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章 宮裡宮外(十一)淵兒,想不想去南疆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978章 宮裡宮外(十一)淵兒,想不想去南疆

第1978章 宮裡宮外(十一)淵兒,想不想去南疆(1 / 2)

第1978章宮裡宮外(十一)淵兒,想不想去南疆?

對於南亞次大陸,高務實的確是有一種“不為後世憂”的想法的,不過此前因為幾個原因,使得他遲遲沒有向其用兵的意思。

具體來說主要有三點因素:其一,莫臥兒帝國正在上升期,甚至可以說當前就差不多是它的巔峰時期,其經濟、文化的發展,內部團結的程度,以及最直接與戰爭相關的軍事實力都處於鼎盛狀態,征服起來恐怕不太容易。

其二,京華當時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建立定南城,打造以定南為中心的核心重鎮作為京華在南疆的統治中心。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高務實計劃中的一大關鍵。原因也不複雜,畢竟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後世那樣發達的交通和信息傳遞能力,要想統治一大片疆域,首先就必須有個核心。

舉幾個例子,這就好比在三國時期,你如果出身西北而想要爭霸天下,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你得占據長安,甚至你想割據一方也必須有長安在手,否則沒有長安的人口、糧食和三關之險,分分鐘被彆人壓到死。

有長安在,那麼伱北上可以拿河套,即當時所謂安定、北地、馮邑等郡,爭取攢點強勢騎兵,西進可拿涼州,即確保後方穩定,同樣也能搞點騎兵。有了騎兵,你將來殺進中原就有了軍事優勢。

如果中原當時已經有了強權,你一時難以搞定,也可以依靠潼關之險先苟住,南下把蜀地取了,爭取複刻一下秦滅六國、漢勝霸王的進程。再不濟,那就死保潼關以待天下有變——反正長安在手,方能做到進可攻而退可守。

如果出身東南,那毫無疑問必須掌握建業、會稽這一片。這一片可謂江南是割據之基礎,是農業商業都很適合發展的霸業之基,而等到這一片穩定在手還想逐鹿中原,那就必須北上奪取合肥那一片,這樣才算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勢大則可北上中原,勢窮亦可死保江防。

至於立身長江中遊,那前期最要緊的自然就是守住襄陽,唯有襄陽在手,才能使得中原強權無法通過“南陽襄陽”盆地這個必走的通道南進,從而威脅你的根本之地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控製穩固了,西可以沿江而上取蜀地,東可以順流而下拿江南,如此至少也能來個南北雙雄劃江而治。

如果彼時經營得法,亦或者北方那位露出破綻,則由江南奪淮北進可矣,由蜀地進漢中而襲關中可矣,乃至由襄陽兵出南陽、直取中原同樣可矣,全看當時情形了。

總而言之就是想說,由於這年頭沒有汽車火車,那就必須先掌握一個地理位置很好的經濟重地,確保自己能有穩定的錢糧,而且其由於離將來的主要作戰地區不遠,運輸損耗不會太大,這樣才能保證軍力不匱。

南疆、南洋在後世合稱東南亞,彼時看起來最要緊的地區是馬六甲。但其實馬六甲在此時雖然也很重要,卻並非什麼“霸業之基”。

這是因為它缺乏戰略縱深,錢雖然因為貿易之故可謂充足,但明顯缺乏穩定的糧食供給,一旦有事,恐怕撐不了很長時間。

況且馬六甲位於咽喉海道,勢強之時自然可以其輻射八方,但倘若萬一海戰失利呢?那馬六甲就瞬間變成死地。如果困守在此,無論堅持多久,終究難逃一死。

後世二戰之時,日軍進攻馬六甲,英軍之所以丟得那麼快,除了當時英軍確實夠拉胯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彼時東南亞處處告急,而英國海軍主力早就龜縮去了歐洲本土,在那一帶的海軍完全不夠日軍打的,所以英軍死守馬六甲其實已經沒用了,放棄是很自然的無奈之舉。

所以,高務實雖然很重視馬六甲、新加坡,也即現在京華命名的龍牙、虎州二城,但卻不會把他們當做京華在南洋的核心統治區來建設。最適合京華統治整個南疆、南洋的核心地區隻能是定南城——差不多也就是後世的曼穀都市圈。

從經濟上來說,後世的曼穀都市圈gdp占全泰國的44.2,僅曼穀市就占29.1,足可見其發展有著足夠的地理、區位優勢。

這裡是湄南河平原地區,有利於發展農業、集中人口,還位於南疆中心位置,不必擔心陸上被人偷家。它又有海港優勢,可以快速出動,輻射整個南洋,它不做核心誰做核心?

因此,高務實給了定南城十五年的超長建設期(對於現在的京華而言),為的就是以定南城為核心,全麵掌握整個南疆、南洋地區。

不過與此同時,由於當時南洋戰略還在推動之中,因此南洋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擴張京華在南洋群島的勢力,而這一戰略光有海軍也不夠,於是又要從六大警備軍中輪番抽調兵力南下作戰——同時也是為了保持戰鬥力。

這樣一來,南疆方麵看似這麼多年沒打過什麼大仗,但其實既忙於內部建設,又一直小仗不斷,也就不方便集中力量西進南亞次大陸,與莫臥兒帝國大打出手。

至於其三,那就是高務實自己這些年也忙得很,對於萬裡迢迢操盤對南亞次大陸的征服確實也忙不過來。

如果單說軍事,或許黃芷汀也能勝任,但同莫臥兒帝國展開全麵戰爭可並非隻是軍事問題,整個京華的力量都必須動員起來為其服務。

為什麼?還是地緣問題。京華要西征莫臥兒,首先要打的肯定是孟加拉,這壓根不必解釋。這樣的話,人家莫臥兒帝國就是本土作戰,其兵力可以從其核心區沿恒河順利調集至孟加拉,物資、糧食也不會匱乏。

加上這一帶雖然河網縱橫,不便於其騎兵主力發揮,但反過來也不方便京華進攻。莫臥兒帝國此時統治印度北部已經有些年頭了,手底下又不是隻有騎兵,他們隻要依靠河網層層設防,跨過阿拉乾若開山脈遠征而來的京華肯定先扛不住後勤壓力,一不小心就可能全軍崩潰。

當然,京華也可以靠海運,但這就很容易打成拉鋸戰,也不是高務實想要看到的。

按照高務實原先的大致計劃,在時間上來說,他是希望等莫臥兒帝國的阿克巴大帝在1605年去世之後再動手的。

從曆史上來看,阿克巴去世後,莫臥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賈汗統治。賈汗吉國王1605到1627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時期,錫克教第五代祖師阿爾瓊把教區改為行政機構,向信徒征收賦稅。

這一舉動在莫臥兒帝國內引起極大震動,它顯然具有與莫臥兒帝國政府分庭抗禮的意味。阿爾瓊還在阿姆利則建立金店,作為錫克教聖地和行政管理中心。錫克教聖典《阿底格蘭特》也成書於這個時期。

錫克教過去一直標榜為和平靜修的團體,祖師隻關心傳教,從不乾預政治。阿爾瓊卻卷入了莫臥兒皇室的紛爭,庇護叛亂的王子,從而遭到賈汗吉國王的嫉恨,終於在1606年引來殺身之禍。

以此為發端,錫克教和平發展時期結束,與莫臥兒帝國政府的關係也降至冰點,帝國內部開始動蕩。在高務實看來,那個時間才是京華出兵的最佳時機……哦,如果他高某人壽與天齊,那麼再等一些年自然會更好,不過那就太無厘頭了。

總之,高務實本來認為出兵時機至少應該是1606年之後,離現在還有七年。他同時認為,再有七年時間,自己手頭的幾件大事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可以抽出時間來處理這場大戰。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人算畢竟不如天算,誰知道蝴蝶翅膀如此有力,現在就已經扇得阿拉乾王國的局麵與原曆史上不一樣了呢?

更何況,現在南疆六大警備軍訓練多年,而南疆各地早已沒有什麼反抗勢力還敢跳出來作死,南洋的征服也比想象中更加順利,於是警備軍方麵早就蠢蠢欲動,形成了一種連高務實都不能無視的衝動。

這個情形,恐怕與統一日本之後的豐臣秀吉所麵臨的壓力類似。

當然,區彆還是有的。理論上來說,豐臣秀吉的壓力主要在於手下的將領乃至具體到某位底層武士,個個都有軍功,都需要封賞,但偏偏日本實在太小,土地已經封無可封,因此他隻能被迫對外發動戰爭,以期緩解這種壓力。


最新小说: 絲絨刀鋒 綁定黑科技係統後我打爆了男主 放縱係神豪,開局包養呆萌女學霸 長生塔 惡女穿成小白花,男神公寓當管家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貴手 凝氣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擊 饑饉:人類相食史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乾了 巫師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