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於琴的都市怪談!
座落在綠山小區旁邊的第23號公寓是個很不起眼的地方,儘管它建成的年代比綠山小區這個後來者還要晚上幾年,但是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關係,綠山小區反而成為了這一帶的標誌性稱呼。
不論是公交站牌,還是打車問路,隻要你報上“綠山小區”四個字,基本就不大可能會錯過。
因為對於新鬆本地人而言,綠山小區的存在幾乎可以用作傳奇來形容了。
早些年的時候,在第23號公寓還不叫23號公寓的時候,這裡是一片非常大氣的教區。
從很就以前就遺留下來的教堂和陵園可以說是這裡的一大特色了,更不用說後麵還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叢林和廢墟。
然而突然有一天,教區的負責人帶著幾個親信離開了這裡,隻留下了一些無關聖職的工作人員。
就在大家都對這樣的變故一臉懵逼不知所措的時候,一位自稱這塊土地的擁有者站了出來,並向有關人士提交了非常豐富的相關證明。
很快,在擁有者的指示下。那塊臨近大路的教堂被改造成了歐式彆墅,而這片陵園則被賣給了另一位有錢的富商。
富商也有一樣學一樣的把陵園重建成了當時彆具特色的公館,因為剛好建成的時候富商的女兒二十三歲嫁人,所以就決定把自己建好的房子改名成了23號公寓。
然而隨著富商的家道中落,曾經輝煌的公寓也因此而變得蕭條起來,又因為本身還存在利用價值的緣故,變成了一個比較大型的酒店。
不過好景不長啊,隨著富商最後一個直係子孫的離世,這塊原本還算打理得當的產業開始漸漸地破敗起來。
因為產權糾紛的問題,直到房東他爹拿到這塊土地之前,這片本來光鮮亮麗的宅子也變得讓人有些厭惡了。
好在房子始終是個房子,既然不能讓有錢人住,開放成出租屋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23號公寓就成為了新鬆裡為數不多背景深厚,居住條件卻稀爛的存在了。
若不是被黑中介坑了一把,於思奇也不會花大價錢住這麼個鬼地方,雖然室內格局頗具特色,但是架不住年久失修啊。
睡覺的高背大床如果翻身過於猛烈的話,都能隱約聽到木頭斷裂的聲音。
更彆提因為鍋爐房前幾年的時候發生過爆炸,已經被消防徹底封死了。冬天洗澡的話,熱水基本都得靠拿“熱得快”一桶一桶的燒,才能勉強過活。
“入冬之前一定要搬出這個鬼地方。”這是於思奇經常對自己的一個忠告,然而今晚發生的事情,卻讓站在鐵門外於思奇突然對這個傳言不太好的地方,產生了一絲安全感。
因為離家越來越近了,所以於思奇稍微放鬆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回憶起剛才發生的詭異一幕,自己剛要平複的心境又開始漸起波瀾。
“加油,你行的。”於思奇雙手握拳,為自己打著氣。
發現隻要一去回想剛才的事情,自己的脈搏和心跳就會開始加速之後,於思奇便索性放棄了在記憶中尋求答案。
將雙手漸漸放回原來貼著褲子口袋的地方,饒有興致地環顧著這塊“中立地帶”。
之所以說它是“中立地帶”,是因為它夾雜在綠山小區和23號公寓中間,兩者都宣稱自己對此有不可反駁的主權,但是實際行為方麵卻都是各不管理的懶政行為。
強行把包袱丟給環衛的話,自然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這裡曾經有個很漂亮的噴泉,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消失不見了。
也沒有人去追問,隻是徒留一些好事之人的飯後談資。
於思奇倒不反對那個噴泉不見了,因為以前有噴泉和長凳的時候,這裡一到半夜就是情侶們聚集地,對自己這樣單身人士實在是太過不友好了,特彆是自己的窗戶正好對著這個“中立地帶”。
現在拆了倒是還了這塊地的一片清靜。
“這麼晚了還在這散步啊!”
於思奇突然打了個激靈,他熟悉這個聲音,這不是房東的聲音嗎?他慢慢轉過身,看到房東穿著一身運動服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原地踏著步,粉紅色的毛巾就搭在肩膀上。
“鍛煉呢?”於思奇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很正常。
“對啊,陪朋友出來跑幾圈。”房東指著從綠山小區跑出來的一位年輕姑娘,俏皮的對著於思奇眨了眨眼,拉低了嗓音說“彆告訴我老婆今晚的事,我就當你把之前的房租都交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