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之悶棍英雄團!
刺殺行動進行的很順利,在一次戰鬥結束後,六人小隊穿著諾克薩斯軍服混進了敵營,趁著敵軍首腦慰問傷員的機會六人同時暴起,諾克薩斯將軍的護衛甚至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六人組連同將軍被格殺在當場。
傷兵營靠近海岸線,以便於傷員被簡單救治後登船撤回國內。這也給瓦裡他們的撤退了條件,其時已到了黃昏,隻要能逃進海裡,潛入水中順著水流潛行,以他們的體質自然能夠脫困。
由於身穿諾軍軍裝,主帥被刺的消息還未擴散至全軍,他們撤退時並沒有遇到太多阻礙,這次行動可說的上是異常順利。
血殺神瓦裡渾身浴血帶領殺出重圍的時候,六人小隊已經倒了兩人,都是受傷後自己留下斷後阻擊追兵時倒下的。
躲掉入海前的最後一波箭雨,瓦裡餘光看見艾絲美拉達身形向自己這裡靠了靠,隨後一聲悶哼,身體一震。瓦裡沒有多想,拉著她一起跳進了海裡。
鮮血瞬間將海水染紅,隨即被海浪衝刷的無影無蹤,就像普通人的一生,在人潮中略一露麵,就被時代的巨浪裹挾著滾滾而去。
那一刻,殘陽如血,海風如歌……
順著洋流不知道漂了多遠,四人在諾克薩斯防區外的海岸線上重新回到陸地,艾絲美拉達踉蹌兩步就栽倒在地。瓦裡衝回去抱住她,感覺托著她後背的右手有股濕熱,抽出一看,鮮血染紅了手麵。這時瓦裡才想到撤退時艾絲美拉達有意無意的總是擋在他的身後,美麗的姑娘時為了掩護自己中箭的。
傷口很致命,特製的三棱箭口讓傷口無法止血。流血過多的虛弱讓這艾絲美拉達上岸後就陷入彌留期,不知道是怎樣的意誌支撐著她還能隨著小隊在海裡漂流這麼久。
瓦裡抱著艾絲美拉達,跪坐在海岸邊上,剩下的兩名戰友下意識的走出很遠。他們都知道那次艾絲美拉達的表白,也知道這種傷勢在沒有神甫和醫生的情況下,生命很快就會隨著鮮血流逝而去……
瓦裡不知道送走了多少戰友,包括尤金在內,他沒有一次痛哭過。而這次當她感到懷中的女子的生命慢慢消失的時候,瓦裡竟然情不自禁淚流滿麵,仿佛將從軍六年來的所有悲傷都在這一刻傾瀉了出來。
他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而正是他這種感情豐富的人才會用極端冷漠和鐵血來偽裝自己,為自己套上硬硬的外殼,可以說是戰爭扭曲了瓦裡的天性,而在他並不是個例,這樣的扭曲在戰爭中兵比比皆是。
懷中的女子已經沒有了溫度,這個整天活力四射的女子,開朗的讓整個軍營都增加了幾分熱度的女子握住他的手離去了。他甚至有那麼一瞬間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在內心深處愛上了艾絲美拉達。
大地逐漸被黑暗和彌天的悲傷吞沒,波濤有節奏的衝刷海岸的聲音像是一首告彆的挽歌。誰都不知道瓦裡抱著艾絲美拉達在黑暗中說了些什麼,戰友們隻看到瓦裡在無儘的黑夜裡吻了艾絲美拉達。
這件事被兩名戰士在軍營傳開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情侶間的最後告彆。隻有娑娜心裡知道,那是艾絲美拉達的臨終請求。瓦裡並不是像外表那樣鐵血無情,相反,在他被戰爭打磨的越來越粗糙的內心深處,細膩和柔軟才是構成他心房的主要材質。
瓦裡也沒有解釋,他相信隻要娑娜能夠明白,而且隻要她能明白就足夠了。
“照顧好娑娜!”艾絲美拉達在索取到那一吻後回光返照般緊緊握住瓦裡的手,力氣之大連瓦裡都感到隱隱生痛。瓦裡每當想到這句話,想到這個場景,心碎的仿佛連呼吸都稱為了一件無比艱巨的事。
埋葬了這朵在盛開中隕落的戰地之花後,瓦裡和娑娜沒有再說過一句話,甚至在迎麵走過的路上兩人都不由得轉開自己的目光,不和對方對視。
雖然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心,但是艾絲美拉達的死在他們心中造成的隔閡猶如歎息山脈般高大綿長。不論誰先開口,都繞不開這位陽光般燦爛的天才女子,而這,是他們倆誰都不願觸及的傷痛。
戰爭將愛情用世間最熾熱的溫度融化,反複淬煉捶打後榨去最後一絲雜質,那份純粹和純潔耀眼的不敢令人直視,甚至燙手的無法觸及。
刺殺任務之後不久,娑娜就被軍部調回了後方,參與進魔法部的研究工作。離開軍營的那一天,娑娜一共回頭了三次,都沒有看見瓦裡的身影。嬌小的身影在天地遼闊中顯得是那樣的孤寂,她在維斯卡西亞呆的時間並不久,卻把生命中最珍貴的幾件東西都留在了這裡。
失望的娑娜正要登上軍部派來的馬車時,一名軍官叫住了她,氣喘籲籲的將一個信封交到娑娜手中。娑娜認識他,他是瓦裡的副官,也一起參與了那次刺殺行動。
在馬車的顛簸中娑娜打開那封信,通篇沒有一個字,赫然竟是一篇樂譜。娑娜輕輕的哼唱著,唱著唱著,潸然而下的淚水模糊了視線,打濕了信紙……
樂譜的標題處是一片空白,娑娜明白,那是瓦裡將命名權留給了她,他相信娑娜一定會給它取一個美麗的名字,讓這首曲子流傳到每一個軍人,每一個德邦民眾的心中。
不久之後,一首名為《維斯卡西亞的黃昏》的小提琴曲在德瑪西亞飛速流傳開去,這首曲子開篇雄渾大氣,畫卷般展現了維斯卡西亞港黃昏的壯麗;進入中篇曲調漸漸冷冽,那是夜的寧靜,那是月的皎潔,那是戰士冰冷的鋼刀;歌曲末尾轉為柔和,之前的所有鋪墊都化作了對新的一天的期待,對下一個黎明的祈禱。
優美的旋律是人類的通用語,皇家樂團將這首《維斯卡西亞的黃昏》列為每次演出必演曲目後,整個泛大陸都在流傳這首優美的歌曲,甚至在諾克薩斯的小酒館中,貴族的家裡,這首曲子的旋律也會在響起。
歌曲被無數種樂器演繹,人們驚奇的發現,除了小提琴與卡儂琴,任何一種樂器都無法演繹出這首歌曲的精髓。
瓦羅蘭大陸最出色的藝術家基蘭大師在聽到這首歌曲後將自己鎖在書房中整整三天三夜,出來後苦笑著說道“我試著為這首歌曲填詞,但是這裡麵蘊含的情感太豐富,雄渾壯麗的旋律中竟藏著淡淡哀思和無奈。任何文字都無法準確表達出它的美好,也許隻有作曲者自己才能將歌詞補上。”
基蘭大師的這一番話無疑為《維斯卡西亞的黃昏》做了最權威的注腳。很多音樂大師找到最先彈奏這首曲子的娑娜詢問作者時,娑娜沉思良久也沒有說出作曲者的名字,隻是微笑著對他們說道“作曲者通過旋律告訴我,這首曲子還應該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艾絲美拉達》!”
於是這首歌曲的由來就成了無數小說家演繹出各種版本。題材之多元,從上古神族到獸人和精靈都有被設為主角,故事場景從天到地再到海洋最深處……而唯一不變的,每一個故事的主題不約而同的都是淒美的愛情故事,女主角都叫做“艾絲美拉達”……
戰爭結束後,娑娜申請回到了戰爭學院,拒絕了軍部的挽留和一些大貴族的邀請,做了一名教書匠。
隨後,瓦裡也跟著來到了戰爭學院,成為所有新生噩夢中的男主角……