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進與退(下)
正如皇帝所料,高務實不僅能得知慈寧宮中的消息,也能猜到皇帝當時與慈聖太後說那番話的意思。
在高務實看來,皇帝最重要、最關鍵的有三句話。
“漫說定南都護,倘若將來他果為朕克複漠北,封狼居胥,朕何吝封侯賜國之賞”;
“朕若真站在這般假設上來看,也以為雲、桂之地很難擋得住他。可是對於有功之臣,朕不認為非要以欲加之罪而陷之”;
“朕以為,隻要朕與大司徒這份君臣情誼始終維持著,雙方‘君君臣臣’,至少在朕與他尚在之時,這些事情不會發生”。
這三句話,前一句比較獨立,意思很明確,就是封官許願,把功賞酬勞直接擺在明麵上,隻要完成,朕就給你。
但是這個許諾並不完全,因為當他這段話說完之後,太後就立刻就表達了懷疑。
太後認為高務實在南疆的實力、影響與南北二京其餘勳貴都不同,皇帝所謂“賜國”——即封國公,不可能和其他國公一樣隻給個名號就完事,而是隻能真正裂土封王一般的“賜國”。
然後呢?然後皇帝隻是笑了笑,沒有更進一步的明確回答。這就意味著,要麼皇帝心裡有一個計劃但現在不方便說,要麼就是皇帝心裡其實也還沒有定論,事情存在不小的變數。
至於第二句和第三句,則都是皇帝對於太後懷疑高務實在南疆實力太強的回答,本質上是針對同一個問題的兩個反應。
上句的潛台詞是“朕也知道他在南疆很強很強”,下句的潛台詞是“朕認為他能把握這其中的度。”
什麼度?有兩個度:本身實力的強度以及對皇帝、朝廷的態度。
態度方麵,皇帝看起來比較有把握,因此他是明說“至少在朕與他尚在之時,這些事情不會發生”;然而在南疆京華之實力方麵,皇帝隻是點明京華的確很強,卻沒有進一步去肯定高務實會如何如何,反而說了一個“可是”。
“可是對於有功之臣,朕不認為非要以欲加之罪而陷之。”
前者用所謂語法來說,就是祈使句,也叫命令句,表達了完全的肯定;後者的這個“可是”則不然,因為他不僅用了“可是”,並且用上了“不認為非要以欲加之罪而陷之”——那就是說,還是有機會“要以欲加之罪而陷之”的。
作為前世一位秘書出身的基層乾部,高務實對於“指示精神”的敏感度絕非尋常可比,漫說是遣詞造句出現了如此大的變化,就算隻是一個字的變化,他都能準確發現並且迅速進行分析,以此來確保自己不會領會錯誤。
皇帝這番話,意味著他也不能確定高務實在南疆的實力——尤其是兵力,是否會出現進一步的膨脹,而對於萬一出現了進一步膨脹之後他該如何應對,皇帝心裡也不是很有把握:說不定隻好“以欲加之罪而陷之”。
對於高務實而言,這相當於是一個警告,甚至是劃了一條紅線。這條紅線並不是非常明確,即南疆的兵力紅線到底是多少人——然而,它一定是存在的。
不過,皇帝的最後一句關鍵的話裡,卻又透露出另一條隱藏信息,即皇帝同意了慈聖太後之前的一個觀點:南疆強,關鍵是高務實本人強,一旦高務實本人不存在,則南疆對於朝廷的威脅就大大降低了。
慈聖太後有這樣的理解不難解釋,甚至皇帝會同意她的看法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都認可一句話:“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除了這句話,中國自古以來還有一句更通俗的表述:“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因此從古至今莫不強調名將的作用,而縱觀軍事史,似乎也表明了這句話、這個思想的正確性。
然而目前的大明朝,至少有兩個人“不完全同意”這個看法。這兩個人,一個是戚繼光,一個就是高務實。
一場戰爭的勝利,背後的原因是極其多樣化的,主帥的英明神武隻是其中之一。在拉攏人才時,君主可能會搬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突出強調關鍵人才的重要性,但真正的戰爭絕不會這樣簡單。
可惜,現在這話說得太多,以至於連皇帝或者說統治階層自己都完全相信了。
英雄、戰神的故事確實吸引人,故“軍易將難”的說法越來越流行,似乎所有的軍事對抗,就是戰神、兵聖們展現天才的舞台。
總之,隻要你有了個戰神,你的軍事行動就會一馬平川,你的軍隊就會所向披靡。而反之,你如果打了敗仗,肯定是因為你的將軍都是驢球蛋子,或者是敵方出了碾壓你方將領的戰神。
然而,在高務實看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還是後勤。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裡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能打得匈奴哇哇叫,固然和他倆卓越的個人能力分不開,但更重要的原因依然是漢武帝肯燒錢,並且有錢燒。
這個“千軍”,如果是紂王驅使的奴隸,如果是大宋養的家豬禁軍,如果是凱申物流拉來的壯丁,那自然相當“易得”。然而也因此很難打勝仗,其肉食者不謀不察,反而感歎沒有名將導致失敗,仿佛隻要天上掉下個諸葛亮到自己一方就贏定了似的。
在此時絕大多數統治者、統治階層眼裡,士兵根本不是活生生的人,不過是田裡、山裡捉來的野怪,漫山遍野都是,那自然“千軍易得”。
然而這千軍被抽鞭子驅使,被當賊一樣防著,同時還指望他們給自己賣命,便真有一二名將又能怎樣呢?因此高素質的士兵其實也很重要,並且這在高務實眼裡依然屬於“後勤”的範疇,而並非隻有物資保障才算後勤。
一方的士兵身體強壯、訓練有素,另一方都是老弱病殘、烏合之眾。這樣打起來,勝利的一方真需要什麼“戰神”來領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