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秦國婿!
“唉!沒曾想,到頭來僅因一句話,便引來反目,難不成我真的說錯了?”
聽到蒯徹的感概之言,石虎便說道“蒯先生,這非是你的錯,也非是他們二人的錯,實在是這世道不好。”
蒯徹又是一聲歎息,他回趙國也有兩年多了,哪想到趙國會是如此,國內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王不思進取不說,太後還穢亂宮廷,權相賣國求榮,忠貞之士逃的逃,殺的殺,朝堂之上滿是奸佞之輩。
遠的不說,僅李牧之事,就能看出一二來,李牧為何被殺,實質上遠非遭權臣讒言這麼簡單,說起來,這還和趙太後有著莫大的關聯。
趙太後乃趙王遷的生母,原本僅是個歌伎樂女,因人長得極美,便被他人看上後贖了身,並娶了她。但沒過多久,她便把夫家的錢揮霍一空,後來丈夫也死了,便成了寡婦。她還不到二十歲便守了寡,實在可惜,於是,便多有男子追求於她,後來,極為好色的趙偃聽說她長得漂亮,就把她召進了宮中。
當時李牧聽聞此事後,便立刻進宮勸諫趙偃,說此女出身不好,且已毀掉了一家,若把她弄進宮,不光會擾亂宗族血脈,恐怕趙國也會被其毀掉,雖說此話屬於忠言,但已見過美人的趙偃又哪裡聽得進去,還把李牧給罵了一頓,最後執意娶了她為王妃。
這位新王妃確實如李牧所言,當真有毀掉趙國的本事,她在生下趙遷之後,便開始盤算起了自己兒子的前程,想的是定要把兒子弄成儲君,要知道,當時趙嘉已經是趙國的太子了,而趙遷還是庶出,按理說,怎麼輪也輪不到他來繼承王位。
可事實上,趙王偃對趙遷的母親百依百順,不僅廢黜了太子趙嘉,還改立了趙遷為太子。趙王偃也就當了十年趙王便去世了,而當時繼位的趙遷還不到十歲,根本無力處理政事,這樣一來,實權便落到了趙太後以及權臣郭開的手中。
說起郭開,也是個能人,戰國四大名將,秦有白起,王翦,趙有李牧,廉頗,此四人可謂威名赫赫,而趙國兩大名將還都栽在了郭開的手上,確實無人能及。
廉頗被郭開下黑手的時候,正奉命率軍攻打魏國,原本進展順利,可郭開卻向趙王偃進了讒言,說廉頗有意降魏,隨即,趙王偃便下令解除了廉頗的軍權,派樂乘接替他,結果惹得廉頗一怒之下趕跑了樂乘,後來擔心回趙恐怕性命難保,於是真的就降魏了。至此,廉頗再未上過戰場,直到後來廉頗老死於楚,葬於壽春。
而李牧雖是被王翦設計,但此事,最終還得歸咎於郭開的身上,秦國遣使用重金賄賂郭開,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後,便向趙太後上奏,說李牧等人要謀反,趙太後本就放不下李牧當初的鄙視,看到報仇的機會來了,自然是欣喜若狂。有了趙太後這個母親和郭開這個老師的話,加上些所謂的證據,才十六歲的趙王遷哪裡還有不信的,隨即便讓人砍了李牧的頭,又是一位名將死在了郭開的手上。
郭開本是趙偃為公子時的一個伴讀而已,隻因此人溜須拍馬之功甚為了得,便平步青雲,最終還出任了相國。到了趙王偃去世後,郭開依舊還是相國,依舊很得寵,還成了趙遷的老師,可見其阿諛奉承之功當真是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要說趙國朝堂上的奸佞之輩,除了郭開和韓倉而外,還有一人,那就是趙太後的姘頭春平君,春平君是趙孝成王的兒子,當時還是太子,封春平侯,他是趙偃的長兄。因當年趙國與秦國議和,互派質子,便把身為太子的他送到了秦國,緊隨其後去的,還有一個趙國王室宗親平國君。
三年後,趙孝成王死了,郭開等人便從中作梗,買通了呂不韋,不放太子回國繼位,改由了趙偃繼位,就這樣,原本身為趙國太子的春平侯便與大位擦肩而過,徹底無緣了,而他此後的人生,也因此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春平侯做了五年質子後回了趙國,身份也由太子變成了春平君,身份地位的落差之大,讓他尤為失落與頹廢。
而身為國君的趙偃對春平君這位久彆重逢的兄長也並不熱情,因為他的王位實際上是從春平君手上奪來的,對於春平君,他無法熱情,哪怕是表麵功夫,他都懶得去做,反正他是決不會讓他這個兄長重歸朝堂的。
所以,春平君回到趙國後便被供養起來了,無職無權,隻是個貴族公子,可以吃喝玩樂,聲色犬馬,就是不能參政入朝,對此,春平君也早有心理準備,他也無奈,隻能接受。
直到碌碌無為,肆意妄為的趙王偃死後,春平君才回歸了朝堂,他能被人記起來,實際上是因為此時的趙國朝堂上真的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臣子了,全都是些奸佞小人。
這也就罷了,原本還帶著一絲期望的春平君見王座上坐著的竟是比自己兄弟趙偃都還要混賬的侄兒趙遷,他就知道,趙國真的沒有什麼希望了。
趙遷這位少年君王自幼生活在脂粉堆裡,拜郭開為師,能學到什麼,自然是聲色犬馬樣樣精通,治國理政狗屁不懂,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而已,國家社稷交到這樣的人手裡,還談何複興。
春平君原本是趙國最後的一線希望,可奈何趙太後手段高明,春平君竟然自甘墮落,與趙太後廝混在了一起。
春平君是趙王遷的伯父,趙太後是春平君的弟媳,兩人發生那種關係,自然在趙國鬨得滿城風雨,成為了臣民們的談資和笑料。他們兩人,一個是落魄公子,對世間充滿了憤恨和不滿,自甘墮落,一個是出身娼樓,慣於迎來送往,更是不甘寡居清寂,至此,二人算是聯合到了一起。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估計春平君自己也知道,趙太後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但此時的他,哪裡還會管國家興衰,恐怕在他心裡,國家已經亡了。
此後,春平君竟然與郭開,韓倉,趙太後一道乾起了禍國殃民的勾當。對內,他們橫征暴斂,導致怨聲載道,民生凋敝。對外,他們討好秦國,接受秦國重寶賄賂,甘於被敵人擺布,充當起了賣國之賊,趙國想要好,根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