈者之一。

宇喜多秀家是增封:從原來的宇喜多舊領地增封了播磨部分地區。說起來,秀家在秀吉麵前可謂是備受青睞,自己是秀吉養子,妻子是前田利家愛女豪姬,九歲繼承家業,在朝鮮建立軍功,是豐臣秀吉指定的五大老人選。

在豐臣政權裡,他作為子輩中僅剩的幾人,扛起了非常重的擔子。然而不幸的是,前幾年家中的動亂削弱了宇喜多的實力,而且朝鮮戰場的軍功到後來並沒有轉化成實際封地上的提高,所以到關原之戰的時候,宇喜多實際上是紙麵實力最弱的一位大老。

但是宇喜多秀家本人確實堪稱青年才俊,在軍事上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才能,而且在關原之戰中,宇喜多軍也是西軍實際參戰的軍隊中當之無愧的主力。可惜不到50萬石的封地真的很難讓他有底氣、有實力扭轉乾坤。

毛利輝元是理論增封,實則減封:豐臣家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可謂是給毛利勢力施儘了恩惠,不但讓自己的外甥入繼小早川家,還在九州增加了大量的毛利兩川的領地。在關原之戰之前,可以說是在紙麵實力上唯一能和德川家扳扳手腕的勢力,可是事情也壞在其國內令出多門上。

小早川由於隆景的原因,尤其受到秀吉的器重,已經漸漸分了出去;吉川廣家和德川走得很近,毛利秀元又主張不要摻和關原的戰事。這就最終導致毛利家在關原之戰中不是吃就是睡,還有一個臨陣跳反。

前田利長是增封:前田家一向是站隊的好手,在利家時代,就靠及時降服老友秀吉,保住了善戰和忠義的麵子,也撈到了百萬石級的俸祿。

到了兒子前田利長這一代,威望和武勇自然衰退;且在關原之戰前就險些爆發加賀征伐的行動,前田家不得不讓阿鬆夫人前往江戶作為人質,以避免被討伐。

在五大老中的三人抱團在一起的時候,前田家很適時地選擇了兩邊下注,以主力加入東軍,以利政加入西軍,而家康也當然對五大老中稍弱一些的前田利長的加勢表示歡迎。

事實上,前田家的軍隊並未直接出現在關原戰場上,而是在北陸負責攻打越前的西軍,這也是前田家善於投機的表現。

之前就說了,豐臣家的分封體係,並不是豐臣氏作為高階的封建領主指揮下級封建領主的製度。豐臣秀吉完成的事業,更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稱霸,而不是實際統一。

相較於這一點,他因為軍事能力之有限、原本家格之不足以及個人性格之差異,所以不如織田信長的行動果斷和徹底。

在統一過程中,他分封了非常多的實力派外樣大名,但是自家的譜代大名反倒弱得可憐。

有一種說法是,豐臣秀吉的計劃是將朝鮮的土地分封給這些譜代家臣。可是朝鮮征伐的失敗,讓他的一眾譜代不得不大都蜷縮在九州島上。

他本人在世時,尚可以用個人威望和才乾駕馭這些和他結盟的大大名;在他本人死後,由於秀賴年幼,再加上大和大納言一支已經斷絕,本家勢力的急速衰退和譜代勢力的羸弱,勢必引起眾外樣大名爭奪領導權。

至於五大老在關原之戰前後的表現,當然也完全不同。

德川家康可謂謀略拉滿,在關原之戰中,展示出了極高的政治水準和戰略水平。德川家康其人,並不像是後世所說的陰險狡詐;相反,在戰國時代的這些佼佼者中,他算是非常仁慈和有人情味的人——是否真心且不去論,至少表現出來的是這樣。

在關原之戰之前,德川家康做的許多事情都讓人感到此人是個忠厚之人:

三河動亂,他沒有濫開殺戒;三方原為保護遠江國人眾,他率領劣勢兵力主動出擊;平定甲斐,他主動保護武田遺臣和後裔;織田信長死後,他主動保護信長遺孤,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戰而不落下風;秀吉死前,他立誓守護豐臣家千秋萬代。

所以高務實告訴劉馨,在那個時候,老烏龜的名聲是各大名中當之無愧的日本最佳。

當石田三成和武將派對立時,積極拉攏武將派;組織會津征伐,完成了大軍集結;托付鳥居元忠,展示了三河武士的人情味;在大軍東進途中,發生了大阪城拘捕人質的事件,家康又適時地召開小山評定,巧妙地利用逆反心理,告訴大家想走的都可以走,反而團結了諸將,有了共同的目標。

如果說西軍的目標是鏟除二臣賊子德川家康,拱衛豐臣天下的話,那麼東軍的目標則顯然更加簡單粗暴:砍了石田三成,還天下一個太平。

這樣來看,東軍不論正義與否,都隻會比西軍更加團結;況且西軍裡真正抱著決戰態度參戰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數。

開戰之後,家康仍舊不忘繼續施展政治攻勢,穩住了毛利軍,唆使小早川秀秋反水,直接導致東軍三倍於西軍:這還是在德川軍一支在牽製上杉軍,一支被真田軍拖延的狀態下達成的。

這就叫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種境界,是當時的日本沒有人能夠匹敵。

上杉景勝這邊,說實話他的表現已經不重要,因為戰略決戰的位置轉移了,而當時日本的條件是不允許長期相持戰的,所以上杉能做的事非常有限。

在戰爭爆發前,上杉牽製了德川的主力部隊。可是德川家康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從他在東海道上慢悠悠地行軍,就是知道征討上杉隻是個幌子,真正重要的是在上方舉兵的石田的動向。

雖然原本就沒什麼指望,但上杉家的表現也可謂是比較糟糕的。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直江兼續居然連長穀堂城都沒有打下來,真是連家門都出不去。

有的人說上杉應該主動追擊德川軍,其實這個不太現實。德川家康當時在征伐上杉這邊留下的,是他的次子結城秀康,而此人素有驍勇善戰之名。

要想實現在後方攪渾水的目標,要麼把德川家領地打通,要麼一路追上東軍大軍。但是在這些目標實現之前,伊達和最上軍早就把上杉領地打穿了。所以,上杉家真的是最大的雞肋。


最新小说: 重生2012,開局5個億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性轉狐妖的我才不要成為寵物 我具現了仙劍世界 這個鳴人是玩家 一寸山河 生活係神豪 丹道儘頭我為皇 抗戰:袍哥將軍,帶雲龍混成元帥 修仙女配發癲第一劍,先斬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