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章 劍指東瀛(卅九)事皆有因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871章 劍指東瀛(卅九)事皆有因

第1871章 劍指東瀛(卅九)事皆有因(1 / 2)

第1871章劍指東瀛(卅九)事皆有因

董一元軍中火藥庫爆炸這件事的發生看起來頗為蹊蹺,但其實有跡可循,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其自找的。

問題的源頭發生在平播之戰以後,當時董一元部北調,原先是打算讓他回鎮甘陝,不過他走了一段時間之後風聞南寧候有意親征朝鮮,立刻認為朝鮮一定會是個立大功的地方——這倒不奇怪,但凡高務實親自出馬的戰爭,對於手底下的將領而言從來都是刷戰績。

董家本來就是世家將門,他和兄弟董一奎也都算是當世名將之一,雖然比起戚繼光、李成梁這種老一輩自然頗有不如,但比起晚輩之中的麻貴、李如鬆而言則還能勝在資曆更老。

然而,董家兄弟雖說這些年來都立了不少戰功,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吃了不少掛落。至於官職那自然即是時起時落,加銜就更不用說了,運氣好的時候加銜宮保,運氣差的時候一擼到底。

總而言之,平播之戰以後他好歹把宮保撈了回來,但恩蔭卻還差了點,不夠兒子們分的。

於是董一元心動了,他想著既然南寧候要去朝鮮,那朝鮮一戰肯定穩了,自己隻要想辦法能加入此戰,隨便刷點戰績就能把兒子們的前途安排妥當,自己今後的人生也就可以悠遊林下、含飴弄孫,豈不美哉?

但是想法雖然好,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是他所部之兵在平播之戰中損失不小,一部分是戰死,一部分是傷殘,這都是硬生生的損失,一時半會兒很難補齊——補齊的意思並非僅指兵員,還指訓練之類的事。

他眼下能湊出來的家丁約莫三千左右,說少倒也不少,在甘陝將門裡頭算是實力雄厚了。以三千家丁為核心,帶個兩三萬大軍出征也是尋常事。然而問題就在於他要從哪湊“兩三萬兵”去。

原先兵部讓他回鎮,主要就是因為圖們汗西遁之後西北壓力增大,高務實一直主張加強西北防務,所以他作為西北名將在完成平播戰事之後應當早日回鎮,以免蒙古殘部鬨出什麼事來。

由於這個關係,董一元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建議朝廷從西北調動太多軍隊,除了自己三千家丁之外,調動的西北邊軍最多不要超過一萬。

那這樣的話,即便自己隻帶兩萬非家丁軍隊出征朝鮮,也還有一萬人的缺口需要補齊。董一元左思右想,聯絡了自己幾名因故在此前幾年中被擼掉職務的舊部,商議出了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非常具有大明特色:由董一元出麵請戰,表示自己過去的幾位舊部都願意出人出力為皇上效死,隻要兵部肯給“編製”就行,而人員問題則由諸將自己想辦法。

一般而言,朝廷收到這種請戰書之後通常都會批準,原因有二:其一是這批人主動請戰本身值得嘉許。他們此前被擼掉職務有很多都不過是文官掌控武將的手段,也就是你本來沒有很大的過錯,但我偏要隨便挑個錯來壓一壓你,讓你知道誰才是爺。

大明的武將大多數都有這種經曆,甚至一輩子都在這種“破格啟用立功受賞犯錯被貶戴罪立功”的循環中打轉,董一元的舊部們當然也逃不掉。而與此同時,在朝廷看來現在這種時候倒也正巧是讓他們戴罪立功的時機。

其二則是朝廷認為他們的家丁堪用。世家將門並非隻有東李西麻這種高級將領紮堆的大將門,也有很多小將門,而無論大將門還是小將門,基本上都有數量不等的家丁隊伍,這些隊伍也正是他們成就將門的力量之源。

既然如此,朝廷當然認為董一元既然敢牽頭代他們請戰,那這批人麾下肯定都有不少家丁,搞不好他們這幾年一直都在努力訓練,就等著一個好機會戴罪立功呢!

這叫什麼?遣將不如激將啊,用這樣立功心切的將兵,他們上了戰場還怕不能拚死作戰?所以這批人的實力是有保障的。

兵部算了算各地的兵力,發現隨著防區的擴大,抽調兵力的確是越來越棘手了,既然董一元和他的舊將們主動請戰,那就讓他們去好了。

於是,董一元順利拿到了出征的機會,但果不其然的是,朝廷隻準他帶走陝甘一萬邊軍,而除開他自己的三千家丁之外,他還必須敦促自己的舊將們湊齊一萬兩千人隨征,使總兵力達到兩萬五千,這樣也才符合一位總兵該有的力量。

拉舊將一起戴罪立功是常有之事,董一元把任務分派下去之後也就沒太在意,誰知道這偏偏就是隱患發生的地方。

董一元的舊將中有一人名叫彭信古,原是一名遊擊,此前被擼職務已經長達七年之久。在這七年裡,彭信古頗為倒黴,諸事不順,由於他的老領導董家兄弟也時不時倒黴,因此也幫不了他多少忙。

彭信古於是決定上京——哦,他可不是去上訪,他是去“打點打點”,可惜他們家隻是地方將門,在京師大佬們眼裡排不上號。

他忙來忙去兩三年,也沒見到什麼說話管用的大人物,反而把家業折騰得差不多,甚至連原先擁有的千餘家丁都散得七七八八,彭家這個小將門眼看就要黃。

偏偏就在此時,董一元打算請命東征拉了他一把,可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問題出現了:家丁沒了怎麼出兵?

彭信古不肯放過這樣的好機會,因為他知道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彭家這個小將門恐怕就真的要敗落在自己手裡了,自己就成了彭家的罪人,這可萬萬使不得。

於是他把心一橫,想到了一個“妙法”:把自己最後的一筆錢全拿去“大撒幣”,就在京師征募一批“凶狠敢死之輩”拉去朝鮮作戰!

雖然他手裡的錢頂多能維持這批“家丁”兩三個月,但彭信古認為問題不大:侯爺出征絕不會虧待將士,隻要有名額,足餉足械那是不必擔心的,而隻要拿到戰功,賞賜也從來不會少一文錢。

換句話說,隻要出兵兩個月內自己能找到機會立功——立功不難,隨便打一仗就行——那麼整個計劃就圓了,東山再起便能順利達成。


最新小说: 七零嬌嬌看懂彈幕後,被大佬寵哭 佛陀真言 鴻蒙第一刀 地府彈幕刷爆屏,人鬼齊在直播間吃瓜 假千金歸家,侯府上下悔斷腸 生育值0?毛茸茸獸夫皆頂級大佬 我真是普通家庭,要相信科學 婚後上癮 全家殉國,我屠儘天下又何妨 我讀心治愈動物,直播爆紅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