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5章劍指東瀛(十三)態勢
麻貴大軍陡然南下,不僅朝鮮方麵感到錯愕,日軍方麵也始料未及,以至於靠前部署的日軍被輕易擊潰,雙方戰線一下子拉平到了開城一線。
日軍方麵對此既有震怒,又有驚恐。此次崩潰式的大敗其實與日軍的用兵方式有一定關係。日軍侵朝雖然兩次都堪稱兵力雄厚,但經過上次與明軍的全麵交手,他們已經知曉明軍的厲害。
簡單的來說就是己方兩倍兵力時都隻能勉強守住,若不能集中四到五倍兵力,那根本沒必要發動對明軍的進攻,因為壓根打不過。
甚至說“兩倍兵力能守”,那都得是對麵明軍並非絕對主力的情況下,如果對麵明軍是其精銳,則必然配備了大量火炮,如此一來就算日軍有兩倍兵力,其實也很難守。
說到底,明軍的核心優勢其實就是明軍在打富裕仗,而日軍條件有限,隻能打艱苦仗。這時候就又引出另一個麻煩,那就是既然守不住,自然隻好撤,可是撤退比防守反而更難,因為明軍的騎兵優勢對於日本而言比他們的火器優勢還要巨大。
後世的東洋馬挺著名的,但其實從曆史上來看,日本雖然一直存在木曾馬、宮古馬等七種本土馬,但是個頭都比較矮小,平常的使用還可以,用於戰爭完全不行。
事實上自唐朝開始,日本就已經關注“馬政”的研究,但是限於條件,一直到德川幕府時期,日本馬的個頭還是超不過1米,甚至比一些國家的驢都要矮。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積極引入歐美各種製度,發展本國的生產,開展國家建設。儘管當時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但是騎兵仍然是陸軍的主力,在汽車普及之前,馬還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所以馬政問題就更被日本重視起來。
一直到1867年,機會終於來了。當時法國為了報答日本拯救了法國蠶業,贈送給日本26匹阿拉伯馬,不識貨的德川幕府將之送給了大名和家臣。明治維新後,這批阿拉伯馬被陸續收回,作為種馬,用於改良本土矮馬。
經過十年左右的繁衍,到了1887年,日本馬的平均身高從1米增長到1.3米,不過由於種馬數量過少,大多是近親繁殖,因此效果也並不是很理想。於是日本成立了三田育種場,並製定了30年的馬種改良計劃。
自此之後,日本從世界各地引進各種良種馬,並學習西方先進的畜牧技術。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馬的平均身高已經達到1.4米,體重達到329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標準已經完全超越了當時韃清主流的馬種。儘管與歐美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日本當時與歐美並沒有開戰,因此影響並不大。
到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期,彼時日本戰馬身高已經達到1.47米,但是和俄國的頓河馬還是有相當的距離。八匹日本馬拉不動一輛炮車,但六匹頓河馬卻能拉著炮車健步如飛,這就是差距。
為了縮小差距,1906年時,日本的30年改良馬種計劃結束後,其政府又立即設立馬政局,開啟了第二個30年種馬改良計劃。
按照當時的數據,日本國內有150萬匹馬,選取6000匹作為種馬。大體有以下三種類型:輕型馬包括阿拉伯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純種馬,主要用於人騎乘;中型馬包括盎格魯諾爾曼馬、海克尼馬;重型馬主要是法國佩爾什馬。而後來在日俄戰爭中繳獲的頓河馬也成種馬之一。
到了1923年,日本國內已經設立了六個馬政管理區,專門負責馬匹改良的監督工作,國內的馬場也發展到了三個。很快,種馬所就遍及全國,並且還免費給民間雌馬配種。
為了培養專門用途的馬匹,日本針對性地進行分類:諾爾曼馬雜交的混血馬,用於騎兵作戰;頓河馬後代用於日本陸軍炮兵,輜重兵,用於物資運輸;阿拉伯馬的後代,主要用於馬術比賽,也有一小部分作為日本高級軍官的坐騎。
總之到了1939年,日本馬的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了160公分,比當時中國的馬匹體型身高要大很多,因此被中國軍民稱之為“東洋馬”。
高務實當年作為曆史愛好者,又是某些一戰、二戰遊戲的忠實玩家,對於這些情況是了解甚深的,他在京華搞馬種培育也已經二十來年了,考慮到京華是蒙古馬的主要“中間商”,自然也對明軍的戰馬有所影響。
尤其是在漠南大戰獲勝之後,高務實對軍隊的影響力大增,宣大三鎮的戰馬大多已經是蒙古馬的混血品種,其混血主要包括阿拉伯馬、阿哈爾捷金馬(中亞汗血馬)和伊犁馬,還有少量的阿克哈—塔克馬等血係。
說到這兒,比較熟悉馬匹的人看了就會發現,這種培育似乎有些熟悉。沒錯,其實最早的沙皇俄國利刃——哥薩克騎兵的忠實夥伴頓河馬差不多就是這樣培育出來的。
原先大明從土默特、鄂爾多斯部手中獲得的蒙古馬,身高(指肩高)一般在120135厘米左右,也就是典型的蒙古馬身高,而在京華商社旗下馬場堅持育種優選二十餘年後,現在已經能穩定培育出140144厘米左右身高的戰馬來了,初步具備了早期頓河馬的水平(曆史上頓河馬也是在不斷優選進化的)。
不過眾所周知,即使育馬選種這事京華可以乾,但大規模養馬這事最好還是交給專業族群,所以高務實也和土默特深入合作,積極改良整個漠南蒙古馬馬種,而鄂爾多斯部在高務實平定哱拜之亂後也加入了這一體係。
按照預定計劃,在伐元勝利、大明收複察哈爾之後,也開始以大寧為中心建立自己的軍用馬場,多管齊下保證戰馬供應及馬種的不斷改良進化,不過這需要時間,目前才剛剛起了個頭。
國家大政動輒十年才見成效,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高務實這些年之所以能讓大明做出那麼多改變,根子上就在於他作為一個與皇帝同歲的政治新星,在個人崛起的過程中也保證了政策的延續性。
這就好比後世很多國家一會兒轉左,一會兒向右,拉拉扯扯許多年,結果無非一事無成。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一個國家政治穩定,堅定一個方向眾誌成城齊心協力,那你彆管它是向左還是向右,其發展一定都比搖擺不定強十倍。
國之大策最忌朝令夕改,這便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