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隻好找了幾位老船家打聽一二。這才知道運河上的事情,在官家那裡都歸漕運司管轄,而在民間還有各路漕幫來運營。
各方關係十分錯綜複雜。這些年來來,漕幫中最大的當屬南方的滄海幫與北方的山河幫了。
了解這些之後,常晴問船家道“現在這些船都動不了。怎麼不去找管事的問問呢?”
“又是官府又是幫會的,誰敢去亂問啊。隻好停在這裡等著安排罷!”
常晴也不願意和官府打交道,然而目前也是無可奈何。於是隻好到漕運司的運河轉運使處打探一下。
向北走出十多裡路,這才看到運河轉運使的營帳。
在營帳外,她放出神識探查。在一處大帳內,正巧探得幾名官員和一群江湖人物正在商議運河大事。
常晴還探查到,這兩夥人都打著幫會的旗幟,正是滄海幫與山河幫的頭領們。
“滄海幫?”
她對著三個字似乎有些印象,總覺得以前曾經在哪接觸過滄海幫的人。
再聽下去,得知這兩派人顯然已經爭吵了許久了,此時已是身心俱疲,各不相讓。
山河幫義正言辭道“北方洪災,十萬火急,當然是先要運糧食!”
滄海幫也是不甘示弱,“難道天南海北的客商能夠耽擱?況且船上還有不少客人是進京選秀的秀女,趕考的舉子。這些事情誤了,朝廷怪罪下來,隻怕我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原來這一年,黃河以北連降大雨,致使千裡之地洪災大起。數百萬災民流離失所,恰好趕上青黃不接的季節,因此陷入饑荒境地。
因此朝廷從江南各地緊急調撥糧食,分批次運往北方。而主要負責運糧差事的,正是山河幫。
這幾個漕運幫派可謂都是奉旨辦事,誰也不服誰。
接下來,滄海幫的人建議道“貴派運送如此大宗貨物。不如早些轉入海運,運河堵船之事必然立刻緩解。”
山河幫的一位頭領冷笑一聲,“海運?你們難道不知海運的凶險?況且如今海盜猖獗,狠難保證不會遇上。”
他說這話時,還偷眼向上座的官員看去,那意思是海盜猖獗可是官府的問題。
幾個幫派的人爭來爭去,每次有人提出什麼建議,則必然被對方否決。這樣看來,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常晴肆無忌憚地在遠處偷聽,向聽聽究竟會有什麼結果。
不料真的有人來管她。
“乾什麼的?”一旁走過兩名兵士問道。
“修仙的!”
一聽是修仙者在這裡,兩兵士頓時有些膽怯,語氣平和了不少,“仙子勿怪。我等隻是奉命行事。隻是此地乃是重地,仙子請早些離去罷!”
常晴道“我不過來打聽一下,河上之船究竟能不能走?”
兵士不敢得罪修仙者,隻好帶常晴去找負責的一位都頭,讓長官處理此事便是。
得知修仙者來意後,那都頭心中暗想“你們修仙者不都是在天上飛的嗎?何必來穿上湊熱鬨?”
不過他可沒敢問,隻是明說了運河上的事。
最後建議道“姑娘若是急著進京,還是改坐馬車罷。如今水麵複雜,幾大幫派怕是眼看要發生械鬥。”
聽了這些消息,常晴感覺情況不太妙,看來真的隻能走陸路了。
回去之後,便將這個信息告知了王嘉意。眾人商議過後,便決定棄船改走陸路。
於是,洵山派女子與王家一行人都陸陸續續下了船。
誰知半夏一踏上地麵,便站立不穩,一個趔趄坐到了地上。接著,便不停地嘔吐起來。
看來她是暈船了!
以柔一麵給她遞水袋,一麵笑道“這裡就數你修為最高,誰知道這麼不濟,連個船也不能坐。”
半夏喝了幾口水,怒道“本姑娘一個西域人,暈船怎麼了?”話說一半,又扶住一顆樹嘔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