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均答道:“壬辰年包括我在內,全國都對倭寇掉以輕心,以致一遇戰事便土崩瓦解,繼而各路大軍都畏敵如虎、一潰千裡,但現在已經不是壬辰年,官軍都已做好防備,可以擊退倭寇。”
伊鬥壽鬆了口氣,再問在海上攔截是否為上策,元均答道:“當然是上策,隻是我擔心李舜臣……您也知道,李舜臣此人極為謹慎,壬辰年長門浦海戰之中李舜臣便隻是觀戰而不肯加入。此人從來都是隻打自己有把握之仗,常常不能與朝廷國策保持一致。”
伊鬥壽頗感憂慮,歎息道:“我也為此擔心,李舜臣即使接到命令也隻憑自己判斷,太過特立獨行。若他認為不可率先於海上攔截倭寇,那倭寇便將登岸,我們也將失去先機。”
元均見狀,立刻請令道:“判府使,請將水軍交給我,隻要是將領,接到軍令要有不畏生死的勇猛,我元均便有著李舜臣所不具備的勇猛。”
伊鬥壽見元均要將李舜臣取而代之,稍加思索便猜到元均恐怕是彆有用心,皺眉道:“我雖然不知詳情,但也知道你與李舜臣有著多年的私人恩怨。你在此時要統帥水軍,是不是對李舜臣的私怨有些過大了?”
元均很是不服,自辯道:“判府使,對戰功的渴望以及對競爭者的勝負欲隻會令為將者更為強大,難道您不曾聽說過遣將不如激將之說麼?判府使,請讓我返回水軍。若能如此,在倭寇登陸之前,我定將他們全部水葬!”
話說到這個地步,按說伊鬥壽無論如何應該給句痛快話了,但伊鬥壽知道此事非同兒戲,還是不敢輕易承諾,便讓元均先行回去,隻說自己自會思量。元均無奈,隻得先行告退。
而另一邊,世子光海君也對戰事極為擔憂,對謀士李爾瞻道:“形勢危急,我擔心即使防備也不一定能夠阻擋,還是應給義兵們發文行令,讓他們協助官軍共同奮戰。”
李爾瞻答道:“即使現在發文行令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說不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還不如不發令。王上處死了金德齡,邸下您若是義兵將領的話,接到那種王上和世子發來的號令會有何感想?不過依我看,義兵們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重新戰鬥的,請邸下不必為此擔憂。
還有,往後要對像伊鬥壽那樣的西人更為關注,因為待戰亂結束,王上必將會對此前的事進行問罪,其實也就是向柳成龍和南人們問責。王上在問責之時會利用誰?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也需要提前準備。”
世子光海君聽李爾瞻又提黨爭,心中不快,指責李爾瞻道:“在這戰亂之中非得這麼做不可麼!戰亂將起,卻在此時考慮爭鬥朝臣!為何事事會都要與黨爭相連?”
李爾瞻奉勸說戰亂已經發生,所以才必須未雨綢繆,但世子光海君發了脾氣,聲明說自己不想理會。
另一邊的日本,豐臣秀吉在再次出兵之前果然也想到李舜臣的威脅,意欲先行除掉此人,以免渡海登陸之後的日軍再次陷入糧荒,於是他找來小西行長謀劃,並表示這是讓小西行長以此抵罪。
小西行長也猜到太閣不太可能殺他,因為這會打破武將派和奉行派之間微妙的實力平衡,而對於針對李舜臣,他也早已有所準備,當即獻計道:“臣下以為可使用離間計,在臣下停留朝鮮的那段時間內,認識了不少朝鮮官吏,臣下可以悄悄給其中一位官吏偷偷發出消息,說我們的船隊將要襲擊西生浦。
據我所知,李舜臣此人異常謹慎,絕對不是聽到情報就會出擊的莽夫。但也正因如此,眼見西生浦將被襲擊而不肯出擊的李舜臣,一旦被朝鮮王和朝鮮朝廷知道後,又怎麼可能會被輕饒?
朝鮮朝廷中真正信賴李舜臣之人屈指可數,多數官吏和將領對李舜臣的特立獨行都有擔憂,也有很多將領嫉妒李舜臣的戰功和權力,而朝鮮王又是個昏君,錯過攻擊我們機會的李舜臣一旦被他懷疑,哪怕僥幸不死,至少也會被免職。”
對於小西行長此番謀劃,豐臣秀吉和前田利家都認為可行,秀吉便問該用何人充當誘餌,小西行長心中立刻便想到了一直與自己不對付的加藤清正,欲借此戲耍加藤清正一番,便向豐臣秀吉提議:“臣下建議,太閣殿下可用加藤清正為誘餌。加藤威震朝鮮,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旦朝鮮王得知加藤到來,必定驚慌失措、嚴令出擊,故而以他為誘餌是再合適不過的。”
但秀吉卻有些擔憂,遲疑道:“可是,正因為加藤威名過甚,一旦李舜臣也覺得擊敗他是一樁大功,忍不住真的出擊了,那加藤不豈不九死一生?”小西行長自然再三保證李舜臣極其謹慎,絕對不會出擊。
誰知他這樣一來,反倒讓豐臣秀吉多年形成的禦下思維活躍起來了,對小西行長的心思一猜即中,大笑道:“我雖然知道你們兩個關係不好,不過你這也太過分了。”
小西行長心中一驚,暗道要壞,哪知道豐臣秀吉卻接著道:“不過,賭上性命的大賭才是最令人振奮的!此次加藤的命運竟然是掌握在李舜臣的手中,哈,這可真是有意思。我也對此忽然提起興趣來了。”
前田利家見勢不妙,連忙道:“太閣殿下,加藤清正是我軍大將,更是豐臣家嫡係武力支柱之一,拿他去賭……去做這樣的誘餌,是否過於危險了一些?倘若真有個萬一,對於豐臣家的打擊也是很大的。”
然而秀吉卻霸氣地擺了擺手,道:“加藤的為人我最清楚不過了,就算我明著將這件事的危險告訴他,他也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甚至還不會允許有人和他爭搶,而我也相信加藤命不該絕,海上不是他的歸宿,利家你就放心吧。”
於是,在小西行長略顯呆滯的目光下,秀吉下定決心就按小西行長的計略來辦,同時發布命令召集領主大名及直屬臣下前來參加軍議。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麵子”、“書友20191018172646328”、“書友20190724085311580”、“單騎照碧心”、“阿勒泰的老西”的月票支持,謝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