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幸南京(九)合作無非分贓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291章 幸南京(九)合作無非分贓

第291章 幸南京(九)合作無非分贓(1 / 2)

田義點了點頭,道:“咱家明白了,高公子請繼續。”

高杞道:“家叔的意思是,您在南京守備太監的位置上已經十三年,根基深厚,若能更進一步,成為禦馬監掌印,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而且,禦馬監掌印在內廷之中地位尊崇,與東廠提督相比,其實權勢也不遑多讓,而且……”

眼見得高杞故意停頓,田義隻好配合著問道:“而且怎的?”

高杞這才神秘一笑,道:“而且家叔說了,禦馬監的權力,要不了多久,還會繼續有所擴大。”

“哦,有這等事?”這倒是田義萬萬沒想到的一句回答,不禁問道:“不知該是如何擴大?”

其實對於禦馬監的權力大小,田義當然是很清楚的,可以說現在就已經很大了。田義之所以還是認為東廠提督要比禦馬監掌印更好一點,其實主要不是從權力大小考慮,而是單純從地位來考慮,或者更直白一點說:東廠提督比禦馬監掌印更靠近皇帝一點。

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曆來以司禮監和禦馬監最值得重視。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實為“內相”;禦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為內廷“樞府”。

其實在此之外,禦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是明廷,或者說是皇帝的“內管家”;而曾經兩度設置的西廠,也是由禦馬監提督,當時都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當然,萬曆朝是沒有西廠的。

簡單介紹一下禦馬監的兩大權柄:兵權和財權。

先說兵權。由於禦馬監職掌禦馬,自然有養馬、馴馬人員,由此產生了一支由禦馬監統領的禁兵騰驤四衛及四衛、勇士營。

弘治十年十月,兵部尚書馬文升在一道奏疏中對明代禁兵的設置情況作了回顧,其中便提到了禦馬監所統領的這支禁兵:

“我太祖高皇帝有天下,法古為治,製兵之法極其周悉。故置十六衛親軍指揮使司,不隸五府,為禁兵。……永樂中,複設親軍指揮使司十二衛,又選天下衛所官軍年力精壯者及虜中走回男子,收作勇士,常數千人,俱屬禦馬監,更番上直,委以心腹內外官統領,其盔甲器械俱異他軍。”

從這份奏疏可知:禦馬監由管轄養馬人員進而統領禁兵始於永樂年間;這支禁兵最初的來源,是從各地衛所挑選的精壯之士,以及從蒙古地區逃回的青壯年男子;這支禁兵不屬親軍指揮使司所轄的上十二衛,但地位顯然高於上十二衛,是禁兵中的禁兵;這支禁兵的職責是“更番上直”,也就是擔任宿衛。

宣德六年時,這支禁兵有三千一百人,取了一個正規的名稱:“羽林三千戶所”。兩年後,以此為基礎,充實京軍各衛養馬軍士及原神武前衛官軍,組編成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統稱“四衛”,又名“四衛軍”。

如按名義上的正規編製,大明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則四衛軍應該有二萬名以上的軍士。景泰及成化時,京軍三大營改編為團營製。騰驤四衛的勇士和精壯的旗軍被抽調,另外組建勇士營和四衛營,在四衛指揮使中挑選坐營官。

兩營在弘治、正德時多達四萬餘人,後經多次整頓,最終定額為六千五百餘人。在此期間,編製雖然屢有變化,卻一直由禦馬監統領。

雖然禦馬監統領禁兵從永樂、宣德就已開始,但其真正發揮作用並引起時人的關注,卻是在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之後當時瓦刺騎兵直撲京師,北京保衛戰在於謙的組織下進行了五天,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西直門和彰義門。

由於明軍主力京軍三大營儘陷,守衛西直門的是禦馬監太監劉永誠的侄子右軍都督劉聚,在彰義門主動出擊瓦刺軍的則是禦馬監提督的留守北京的四衛勇士、旗軍。

天順元年二月,英宗複辟,誅殺禦馬監太監郝義,原因是郝義曾經策劃調動四衛勇士擒殺支持英宗奪位的司禮監太監曹吉祥。而天順五年,當曹吉祥及其養子昭武伯曹欽在北京發動兵變時,平定兵變、擊殺二曹的主要力量,卻還是四衛勇士和旗軍。

到了正德九年,武宗於京軍十二團營中選拔精銳,編為前、後二營,與勇士營、四衛營同操練於西官廳,為“選鋒”。由此可見,這是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部隊。


最新小说: 七零嬌嬌看懂彈幕後,被大佬寵哭 佛陀真言 鴻蒙第一刀 地府彈幕刷爆屏,人鬼齊在直播間吃瓜 假千金歸家,侯府上下悔斷腸 生育值0?毛茸茸獸夫皆頂級大佬 我真是普通家庭,要相信科學 婚後上癮 全家殉國,我屠儘天下又何妨 我讀心治愈動物,直播爆紅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